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含答案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四)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六)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三)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三)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古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综合性学习(共8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自强不息,英雄辈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标语设计】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根据对联知识,依据短文画线句子拟写标语下半部分。(1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近代反抗外族侵略中,众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丰功浩气长存,其伟绩万古流传,我们将铭记于心。展望未来,我们要弘扬英雄的精神气概,将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永铸心灵,立志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上句:铭记烈士丰功伟绩浩气长存
下句:弘扬英雄精神气概梦想永铸
2.【演出准备】小课本,大舞台。为了激励大家自强不息,同学们准备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改编成励志课本剧,搬上舞台表演。请你把演出前的准备环节补充完整。(1分)
(1)研读课文,设计剧本。
(2)熟悉剧本,认真排练。
(3)认真演练,提前彩排。
3.【激情演讲】幸福的家、强盛的国、复兴的梦,三者紧密相连。请围绕三者关系写几句演讲词,激励同学们投身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2分)
示例:同学们,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就是我们国家强盛之时。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家庭才能幸福,生活才会甜美。让我们一起投身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吧!
(二)名著阅读(4分)
4.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某同学的名著阅读积累表,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2分)
(2)班委制作了一块“穿越时空”留言板,请你参加此项活动。从以下备选书籍中任选一本,给这本书籍的作者或书中人物留言,写下你最想对他(她)说的话。(2分)
备选书籍:《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昆虫记》《水浒传》
我选择《_______》这本书,我想对_____(填人名)说:_________
示例一:我选择《朝花夕拾》这本书,我想对藤野先生说:您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不仅深深影响了鲁迅先生,也感动了我们。示例二:我选择《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想对凡尔纳说:您真不愧是“科幻小说之父”,您在小说里想象出来的“鹦鹉螺号”,今天已经实现了。示例三:我选择《昆虫记》这本书,我想对法布尔说:您笔下的昆虫们太有趣了!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昆虫人的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昆虫知识趣味盎然。示例四:我选择《水浒传》这本书,我想对宋江说:英雄好汉们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有再多的本事都不能改变命运,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努力改变社会环境,个人命运才能扭转。(言之有理即可)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5.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6.对上面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书写楷中兼有行,严谨中又有灵气。
B.笔力厚实,如行云流水。
C.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D.间架舒朗,用笔方圆。
【解析】上面书法作品是行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为隶书的特点;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诗人从所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了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的句子传神地描绘出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这首诗既具有诗的形象和境界,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而非“劳作烦忧”。故选B。
8.本诗作者和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都借饮酒抒发感慨,请说说他们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
陶渊明借“饮酒”的话题,写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苏轼则借饮酒抒发政治的失意和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甲】《虽有嘉肴》(文略)
【乙】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喻麟儿》)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知其旨也 味美
(2)教然后知困 困惑
(3)苟堪励志勤读 如果
(4)皆宜涉猎 粗略地阅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读书时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
11.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论著《礼记·学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选文中提出了“教学相长(也)”的观点。(2分)
12.甲、乙两文中谈到了哪些学习方法?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①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②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③一种书籍须读透,再换其他种类;④读书时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名著
关注点
阅读内容
阅读批注
《朝花夕拾》
关注人物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文中的“他”是①范爱农
②《水浒传》
关注情节
③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
通过③,表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特征
《艾青诗选》
关注主旨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
这几首诗歌均通过“土地”这个意象,抒发了④__对祖国最深沉的爱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七)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四)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学习与探究,古诗词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练(八)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