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0868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备战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展开题组十六 第28题:工业区位因素
〖真题回顾〗
28.(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哈萨克斯坦略图。
材料二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下,哈萨克斯坦吸引大量外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该国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
(1)该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石油开采利用的主要因素,简述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4分)
(2)从运输成本角度,简析该国出口市场集中于周边国家的主要原因。(4分)
(3)有观点认为,该国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1) 里海东北沿岸 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径流缺乏;地下水盐分高。
(2)矿产品体积、重量大,附加值低;内陆国,无海运;距离短,陆路运输成本较低。
(3)重工业为主;属资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量较少;采矿业占比大,矿区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哈萨克斯坦和“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工业化、城市化等相关内容,考查考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据图所示,该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的东北岸。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由于远离海洋,温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降水较少,地表径流比较缺乏,蒸发量大,地下水盐分含量高。
(2)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就矿产本身来说,体积大、重量大,不易运输,哈萨克斯坦又是内陆国,没有海运,运输方式选择受限。陆路的运输成本较低,距离较短,所以使用陆路运输优势较大。
(3)根据图例可知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且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多,劳动力需求少,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较多,,从图中判断矿区比较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
区位因素 | 具体内容 |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
自然条件 | 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 在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尤其是洪水威胁严重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 |
自然资源 | 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 ①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 ②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 |
社会经济 因素 | 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 ①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
科学技 术因素 | 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 ①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 ②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③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 |
新因素 | 环境 质量 |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 ①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②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域的干扰,如有水污染的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等 |
信息 化水平 | 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前沿动态,原材料行情及市场需求变化 | ①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 ②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 ③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 |
集聚 因素 | 包括地域上的集聚和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 ①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②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 ③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
知识点2.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知识点3.工业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
(2)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分析:
①自然因素: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的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需要考虑是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
③环境因素: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
(1)“风”: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有水污染的工业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
(3)“宝”: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
(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
知识点4、工业的主导类型与判断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如下表所示:
工业导向类型 | 工业特点 | 部门举例 | 区位选择原则 |
原料导向型 |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 接近原料产地 |
市场导向型 |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等 | 接近消费市场 |
动力导向型 |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工业 |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站) |
劳动力导向型 |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 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厂、制鞋厂等 |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
技术导向型 | 技术要求高 |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
知识点5、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 典例 |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 自来水厂、啤酒厂 |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 典例 |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 服装厂、玩具厂 |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 机械厂、仓库 |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 钢铁厂、水泥厂 |
1.图解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②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③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2)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2.搞好工业布局,提高环保水平的方法途径
