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2常见的化合物(物质的酸碱性)
展开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2常见的化合物(物质的酸碱性)
1.(2022·浙江·一模)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A | 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的大小 | 用吸管吸取碳酸钠溶液,滴加1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B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C | 比较锌和铝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硫酸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D | 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 取样后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A.A B.B C.C D.D
2.(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二模)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蒸馏水是常见的一种溶剂,下列有关蒸馏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导电能力强 B.它的pH=0
C.它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直接组成 D.它是一种化合物
3.(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H2还原氧化铜
D.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4.(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油桃因其酸甜可口的味道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其表面呈鲜红色的原因是表面含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的颜色随pH的变化如下表:
pH | 0~2 | 3~5 | 6~7 | 8~9 | 10~11 | 12~14 |
花青素的颜色 | 红色 | 粉色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油桃用碳酸钠溶液洗过之后呈现绿色,说明碳酸钠溶液的pH约为( )A.6 B.8 C.11 D.13
5.(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 B.点燃酒精灯
C.除去CO中的水蒸气 D.稀释浓硫酸
6.(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a+、OH-、Cl-
B.在pH=13的溶液中:H+、Mg2+、SO42-
C.在氯化钠溶液中:Ag+、Cu2+、NO3-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Na+、K+、CO32-
7.(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 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倾倒液体 B.倒持带有残液的滴管
C.测溶液pH D.辨别火线
8.(2022·浙江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校考二模)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 D.氢气还原氧化铜
9.(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电器的电功率由小到大
B.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
C.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
D.物质的pH
10.(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HCl、ZnSO4、K2CO3、NaCl B.KNO3、BaCl2、Na2SO4、NaOH
C.NaOH、K2CO3、NaCl、Na2SO4 D.HCl、NaNO3、H2SO4、KCl
1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将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再加入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为( )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12.(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碱性洗涤剂去除油烟机的油污效果较好,如图是四种常见洗涤剂的pH值,其中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温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
水果名称 | 高楼杨梅 | 三垟瓯柑 | 陶山甘蔗 | 永嘉柿子 |
pH值 | 2.5~3.5 | 4.0-5.0 | 5.5~5.9 | 7.5~8.5 |
A.高楼杨梅 B.三垟瓯柑 C.陶山甘蔗 D.永嘉柿子
14.(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西瓜pH=6.6 B.葡萄pH=5.1
C.猕猴桃pH=3.3 D.桔子pH=3.6
15.(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现有水、白醋、肥皂水三种物质,能用酚酞试液直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用pH试纸检测,pH小于7的是__________。
16.(2022·浙江·一模)新冠期间,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1)如图甲所示为核酸检测采样管,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含有一种指示剂一 -酚红钠盐,酚红钠盐的颜色与溶液的pH关系如下表所示:
pH | 0-1.2 | 1.2-6.5 | 6.5-8 | 8-14 |
酚红钠盐 | 橙色 | 黄色 | 紫红色 | 红色 |
正常情况下病毒保存液(pH=7左右)的颜色为紫红色,若不慎混入细菌,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后,管内溶液的颜色会变为___________;
(2)核酸检测采样管的外壁贴有条形码,扫描时(如图乙),条形码扫描器的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处发生___________到达光电转换器;
(3)放大整形电路可将电压放大,若放大前的电压为10mV,要使放大后的电压至少让图丙的电压表指针偏转一小格,则该放大电路至少需要将电压放大___________倍。
17.(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PH<5.6的酸性降水)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
(1)PM是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主要可以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_________的颗粒物;
A.米 B.厘米 C.微米 D.纳米
(2)粒径小于PM2.5的颗粒物,往往会进入支气管,影响到人的_________系统,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3)小金想通过实验证明某次降水是酸雨,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判断依据_________。
18.(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将若干蚕豆叶片分组,进行相应的实验处理,段时间后 ,分别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开放程度(详见下表)。
分组 | 实验处理 | 气孔开放程度 | ||
完全开放(%) | 半开放(%) | 关闭(%) | ||
A |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 40.0 | 42.0 | 18.0 |
B |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 1.0 | 11.0 | 88.0 |
C |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 21.0 | 42.0 | 37.0 |
D | 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 15.0 | 25.0 | 60.0 |
备注:上述溶液体积及离子浓度均相同。
(1)据表分析,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若需要进一步探究 K+和Ca2+对蚕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共同影响,请写出设计思路。( )
19.(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乐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1)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2)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选项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标志是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选项错误;
C、比较锌片和铝片的化学活动性顺序时,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硫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则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时,取样后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即可,选项正确,故选D。
2.D
【详解】A、蒸馏水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它的导电能力很弱,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即pH=7,故B错误;
C、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蒸馏水是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那么它还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待测溶液,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选项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选项错误;
