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2节 振动的描述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课时把关练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 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的距离是20 cm,振子由A运动到B的时间是2 s,如图所示,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 s,振幅是10 cm
C.从B开始经过6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平衡位置
2.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其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振子的振幅为4 cm
B.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 s
C.t=1 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D.t=1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3. [多选]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 xA=
3sin (100t+) m,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xB=5sin (100t+) m.比较A、B的运动( )
A.振幅是矢量,A的振幅是6 m,B的振幅是10 m
B.周期是标量,A、B周期相等,都为100 s
C.A振动的频率等于B振动的频率
D.A的相位始终超前B的相位
4.一个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T,振幅为A,已知振子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x=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1,从最大的正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x=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2,那么t1与t2的大小关系是(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
5.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 Hz,振幅是2 cm
B.质点经过1 s通过的路程总是2 cm
C.0~3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6 cm
D.t=3 s时,质点的振幅为零
6.关于弹簧振子的位置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一个周期,位置一定不变,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4倍
B.运动半个周期,位置一定不变,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2倍
C.运动个周期,位置可能不变,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3倍
D.运动一段时间位置不变时,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4倍
7. [多选]如图4所示,A、B为两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相位差是
B.A、B之间的相位差是π
C.B比A超前
D.A比B超前
8. [多选]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从振子通过O点时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到达M点用了0.3 s,又经过0.2 s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
A. s B. s C.1.4 s D.1.6 s
9.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它的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各是多少?写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并指出初相的数值。
10.一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幅A=2.0×10-2 m,周期T=0.50 s。当t=0时,振子经过x=2.0×10-2 m处,向负方向运动。写出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表达式。
11.一个小球和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小球按x1= cm的规律振动。
(1)求振动的角频率、周期、频率、振幅和初相。
(2)另一简谐运动的振动规律为x2= cm,求它们的相位差。
12.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已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
(1)求弹簧振子的振幅A;
(2)求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和频率f.
13.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13 s,质点第一次通过点M;再经0.1 s,质点第二次通过点M。质点振动周期的可能值为多大?
课时把关练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参考答案
1.C 2.C 3.CD 4.B 5.C 6.A 7.AD 8.AC
9. 解:由图可知,振幅 A=10 cm,周期 T = 0.4 s,频率 f = 2.5 Hz,角频率 ω == 5π rad/s,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x=10coscm,初相 φ=。
10. 解:该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Acos(ωt+φ),其中A=2 cm,ω==4π rad/s,当t=0时,x=A,故φ=0,则 x=2cos(4πt)cm。
11. 解:(1)根据 x1=0.05cos可知,角频率ω=8π rad/s,周期T==0.25 s,频率f = =
4 Hz,振幅A=0.05 cm,初相 φ =。
(2)另一简谐运动的初相 φ′ =,则相位差Δφ = φ′φ ==。
12. 解:(1)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所以振幅是B、C之间距离的一半,
所以A= cm=12.5 cm.
(2)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从P到B的时间与从B返回到P的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tBP= s=0.1 s
同理可知:tPO= s=0.15 s,
又tBP+tPO=
可得:T=1 s,
则f==1 Hz.
13. 解:可能存在如图甲、乙两种情况
甲 乙
如图甲:O→M→A历时t′=0.13 s+=0.18 s
则周期T=4×0.18 s=0.72 s。
如图乙:O→A′→M历时t1=0.13 s,M→A→M历时t2=0.1 s
设O→M历时t,则有0.13 s-t=2t+0.1 s,得t=0.01 s,
周期T=t1+t2+t=0.13 s+0.1 s+0.01 s=0.24 s。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2节 振动的描述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2节 振动的描述综合训练题,共9页。
高中物理第2章 机械振动第2节 振动的描述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2章 机械振动第2节 振动的描述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2节 振动的描述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振动的描述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