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题:板块构造学说-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展开题组六 第11-12题:板块构造学说
〖真题回顾〗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1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基础知识〗
知识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基本观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②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③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知识点2.六大板块及板块边界
1、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特别提醒: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欧亚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处)主要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一线以及环太平洋东、北、西三侧,其余板块交界地带多为生长边界。
冰岛一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一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一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知识点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知识网络〗
〖押题预测〗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2.下列地质作用与图中板块运动能量来源相同的有( )
①岩浆活动 ②风化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苏门答腊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岛上河流众多,有90余座火山,其中最高峰海拔达3800米。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山脉、河流、沼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里桑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是因为( )
A.亚欧板块向东南俯冲 B.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挤压C.地壳活跃程度的差异 D.岛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4.苏门答腊岛的地质环境特点是( )
A.变质岩深厚 B.多岩溶地貌 C.火山岩广布 D.风力作用强
5.苏门答腊岛的地形格局是( )
A.由西向东:山脉、平原、沼泽 B.自中部向四周:地形呈阶梯状
C.西南部:海岸线平直,少港湾 D.东部与西部:相对高度差异大
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30千米的高度,向平流层注入的二氧化硫总质量约为40万吨。下图为汤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汤加( )
A.是地跨东、西两半球的群岛国家 B.位于低纬地区,一年当中有太阳直射
C.在大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地震 D.是地球上最晚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7.此次火山活动( )
A.在平流层形成酸雨现象 B.释放的巨大能量全部进入到地球大气圈
C.引发台风、海啸等灾害 D.短期内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8.本次喷发的火山( )
A.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约1500千米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D.喷发物来自于莫霍面以上的软流层
中生代板块挤压导致北秦岭隆升,拉开了秦巴山地地壳演化和外力塑造的序幕。在演化过程中,嘉陵江汇水面积缩小,汉江汇水面积扩大。目前,秦巴山地形成了秦岭、大巴山、汉水谷地“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格局。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地形和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地质事件按形成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米仓山、大巴山隆升—宁陕、安康断裂带形成—汉江发育—汉水谷地形成
B.宁陕、安康断裂带形成—米仓山、大巴山隆升—汉水谷地形成—汉江发育
C.米仓山、大巴山隆升—汉水谷地形成—汉江发育—宁陕、安康断裂带形成
D.宁陕、安康断裂带形成—汉江发育—汉水谷地形成—米仓山、大巴山隆升
10.秦巴山地的地壳演化反映出该地( )
①莫霍界面较深②古登堡界面较浅③岩浆活动频繁④构造运动强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上的薄弱部位经过“热点”时往往形成火山喷发,随着板块移动,这种“热点火山”形成连串的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示意某海洋的岛链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下图为南大西洋裂解和大陆漂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导致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底火山喷发,岩浆重熔大陆板块 B.洋壳隆起造斜,大陆板块滑脱
C.大洋地壳断裂,大陆板块发生位移 D.大陆板块断裂,海水浸没低地
14.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小 C.先增加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加
迪纳拉山脉是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山脉,西起阿尔卑斯山,沿亚得里亚海海岸向东南延伸,长达645千米。该山脉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等地貌。下图示意迪纳拉山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迪纳拉山脉形成得益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16.迪纳拉山脉( )
①南部在冬季溶蚀作用更显著②东侧深受盛行西风影响③西侧森林广布④主要由花岗岩构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中甲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种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关于M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M边界附近会形成裂谷、海洋②M边界附近会形成褶皱山脉、高原
③M边界属于生长边界④M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红海的面积将会继续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隆起形成
D.图乙所示边界类型可能位于图甲中的①处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环境、解释地球运动的机理。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地区,因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的洋脊 D.红海
20.关于该板块俯冲示意图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洋脊,是大洋板块消亡处 B.②处为海沟,是大洋板块诞生处
C.海沟处的海底岩石比洋脊年轻 D.洋脊位置,属于板块的张裂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