〖知识网络〗
〖押题预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X汽车集团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汽车,总部位于北京。该集团发展初期,将自有生产基地设在江苏常州市。2021年10月,该企业宣布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利用原北京某汽车厂的厂房,建设纯电动乘用车智能制造工厂,改扩建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下图示意北京与常州的位置。
(1)X汽车集团发展初期,将自建生产基地布局在常州市,分析常州市具有的区位条件。
(2)简述X汽车集团建设绿色智能工厂的必要性。
(3)说明X汽车集团将绿色智能工厂选址在原北京某汽车厂厂房的主要原因。
【答案】(1)常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汽车需求量大。
(2)绿色智能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提升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3)利用原北京某汽车厂厂房建工厂,可以节省建筑投资;可以利用原厂房的配套服务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尽快投入生产。
【分析】本题以汽车工厂选址的变化过程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1)由图可以看出,常州位于上海附近,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工业起步、发展较早的地区,所以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工业基础较好,利于汽车产业发展;同时,长三角地区涵盖的省市如上海、浙江、江苏等,人口、城市密集,为汽车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该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较高的需求量。
(2)由材料可知,绿色智能工厂即智能制造工厂,对技术要求高,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从而扩大产量,抢占市场;同时,汽车集团能以此为卖点,加大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3)由材料可知,智能工厂是由原汽车厂改造而来,相对于选址和建设新厂房来讲,能够减少前期的厂房建设投资;此外,同为汽车工厂,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原汽车厂的如交通、供电、供水等部分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审西邮。2005年3月开始,首钢逐步搬迁到河北曹妃向,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左图收首钢搬迁示意图。
材料二:首钢园是在首钢废旧厂区内经过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右图)。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行,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首钢因也成为冬奥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
(1)指出促使首钢搬离北京市的原因。
(2)与首钢原址相比,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3)简述在首钢废旧厂区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为了突出北京首都的职能;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为了减轻首都空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缓解北京用水紧张和交通拥堵的状况;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土地与空间等。
(2)曹妃甸更靠近煤炭、铁矿产区;港口条件优越,并有铁路相通,交通条件好;地价较低;对北京城市污染少;国家政策支持。
(3)紧邻永定河,背靠石景山,环境优美;大量工业遗产,便于改造利用,成本低;空间范围大,利于接纳多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发展文化创意的条件好;可以利用冬奥广场设施设备开发冰雪文化产业。
【分析】本大题以首钢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钢铁厂有大气污染,且首钢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污染大,首钢搬出可减轻首都空气污染;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钢搬出可调整产业结构,减弱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可缓解北京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迁出后,北京的经济、政治等环境都得到改善,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土地与空间等。
(2)从图中看,曹妃甸周边有迁安铁矿和开滦煤矿,可提供了丰富的矿产原料,节省了运输成本;曹妃甸位于渤海湾,是天然的优良港口,钢铁最适合水运,且有铁路相通,交通便利;曹妃甸与北京相比,地价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钢铁工业环境污染大,搬走后可改善北京环境污染问题;唐山本身就是重工业城市,发展基础好,可与工业区其他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等,且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3)据图可知,首钢废旧厂区距河流和石景山较近,环境优美,工业遗址众多,便于改造利用,利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保存工业文明,还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冬奥广场等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以利用冬奥广场设施设备开发冰雪文化产业,改造投入较低。首钢废旧厂规模大,空间范围大,利于接纳多样的文化创意产业。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国产民用轿车的品牌少、产量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长城汽车公司在俄罗斯图拉市的乌兹洛瓦工业园区建立了生产厂(图拉工厂)。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生产流程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产出的SUV车型主要销往俄罗斯国内及周边的欧洲国家(如下图)。
(1)从市场角度,说明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原因。
(2)结合地理位置,分析图拉市对长城汽车选址吸引力强的原因。
(3)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与中国相比,指出图拉工厂生产的长城SUV在配置上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答案】(1)俄罗斯民用汽车品牌少,产量小,长城汽车的产品在其汽车市场能上有较强的竞争力;零部件本地化率高,减少零部件的运输费用;全工艺整车制造,降低关税,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汽车市场销售价格。
(2)位于俄罗斯西部,靠近欧洲市场;地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便于零部件和汽车产品的运输;图拉市的乌兹洛瓦工业园区工业基础雄厚,协作条件好。
(3)(车窗、坐椅等)配加热装置;增强轮胎防滑性能;(地广人稀,行驶的路程长)加大油箱容积;(俄罗斯人体型高大)增加车的宽度与高度。
【分析】本大题以图拉工厂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市场原因、图拉市对长城汽车选址吸引力强的位置优势、图拉工厂生产的长城SUV在配置上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根据题目要求,需从“市场”角度,说明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原因。结合材料信息“俄罗斯国产民用轿车的品牌少、产量低”,因此长城汽车的产品在俄罗斯的汽车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零部件本地化率高,社会协作条件好,可以减少零部件的运输费用,降低企业成本;“生产流程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全工艺整车制造,可以降低关税,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汽车市场销售价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材料显示图拉工厂“产出的SUV车型主要销往俄罗斯国内及周边的欧洲国家”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拉市位于俄罗斯西部,接近俄罗斯的人口稠密区,且距离欧洲市场较近;图中显示图拉市有多条公路和铁路经过,属于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交通非常便利,便于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整车的运输;“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可知图拉市的乌兹洛瓦工业园区工业基础雄厚,社会协作条件好,对长城汽车有较强的吸引力。
