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对下面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 解释与评价 |
A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
B |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O2) | 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为催化剂 |
C | 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水,密封、振荡,塑料瓶变瘪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2.(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现象或事实,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
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3.(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间转化仅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A.CuCuSO4
B.SiO2Na2SiO3
C.KClKNO3
D.BaSO4MgSO4
4.(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滴水成冰
C.牛奶酸败 D.食醋酿造
6.(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使用一种试剂仅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他们鉴别开来的是
A.HCl、NaOH、Na2CO3 B.NaCl、Na2CO3、NaNO3
C.NaCl、BaCl2、K2CO3 D.NaOH、BaCl2、
7.(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2020·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 制作饰品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作除味剂
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作干燥剂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作制冷剂
9.(2020·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二、填空题
10.(2020·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右图。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反应前固体质量 | 2.016g | 2.016g | 2.024g |
反应后固体质量 | 1.936g | 1.936g | 1.904g |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三、流程题
11.(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某工业废液中主要含有CuCl2、NaCl,为防止废液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课外探究小组经采样分析,尝试利用这种工业废液回收金属铜。实验设计流程见如图:
(1)步骤①选用的试剂是 _____,采用的操作为 _____;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属于 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2.(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铝在地壳中主要以铝土矿的形式存在,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12O3(含有少量Fe2O3、SiO2等杂质)。工业上冶炼铝的工艺流程见图:
(1)铝土矿中的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操作①的目的是______。
(2)操作③得到的 受热分解生成Al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铝土矿经过操作①~④的目的是______。
(3)在冰晶石作助熔剂条件下,高温电解A12O3得到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2020·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金属镁是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见下图: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 。
(2)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 。
(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Mg和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4.(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经查询资料,采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甲烷气体进行实验。
【查询资料】
Ⅰ.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有可燃性
Ⅱ.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装置】
请回答:
①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②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见图F),烧杯内壁有______生成然后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为______。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进行实验②前,将甲烷气体通过装置E,目的是______。
(2)有一瓶因久置而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为鉴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支洁净试管,倒入3~5mL待测溶液,滴加2~3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
②另取一支洁净试管,倒入3~5mL待测溶液,加入几粒锌粒后有气泡冒出,该溶液一定是______溶液。
③要确定该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小形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五、计算题
15.(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50g废液,并在烧杯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见如表: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g | 5.6 | 8.4 | 11.2 |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2 | 3.2 | 6.0 |
反应后质量(H2)损失/g | 0.1 | 0.2 | 0.2 |
请回答:
(1)对比第一、二组数据,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 _____(填化学式)已全部参加反应;
(2)通过分析第二、三组数据,50g废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为 _____;
(3)经计算,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 _____,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_____。
16.(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市售的食用纯碱往往含有少量氯化钠,探究小组以某品牌食用纯碱为样品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目的是______。
(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2g,且实验过程中无质量损失,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g。则2.2g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__克,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分子不断在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故构成品红的分子在热水中比冷水中运动速率大,品红扩散的速度快,选项解释正确;
B、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氧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是这个反应生成催化剂,故加入二氧化锰后双氧水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选项解释正确;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水,密封、振荡,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降低,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使塑料瓶变瘪,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虽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但二者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2.C
【详解】A、固体石蜡熔化变为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是由于微粒之间有空隙,微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受潮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反应为CaO+H2O=Ca(OH)2,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符合题意;
C、氯化钾和硝酸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钡和氯化镁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配平等都正确,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但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但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类型判断错误,不符合题意;
