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93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93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93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展开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一、生字大盘点。(14分)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10分)
dù jì yuán zhù xìng mìng chéng fá tuō yán
sū ruǎn chǐ xiào gōng nǔ nà hǎn wěi tuō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饮马(yǐn yìn) 迸( bèng bìng)裂 折腾(zhē zhé)
遂愿(suí suì) 刚劲(jìn jìng) 血泊(pō bó)
二、查字典填空。(5分)
“截”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切断,割断;B.阻拦;C.量词,段;D.截止。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截”应选哪种解释?①斩钉截铁( );②截住他( );③断了一截( )。用剩下的一个意思组一个词:( )。
三、选一选。(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监督(dū) 湖泊(bó) 慢(màn)子 弓弩(nǔ)
B.诡(guǐ)计 胸膛(táng) 踉跄( qiāng) 蹿(cuān)出
C.姊( zǐ )妹 进(bèng)出 山润(jiān) 猕猿(yuán)
D.镌(juān)刻 瞑(míng)目 阻挠(náo) 顽劣(liè)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议军事 制造弓箭 布置房间 预计功课
B.招待客人 吩咐事情 准备材料 探听虚实
C.报告领导 制订计划 调度车辆 连接线路
D.靠近码头 支援灾区 推却时间 下达命令
3.把词语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①武松见那大虫复____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从半空____将下来。
②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____草木,____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A.翻 劈 饮 食 B.转 砍 食 饮
C.翻 劈 食 饮 D.转 劈 饮 食
4.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
A.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C.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歌,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D.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些把德国队在本届欧锦赛中的失利完全归咎于里贝克的观点是有失_______的。
②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_______,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③由于天线出了故障,电视机荧光屏上的_______不太清楚了。
A.公允、磨练、图形 B.公正、锤炼、图形
C.公正、磨练、图像 D.公允、锤炼、图像
6.下面关于名著、作者以及文中人物,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猪八戒——《西游记》——吴承恩
B.赵子龙——《水浒传》——施耐庵
C.刘备——《三国演义》——罗贯中
D.贾宝玉——《红楼梦》——曹雪芹
四、词语快乐家园。(20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妒( ) 寨( ) 泄( ) 擂( ) 喘( )
护( ) 赛( ) 泻( ) 蕾( ) 瑞( )
2.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
(1)店主人满满筛一碗酒来。 (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
(4)请勿自误 ( )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神机( )( ) 大雾( )( ) ( )( )挠腮
天造( )( ) 喜不( )( ) 一饮( ) ( )
(1)凉爽的秋天来临了,早晨_________,大地像被一层银纱罩住了。
(2)《孙子兵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战争规律的透彻闻述,又有战略、战术等方面的_________.
(3)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_______的好地方。
(4)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_______,奔走相告。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仍然 果然 当然 既然 必然
(1)诸葛亮说:“( )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4)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照办”
五、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特征?将相应的描写手法的序号填到各句的括号里。(2分)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1)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_____)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 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_____)
(3)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____)
(4)宝玉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 罢。”(_____)
六、句子游乐园。(5分)
1.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3.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非常佩服诸葛亮。(改为双重否
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照课文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2分)
(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自己作借箭的准备
( )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不禁感叹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 )诸葛亮利草船向曹操借箭。
八、课本直通车(5分)
1.《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____的鲁肃、____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景阳冈》选自名著《__________》,这部名著共塑造了______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好汉形象;《猴王出世》选自名著《__________》。
3.《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该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17分 )
(一)课内阅读。(8分)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奖赏—( ) 接受—( )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1分)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分)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
4.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2 分)
(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 。(2分)
(二)课外阅读。(9分)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知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茅塞顿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诚心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 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快乐习作。(18分)
读一本好书,书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有没有什么书或书中的人物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以“读《×××》有感”或“《×××》读后感”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