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直线经过点与点,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斜率,然后根据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设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
根据斜率的定义可得,
由可得,,
又,所以.
故选:D.
2.已知向量,,若,则( )
A.1 B. C.0 D.
【答案】B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可得,,所以,解得.
故选:B.
3.67是等差数列3,11,19,27,…的第( )项
A.6 B.7 C.8 D.9
【答案】D
【分析】由已知得出通项公式,然后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可得,数列的首项为,公差.
所以,通项公式.
由可得,,解得.
故选:D.
4.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点为双曲线上一点,,离心率为3,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以及离心率,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所以.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所以,所以,.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A.
5.某学习小组研究一种如图1所示的卫星接收天线,发现其轴截面为图2所示的抛物线形,在轴面内的卫星信号波束呈近似平行的状态射入,经反射聚焦到焦点处,已知卫星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深度为,则该卫星接收天线轴截面所在的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设出抛物线方程,代入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如图,设口径的轴截面为.
以点为坐标原点,以的垂直平分线为轴,过点作的平行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由已知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点坐标为,
将点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
故选:D.
6.已知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为,而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则( )
A. B. C. D.8
【答案】B
【分析】由对称性分别求出B、C,则有,即可求得
【详解】由题意,则,
故,.
故选:B
7.《孙子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在《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其中记载: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求这个整数.设这个正整数为,当时,符合条件的所有的个数为( )
A.12 B.13 C.24 D.25
【答案】B
【分析】设,推导出,检验得到只有当时,,满足,求出,满足要求的为公差为15的等差数列,列出不等式组,求出的个数,即满足条件的所有的个数
【详解】设,则,
当时,,不满足,
当时,,不满足,
当时,,满足,
当时,,不满足,
当时,,不满足,
综上:,即满足要求的为公差为15的等差数列,
令,解得:,
因为,故满足要求的为,共13个,
故满足要求的的个数为13个.
故选:B
8.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满足,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设,,.由已知可得.进而根据椭圆的方程消去,得到.然后根据椭圆的范围,即可求出,进而求出答案.
【详解】设,,.
则,,
由已知可得,,即,
整理可得.
因为,所以,
所以,
又由题意可得,所以.
又,所以,
所以,即,所以.
故选:C.
二、多选题
9.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线的方程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BC
【分析】分别根据各项双曲线的方程,求出渐近线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对于A项,的渐近线方程为,故A项错误;
对于B项,的渐近线方程为,故B项正确;
对于C项,的渐近线方程为,故C项正确;
对于D项,的渐近线方程为,故D项错误.
故选:BC.
10.已知圆,圆,则( )
A.两圆可能外离 B.两圆可能相交
C.两圆可能内切 D.两圆可能内含
【答案】ABC
【分析】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和,半径之差之间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分析判断.
【详解】圆的圆心为,半径;圆的圆心为,半径,
则,,
当即时,,两圆外离;
当即时,,两圆相交;
当即时,,两圆内切;
当即时,,两圆外切;
综上所述,两圆可以外离,可以内切,可以相交,可以外切,不能内含.
故选:ABC.
11.将数列中的所有项排成如下数阵:
……
已知从第二行开始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三项,第一列数成等差数列,且,.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第行中从左至右第个数记为,第行的所有项之和记为,则( )
A. B.
C. D.
【答案】A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求出首项、公差,得出通项公式,即可判断A项;由A项结果,可求出,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出的值;求出各行的项数,即可得出前8行的项数总和为,即可判断C项;根据A项和C项得出的结论,可求出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以及项数,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求出,即可得出D项.
【详解】对于A项,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已知,,即,
所以,.所以,故A项正确;
对于B项,由A可知,.所以,故B项错误;
对于C项,设表示第行项的个数.
则是以为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则前行的项数总和为.
所以,前8行的项数总和为.
所以,,故C项错误;
对于D项,由A知,.由C知,第行的项数为.
则第行的所有项构成了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故D项正确.
故选:AD.
12.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是底面上的动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当时,则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B.当时,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最小值为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若与的夹角等于,则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部分
【答案】AD
【分析】A. 当时,点在线段上运动,点到平面的距离是一个定值,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所以该选项正确;B. 当时,设分别是的中点,点在线段上运动,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最小值为,所以该选项错误;C. 建立以点为原点的空间的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点,使得,解方程可判断该选项错误;D.设由题得,所以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部分,所以该选项正确.
【详解】解:A. 当时,点在线段上运动,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点到平面等于到平面的距离,而到平面的距离是一个定值,的面积是一个定值,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所以该选项正确;
B. 当时,设分别是的中点,点在线段上运动,就是与平面所成角,最小,则最小,最大,此时点在处,此时,所以该选项错误;
C. 如图所示,建立以点为原点的空间的直角坐标系,设分别是的中点,则点在线段上运动,,所以,所以或,因为,所以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点,使得,所以该选项错误;
D.如上图,设,所以, 由题得,所以,
所以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部分,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
13.已知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若,则______.
【答案】
【分析】解方程即得解.