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使药品充分接触,将导管伸入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
D、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C。
4.C
【详解】由图可知,溶液的pH为10~11时,花青素的颜色为绿色,油桃用碳酸钠溶液洗过之后呈现绿色,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溶液pH范围为10-11之间,故选C。
5.D
【详解】A、测溶液的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选项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会造成酒精外溢引燃火灾,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选项错误;
C、除去CO中的水蒸气时,应该将气体从长导管通入浓硫酸中,使CO与浓硫酸充分接触,选项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选项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即该组离子不能共存,选项错误;
B、pH=13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OH-和H+结合生成水,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该组离子不能共存,选项错误意;
C、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Cl-和Ag+结合生成AgCl沉淀,因此它们不能在溶液中共存,选项错误;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Na+和OH-离子,它们不会和其它离子结合生气体、沉淀和水,则它们可以共存,选项正确,故选D。
7.A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
B.胶头滴管不能倒置,这样药液会流入胶帽而腐蚀,故B错误;
C.测溶液的pH值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滴在干燥的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故C错误;
D.辨别火线时,测电笔的尾部必须与人体接触,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A、测溶液的pH时,应将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选项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如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
C、过滤时,漏斗的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选项错误;
D、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试管口不需橡皮塞,便于生成的水蒸气逸出,选项错误,故选B。
9.D
【详解】A、电子表功率很小,日光灯比较节能,空调功率最大,数轴是按电器的电功率由小到大排列的,与要求相符,故选项正确;
B、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银,故该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
C、钠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0,则y=+1价;数轴是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与要求相符,故选项正确;
D、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酸奶显酸性,pH小于7;数轴液体的pH值排列顺序错误,故该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HCl、K2C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BaCl2、Na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NaOH、K2CO3、NaCl、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氢氧化钠、碳酸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D、HCl、NaNO3、H2SO4、KCl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的质量比为80:98,所以将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溶液进行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再加入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为蓝色,故选B。
12.D
【详解】碱性洗涤剂的pH>7,图中pH>7的是丁,即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丁,故填D。
13.A
【详解】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高楼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14.C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详解】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选C。
15. 肥皂水 白醋
【详解】酚酞试液与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由于肥皂水显碱性,白醋显酸性,水显中性,则水、白醋、肥皂水三种物质,能用酚酞试液直接区别出来的是肥皂水。用pH试纸检测,pH小于7的是白醋。
16. 黄色 反射 10
【详解】(1)[1]病毒保存液中混入细菌后,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溶液会呈酸性,即pH<7,根据表格可知,此时溶液的颜色为黄色。
(2)[2]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时,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处发生反射到达光电转换器。
(3)[3]根据图丙可知,当使用量程0~3V时,分度值为0.1V,那么放大电路至少需要将电压放大倍数是
17. C 呼吸 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一些于精密PH试纸上,将PH试纸上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5.6就是酸雨
【详解】(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故选C;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3)测量降水的酸碱性可用PH试纸进行测定,具体操作为: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一些于精密PH试纸上,将PH试纸上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5.6就是酸雨。
18. 离子种类、pH、光照 Ⅰ:从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三等分后分别置入三个烧杯;
Ⅱ:再往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含K+、Ca2+、K+和Ca2+溶液,编号;
Ⅲ:控制上述溶液的体积、离子浓度均相同且pH为并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
Ⅳ: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气孔的开放程度,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或通过设计下列表格也可以:
分组 | 实验处理 | 气孔开放程度 | ||
完全开放(%) | 半开放(%) | 关闭(%) | ||
A | pH为7的K+溶液+太阳光照 |
|
|
|
B | pH为7的Ca2+溶液+太阳光照 |
|
|
|
C | pH为7的K+溶液和Ca2+溶液+太阳光照 |
|
|
|
备注:上述溶液体积及离子浓度均相同。 |
【详解】(1)据表分析,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有:离子种类、pH、光照;
(2)进一步探究 K+和Ca2+对蚕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共同影响, 实验设计如下:
Ⅰ:从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三等分后分别置入三个烧杯;
Ⅱ:再往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含K+、Ca2+、K+和Ca2+溶液,编号;
Ⅲ:控制上述溶液的体积、离子浓度均相同且pH为并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
Ⅳ: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气孔的开放程度,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或通过设计下列表格也可以:
分组 | 实验处理 | 气孔开放程度 | ||
完全开放(%) | 半开放(%) | 关闭(%) | ||
A | pH为7的K+溶液+太阳光照 |
|
|
|
B | pH为7的Ca2+溶液+太阳光照 |
|
|
|
C | pH为7的K+溶液和Ca2+溶液+太阳光照 |
|
|
|
备注:上述溶液体积及离子浓度均相同。 |
19. ②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后,氢氧化钙继续溶解,溶液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此现象可以说明煅烧石灰石生成了氧化钙,而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选②;
(2)丙组实验中,试管B中主要是氧化钙,向试管B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酚酞红色褪去;又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试管底的氢氧化钙又继续溶解,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0常见的化学反应: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0常见的化学反应,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8常见物质的分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8常见物质的分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0离子或物质共存问题、酸碱盐的鉴定、常见物质的鉴定: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0离子或物质共存问题、酸碱盐的鉴定、常见物质的鉴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