D、假设氯化钾和硝酸“互相交换成分”,得到的是硝酸钾和盐酸,因为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不能发生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错误的。不能发生的反应也无反应类型可言,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分析】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详解】光合作用、牛奶酸败、食醋酿造过程中都生成其他物质,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滴水成冰,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B。
6.C
【分析】使用一种试剂仅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开来,那么要求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沉淀、气体或有颜色的不同改变;
【详解】A、碳酸钠能和酸生成气体,但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和盐酸不反应,不符合要求;
B、氯化钠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但是碳酸钠也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碳酸钠能和酸生成气体,加入酸,氯化钠、硝酸钠均无现象,不符合要求;
C、加入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和碳酸钾生成气体,可以鉴别,符合要求;
D、氯化钡、硝酸钡鉴别只能从酸根离子入手,加入硝酸银会和氯化钡、氢氧化钠均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要求。
故选C。
7.C
【详解】A、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正确;
B、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正确;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故不能转化为硫酸钾,错误;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有异味、有颜色的物质,具有吸附性,做吸附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作干燥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是指固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吸收大量热,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生成的物质应当是氧化镁MgO,反应方程式:,故A选项错误;
B、缺少反应条件,该反应条件应该是高温,反应方程式:,故B选项错误;
C、气泡的产生原因是稀盐酸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物是氯化亚铁与氢气,而不是氯化铁,反应方程式:,故C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0. 0.08g 0.12g 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详解】(1)稀硫酸可以与残留固体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写:;
铜在空气中受热,容易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此,由表可知,反应前固体包括铜和氧化铜,反应后固体只有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故填写:0.08g;0.12g;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与铜粉接触,完全反应,如果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会使与铜粉反应的氧气偏多,生成的氧化铜多,由(2)可知,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多于甲、乙两组,故填写: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11.(1) 氢氧化钠##NaOH 过滤
(2)
(3)置换反应
【解析】(1)
工业废液中含氯化铜和氯化钠,步骤①得到沉淀和氯化钠,故选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操作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2)
步骤②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氢元素,故还应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2. 除去SiO2 得到纯净的Al2O3
【详解】(1)铝土矿中的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后仍为固体状态;操作①的目的是分离固液操作,除去SiO2。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操作③得到的 受热分解生成Al2O3,此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铝土矿中除了氧化铝还含有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操作①,加入稀盐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二氧化硅与酸不反应,可除去二氧化硅,操作②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氢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过滤,可除去氢氧化铁,通入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故操作经过操作①~④除去了杂质,得到纯净的Al2O3。
(3)在冰晶石作助熔剂条件下,高温电解A12O3得到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溶液 过滤 稀盐酸
【详解】(1)与反应生成了 和,方程式为:,能除去硫酸镁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因此试剂①可以选用溶液;
(2)因沉淀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过滤;
(3)与HCl反应生成了MgCl2和H2O,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稀盐酸(HCl);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A D 水珠 变浑浊 除去甲烷中的水蒸气 酸性 酸 取待测液少许倒入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 该溶液是稀硫酸(稀盐酸)
【详解】(1)①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装置D。
②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生成水;然后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甲烷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进行实验②前,将甲烷气体通过装置E,目的是除去甲烷中的水蒸气。
(2)①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待测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溶液呈酸性。
②活泼金属和酸生成氢气;待测溶液中加入几粒锌粒后有气泡冒出,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③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要确定该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实验设计可以为:取待测液少许倒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是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为稀盐酸。
15.(1)
(2)0.2g
(3) 解:设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
设硫酸铜的质量为
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9.8g;。
【分析】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第二组加入的8.4g铁比第一组的5.6g铁质量大,但是反应后剩余固体即生成的铜的质量一样多,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铁无剩余,但第二组生成的氢气质量比第一组的多说明第一组加完5.6g铁之后,硫酸有剩余。故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硫酸铜完全反应,硫酸有剩余,故填:;
(2)根据第三组加入的11.2g铁比第二组的8.4g铁质量大,但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没有增加仍为0.2g,说明50g废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为 0.2g,故填:0.2g;
(3)见答案。
【点睛】分析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数据差异,判断出数据变化的原因,从而判断物质的额反应情况,中考常考题型。
16.(1)
(2)碳酸钠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解:设2.2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12g
该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2.2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详解】(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能使样品中的碳酸钠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再通过得到的碳酸钙质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只有让碳酸钠全部反应,得到的实验结果才是准确的。因此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目的是:碳酸钠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见答案。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