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的分布;
2.知道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3.知道元素的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物质
【提问】同学们知道,上面所提三种物质中的铁、碘、硒指的是什么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 | 观看
倾听,思考
| 通过生活常见的物质引入元素的概念。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环节二 新课讲解 | 【板书】 课题3 元素 【过渡】在上节课我们提到:在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国际上统一使用碳-12原子作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相应的比值。 【讲解】碳12指的是由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原子核的碳原子,而除了这种碳原子外,还有存在着6个质子与7个中子的碳13或6个质子与8个中子的碳14。 科学实验证明:不仅是碳原子,其它的原子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如氢原子。 【观察与思考】表格中同一类型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展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总结与交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可能是不同的,只要这质子数相同,科学上就将这些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统称元素。 |
倾听
思考
倾听
观察,思考
观看
观察,思考
倾听 |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元素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而非中子数。 | ||||||||||||||||||||||||||||||||
| 【板书】一、元素 1.概念 【讲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自然界中所有的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讲解】在理解元素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不同的物质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由相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臭氧均由氧元素组成。 【过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让我们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追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情况。 |
倾听,记录
倾听,记录
倾听,记录
倾听 |
| ||||||||||||||||||||||||||||||||
| 【课件展示】观察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两个化学反应, 【提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变。 【提问】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过氧化氢(H2O2)四种物质,哪些可能用作制备氧气?为什么? 【总结】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可能用作制备氧气,因为它们含氧元素;氯化钾不能制备氧气,因为它不含氧元素。 【拓展】制备选择药物的思路:反应物必须含有生成物所含有的元素(同时要满足实验室制备的其他条件)。 【过渡】元素概念是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物质宏观组成的问题,与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微观构成问题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有什么关系? |
观察
思考 倾听,记录
倾听,思考
|
结合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去认识化学反应,为以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课件展示】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讲解】 1. 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中,原子组合成分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从宏观角度看,元素组成物质。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巩固练习】 (1)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水是由______构成。 (3)水分子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4)一个水分子是由___和___ 构成的。 【总结】(1)氢元素和氧元素(2)水分子(3)氢原子和氧原子(4)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过渡】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千万万种,但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却只有一百多种,并且含量也是不一样的。 【讲解】如氧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
【讲解】阅读教材P60,了解元素的种类及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课件展示】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总结】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记忆口诀:养闺女得补铁和钙。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氧碳氢;记忆口诀:氧探亲。 3.空气里含量前两位:氮、氧 4.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氧、氢、氯、钠 【过渡】在元素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人民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从元素的中文名称中就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和存在状态。
【总结】根据元素的名称,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凡是中文名称中带有“钅”字旁的为固态的金属元素(金、汞除外),例如:钠、铁、铜、金;带有“石”字旁的为固态非金属元素,例如:碳;带“气”字头的为气态非金属元素,例如:氧;带“氵”旁的为液态非金属元素,例如:溴。另外稀有气体元素也是属于非金属元素:氦、氖、氩、氪、氙。 | 观看
倾听,记录
倾听
练习
观看,倾听
阅读
观察,记录
倾听,记录
倾听
倾听,记录
观看
倾听
|
及时巩固练习,拓展学生视野,用实际事例进行科学素养教育。
让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体会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使学生充分了解元素。
教给学生记忆技巧:谐音记忆法。
通过对比,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 ||||||||||||||||||||||||||||||||
环节三拓展延伸 | 【展示】元素概念的发展 | 观看 | 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 ||||||||||||||||||||||||||||||||
随堂作业 | PPT展示 | 做题 |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 展示PPT页。 | 倾听并理解。 |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
五、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一、元素
1.元素: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生物体、空气和海水中元素的含量。
3.元素的分类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2.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