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含答案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四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四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练(四)
时间:50分钟 总分:50分 得分:______
1.默写。(10分)
(1)游历中国,时时能感受到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完美交融。游览古都西安,或会忆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时之语(杜甫《春望》);泛舟黄冈赤鼻矶下,亦能生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历史感叹(杜牧《赤壁》);饱览庐山风光,不免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思(苏轼《题西林壁》)。
(2)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甲】杜少卿同武书上前一看,里边便是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鬏,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支支喳喳地嚷。杜少卿同武书听了一听,才晓得是人来买绣香囊,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囵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骂了一场。
【乙】你以为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 fù予我财富和美mào,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惯例,甚至也不是通过血肉之躯在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像当我们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一样,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香囊( náng ) fù( 赋 )予
美mào( 貌 ) 坟墓( mù )
(2)语段中画线句子的结构类型是( B )(3分)
A.条件复句 B.并列复句
C.承接复句 D.递进复句
(3)【甲】段选自《儒林外史》(作品名),文段中的妇人指的是 沈琼枝(人名)。(2分)
(4)【甲】【乙】两文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极具魅力,请结合原著内容分析她们性格的相同之处。(4分)
相同点:她们都自尊自爱、独立自强,都力求精神上的平等自由,且意志坚定。例如沈琼枝得知不是正室后决心出走,简·爱坚持爱情的平等,拒绝了罗切斯特。
3.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式浪漫。学校开展“了解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后面的任务。(13分)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每句话不超过10 字。(2 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2)歌咏“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文中有很多经典名句。下列诗句分别歌咏了什么节气?试从“立春、惊蛰、立夏、立秋、白露、立冬”中选择,把对应的节气填在后面的括号中。(2分)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立秋 )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白露 )
(3)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写出它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3分)
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和感恩之情。
(4)4月20日下午3点,学校将在阶梯教室举行“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讲座,拟邀请地理张老师主讲。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4分)
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为更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我们特邀请您于4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做一期“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专题知识讲座。期待您的到来!
校团委
××年4月10日
(5)活动中安排有对联征集,请根据已出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仲景还乡,饺子习俗传后世
下联:申遗成功,中华文化走世界
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①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qiǎo):容色变得忧惧。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朝晖夕阴 晖:日光
②不以物喜 以:因为
③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停止
④投箸而起 箸:筷子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②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
(3)【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6分)
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身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袁中道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境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八)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四)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三)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