(3)俄罗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因此汽车车窗、坐椅等需配加热装置;俄罗斯冬季积雪多,且不易融化,道路比较光滑,因此生产的汽车需增强轮胎防滑性能;俄罗斯土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一般行驶的路程较长,因此应加大油箱容积,尽量确保长距离运输所需汽油量;与中国人相比,俄罗斯人体型更高大,对汽车内部空间要求更高,因此应增加车的宽度与高度。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经初步统计,成都市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已达到28个(包含1个整车生产项目)。成都市目前拥有成客、川汽野马、瑞华特、沃尔沃、重汽王牌、一汽专汽等多家大型传统汽车企业。目前成都已经拥有2000多家家具企业,年产值到达150亿元,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制造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成为我国家具的重要集聚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1)成都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析其积极意义。
(2)分析日前瑞华特、沃尔沃等汽车品牌选择成都建厂的原因。
(3)简述四川省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障能源安全;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2)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产业之间的协作好等。
(3)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发挥规模效益等。
【分析】本题以成都汽车与家具制造为背景材料,涉及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意义、汽车工业选址的区位条件及集聚的优点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意义应主要从环保、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石油消耗,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障能源安全;新能源汽车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大,其发展促进成都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2)汽车工业选址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市场、技术、交通、产业基础与协作、政策、技术等因素。成都为四川省会城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拥有成客、川汽野马、瑞华特、沃尔沃、重汽王牌、一汽专汽等多家大型传统汽车企业”,众多车企集聚,产业之间的协作好;成都为特大城市,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3)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工业集聚的优点,主要包括: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东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农业是坦桑尼亚经济的支柱产业,坦桑尼亚8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坦桑尼亚地理位置重要,中国政府优先将坦桑尼亚等具有相对优势的非洲国家打造成与中国过剩产业对接的试点区域。我国在农机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影响力,研发和生产能力很强,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坦桑尼亚也成为我国农机装备的重要开拓目标。
(1)分析坦桑尼亚承接中国过剩产业的条件。
(2)试述中国将坦桑尼亚作为农机装备目标市场的原因。
(3)推测我国在坦桑尼亚推广农机装备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案】(1)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位于非洲东部沿海,距离我国较近,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和地价较低。
(2)农业是支柱产业,且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机市场潜力巨大;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农机产品依赖进口;经济发展较快,农机购买能力提升;中国与坦桑尼亚关系友好,合作基础好。
(3)语言文化差异大,沟通困难;农机操作培训量大;农机维修成本高;交通不便,销售和售后服务难度大。
【分析】本大题中国在坦桑尼亚推广农机装备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产业转移,工业发展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据材料可知,坦桑尼亚是东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坦桑尼亚地理位置重要,据图可知,位于非洲东部沿海,距离我国较近;图中出现港口,说明坦桑尼亚海上交通运输便利;农业是坦桑尼亚经济的支柱产业,说明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地价较低。
(2)农业是坦桑尼亚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说明市场广阔,需求量大;该国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农机产品依赖进口,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该国经济发展较快,有足够资金购买农机产品;中国政府优先将坦桑尼亚打造成与中国过剩产业对接的试点区域,说明两国关系好,合作基础好,投资环境好。
(3)在异国推广农机装备,首要问题是语言文化差异大,沟通困难,容易误解,推广难度大;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机操作培训量大;该国相关配套产业不齐全,维修更换需要从中国进口零部件,成本高;坦桑尼亚经济较落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销售和售后服务难度大。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主要有矿产开采业、以磷酸盐为原料的化肥工业等,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下图为突尼斯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与乙城相比,说明甲城发展化肥工业的有利条件。
(2)从环境角度考虑,推测甲城化肥厂的区位特征。
(3)当地政府计划扩大化肥工业的规模。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阐述理由。
【答案】(1)城市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位于沿海,周边城市密集,生产协作条件较好;工业用水充足;临近欧洲消费市场;海运便利。
(2)布局在城市的东北郊;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与居民区之间有绿化带隔离。
(3)赞同。理由:磷矿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或不赞同。理由:过量开采易造成磷矿资源的枯竭;资源开采破坏植被,加工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分析】本题以突尼斯发展化肥工业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工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与乙城相比,说明甲城发展化肥工业的有利条件:甲城位于突尼斯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密集,劳动力数量多;甲城位于沿海,周边分布众多城市,生产协作条件较好;甲城可通过海水淡化,工业用水充足;与意大利相望,临近欧洲,消费市场广阔;位于世界主航线附近,海运便利。
(2)甲城化肥厂是以磷酸盐为原料的化肥工业,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该地冬季盛行西南风,故宜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布局在城市的东北郊;有水污染,宜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绿化带隔离化肥厂与居民区之间,减轻对城区的污染。
(3)赞同。理由:据图可知,磷矿资源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或不赞同。理由:扩大化肥工业的规模会加大磷矿开采量,过量开采易造成磷矿资源的枯竭;资源开采破坏植被,加工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加重,环境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