【详解】因为,所以.
经检验,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
14.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若椭圆上顶点为点,且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______.
【答案】8
【分析】根据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代入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椭圆,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
故,即,.
故答案为:
15.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3,且二面角为,为对角线靠近点的三等分点,为对角线的中点,则线段______.
【答案】
【分析】由已知可得.进而表示出,即可根据数量积的运算性质求出,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可得,,,所以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
因为,为对角线的中点,所以.
因为为对角线靠近点的三等分点,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线段.
故答案为:.
16.已知中,,且,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余弦定理可求得的取值范围,可得出的取值范围, 进而可求得的最大值.
【详解】由余弦定理可得,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因为,则,故.
即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17.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分析】(1)设,根据已知可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2)分组求解,分别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设,则为等比数列.
则由已知可得,,,所以,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所以.
(2).
18.已知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圆经过原点和点
(1)求圆的标准方程;
(2)若圆被斜率为1的直线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
(2)或.
【分析】(1)由已知可推得圆心在的中垂线上,联立即可求出圆心坐标,求出半径,即可得出答案;
(2)设直线的方程为,根据已知列出方程,求出即可.
【详解】(1)因为圆经过原点和点,所以圆心在的中垂线上,
又因为圆心在直线上,
联立方程:,解得:,
则半径,
所以圆的方程为.
(2)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即有:,
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
19.已知动点与点的距离与其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求点与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的坐标.
【答案】(1);
(2),或
【分析】(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得解;
(2)设,求出即得解.
【详解】(1)解:由题意知动点到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动点的轨迹为以为焦点、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
因此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2)解:设,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当,即时,,
即当或时,点与点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20.如图,直角梯形中,,,,点为的中点,沿着翻折至,点为的中点,点在线段上.
(1)证明:平面;
(2)若平面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已知可证得平面,进而得出.然后证明,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
(2)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写出各点的坐标,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根据,得出方程,即可求出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1)由题意可得,,.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为的中点,
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2)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以点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设,
则,,,,,.
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
令,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
取,可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题意可得,解得.
所以的值为.
21.市民小张计划贷款75万元用于购买一套商品住房,银行给小张提供了两种贷款方式:①等额本金: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因此,每月的还款额呈递减趋势,且从第二个还款月开始,每月还款额与上月还款额的差均相同;②等额本息: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会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银行规定,在贷款到账日的次月当天开始首次还款(如2021年7月8日贷款到账,则2021年8月8日首次还款).已知该笔贷款年限为25年,月利率为.
(1)若小张采取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已知第一个还款月应还5500元,最后一个还款月应还2510元,试计算该笔贷款的总利息.
(2)若小张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银行规定,每月还款额不得超过家庭平均月收入的一半.已知小张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万元,判断小张申请该笔贷款是否能够获批(不考虑其他因素).参考数据:.
(3)对比两种还款方式,你会建议小张选择哪种还款方式,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451500元;
(2)小张该笔贷款能够获批;
(3)建议小张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理由见解析.
【分析】(1)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中,每月的还款额构成等差数列,记为,用表示数列的前项和,求出即得解;
(2)设小张每月还款额为元,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额为一等比数列,求出即得解;
(3)从节省利息的角度来考虑,从前几年付款压力大小的角度来考虑,即得解.
【详解】(1)由题意可知,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中,每月的还款额构成等差数列,记为,用表示数列的前项和,则,,
则,
故小张的该笔贷款的总利息为(元).
(2)设小张每月还款额为元,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额为一等比数列,
则,
所以,
即,
因为,
所以小张该笔贷款能够获批.
(3)小张采取等额本息贷款方式的总利息为(元),
因为,
所以从节省利息的角度来考虑,建议小张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
也可以回答:
因为以等额本息方案,每月还款只需要均还4298元,
而以等额本金在前面的10年内还款金额都比这个金额高,
,
对于小张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还款压力,
因此从前几年付款压力大小的角度来考虑,建议小张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
22.已知点是圆上的动点,过点作轴的垂线段,为垂足,点满足,当点运动时,设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证明: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曲线恒有两个交点、,且(为坐标原点),并求出该圆的方程.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设,,.根据,得出坐标关系,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即可得出;
(2)切线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得出坐标关系.结合,即可得出关系式,得到两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半径即可;验证斜率不存在时,求出点的坐标,也满足题意.
【详解】(1)由题意设,,.
因为点满足,所以
所以,于是:,
因为点在圆上,所以,
所以,整理可得.
所以动点的轨迹曲线为:.
(2)(i)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为,
联立方程组:,消去得:,
即.
要使切线与曲线恒有两个交点,,
则使,
即,即,且,
.
因为,所以,则,
即,
所以,即且,即,该式恒成立.
又因为直线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
所以圆的半径为,,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ii)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为,
与交于点或,也满足.
综上,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满足题意.
【点睛】方法点睛: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若题干中出现垂直关系,常联立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得出坐标关系,然后根据数量积为0,得出关系式.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信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信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曲线C的方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