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订立合同学问大导学案
展开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
1.明确订立与履行合同是参与经济生活重要的行为,合同意识与契约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重信用、守合同、正确参与经济生活也是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条件。
2.知道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特点及其适用的场景,知道互联网条件下电子合同的特点与优点,明确订立合同既要重内容(权利义务),又要重形式,提升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更好地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统一起来。。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生活离不开合同
1.正确认识合同
(1)含义: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特点: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3)分类: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2.正确认识自愿原则
(1)意义。
①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②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2)保护。
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即学即练】《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家庭服务机构或家庭服务员应当与消费者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关于订立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②任何一份合同,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受条件的过程
③提出条件→接受条件的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④每份合同都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任何一份合同,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受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有时一份合同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但并非所有合同都如此。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太绝对。故选A项。
答案:A
知识点02 要约承诺订合同
1.要约
(1)含义: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主体: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3)要求: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4)与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承诺
(1)含义: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要求。
①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②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
③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3.生效
(1)有效情形: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2)无效情形:
①如果合同内容岀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②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即学即练】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新书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行为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②甲的行为是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乙的行为不是承诺,甲乙买卖合同没有成立 ④甲乙买卖合同因是书面合同更有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甲的行为是要约,不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①错误;甲公告新书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属于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②正确;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本案中,乙没有购买甲新书的意思,其行为不是承诺,甲乙买卖合同没有成立,③正确;合同是否有效不是因为其形式,④错误。
答案:B
知识点03 立字有据更可靠
1.合同的产生
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2.口头合同
(1)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2)评价。
①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②缺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3)适用场景: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3.书面合同
(1)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
(2)优点。
①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②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3)适用场景: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4.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
【即学即练】甲将自己的家庭财产投保,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甲与保险公司成立合同关系 ②甲订立的是书面合同
③如有意外,甲财产受损,符合投保范围,保险公司应依合同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④甲与保险公司订立的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因为保险条款是保险公司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保险合同是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订立的,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A能力拓展
考法01 合同的内涵、特征与其对于预防和解决纠纷的意义
1.正确理解合同的内涵
(1)合同的主体在订立和变更合同关系时地位平等。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2)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准确把握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订立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改变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订立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3)合同都必须由两方或多方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3.合同对于预防和解决纠纷的意义
社会生活中难免发生矛盾和纠纷,有些纠纷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合同意识、没有订立合同或者没有正确地订立和履行合同。正确地订立合同,当纠纷产生时,依据合同办事是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
【典例1】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则该合同成立时间为( )
A.甲乙公司达成合意时 B.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C.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 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解析:依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合同形式订立合同时,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如果双方签名、盖章的时间有先后顺序,以后一方签名、盖章的时间为准。D项正确。
答案:D
考法02 订立合同的程序
1.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要约是当事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2)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
(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如明确的标的额、标的物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等;而要约邀请则不具备这些条件。
(4)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变更。要约邀请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承诺的条件与要求
(1)承诺的主体只能是受要约人,非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的意思表示不符合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则并非承诺,而是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2)承诺的内容是同意要约,它强调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实质性变更要约的为新要约,需要原要约人作出承诺。
(3)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3.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1)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关系:合同成立的要件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合同标的的可能和确立。合同生效除具备成立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合法性及内容妥当性。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合同成立并不必然生效。
【典例2】某珠宝店门口悬挂醒目标语“假一赔十”,王女士花2 000元从珠宝店买了一块和田玉,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玉属于假冒产品,王女士要求珠宝店“假一赔十”。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假一赔十”为商业广告,属于要约邀请 B.“假一赔十”内容具体明确,应视为要约
C.“假一赔十”显失公平,王女士可以申请撤销 D.“假一赔十”属格式条款,应当认定为无效
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包含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如果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假一赔十”属于符合要约规定的商业广告,B项正确;“假一赔十”内容具体明确,应视为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A项错误;题干中的情况不属于显失公平,C项不选;“假一赔十”虽属格式条款。但此格式条款是加重自己的责任,增加对方的权利,应是有效的,D项错误。
答案:B
考法03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典例2】张先生通过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合同约定是花苑景园小高层803房,但在办理更名手续时张先生才发现所购房屋不是花苑景园的房子,而是相邻小区的房子。此时王先生已经交了1万元定金,并签订了合同。材料中的合同( )
①属于有效合同 ②属于无效合同 ③不具有法律效力 ④是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合同是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②③④正确。
答案:B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这体现了( )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B
【解析】B: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体现了自愿原则,B符合题意。ACD:其他三个原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________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
A.劳动 B.刑事 C.民事 D.行政
【答案】C
【解析】C:根据合同的含义可知,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C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故本题选C。
3.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
A.发布拍卖公告 B.寄送商品价目表
C.在报纸上发布新书广告,称款到发书 D.某股份公司发起人发布招股说明书
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是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A、B、D三项都是要约邀请;C项符合要约的规定,视为要约。
答案:C
4.杜某拖欠谢某100万元。谢某要求杜某以登记在其名下的房屋抵债时,杜某称其已把房屋作价90万元(该房屋市值为120万元)卖给赖某,房屋钥匙已交,但产权尚未过户。关于谢某权利的保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杜某应中止与赖某的合同,将房屋抵押给谢某还债 B.因房屋尚未过户,杜某、赖某买卖合同无效
C.若杜某、赖某是恶意串通,则他们的买卖合同无效 D.谢某有权直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以实现其债权
解析:在杜某拖欠谢某100万元债务的情况下,杜某以低价将房产卖给赖某,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的可能,如果杜某、赖某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利益,则他们的买卖合同无效,C项正确;若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况,杜某、赖某买卖合同有效,杜某不能中止合同,A项错误;房屋是否过户与购房合同是否有效无关,B项错误;赖某已取得房屋钥匙,合法占有房屋,谢某无权取得房屋所有权,谢某要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必须要经过产权转移登记,D项错误。
答案:C
5.甲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甲有乘车意图,但合同未成立 B.甲乘车时合同即成立
C.甲乘车并完成投币行为,视为合同已经成立 D.即使甲上车并完成投币也不能认为合同成立
解析:当事人可以以口头、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只要完成了自动投币,就表明乘客已与公交公司达成了客运合同,无须再订立口头、书面形式合同,故选C项。
答案:C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某女将自己的一个奢侈品女包转卖给朋友,朋友当即微信付款,约定次日取货。谁知其表妹听到消息后表示非常想购买此包,某女因碍于亲情思考再三后决定卖给表妹,两人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了该交易。因此三人发生纠纷。此时该奢侈品女包的所有权属于( )
A.某女本人 B.朋友 C.表妹 D.朋友、表妹共同所有
【答案】C
【解析】C:对于动产,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某女与朋友就买卖意图达成一致,且付款成功,即订立了买卖合同,但是某女未交付奢侈品女包给朋友,因此,此时的奢侈品女包所有权仍归某女本人。后来,某女与表妹又订立买卖合同,并完成了交付,因此最终该女包的所有权归表妹所有。C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2021年8月5日,A公司向B公司发出了购买B公司牛肉的意向书。随后,B公司回函称:“牛肉每公斤80元,1000公斤起售,如果同意,请于8月10日前回复。”2021年8月12日,A公司回复:“如果价格降低至每公斤70元,则愿意购买5000公斤。”随后,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的条件,但需要货到立即支付货款,不得拖欠。由此可见( )
①A公司与B公司的牛肉买卖合同已经成立
②合同的生效需要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
③A公司向B公司发出购买B公司牛肉的意向书属于要约邀请
④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条件并提出支付货款方式,构成了新的邀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依据题意,材料只是要约阶段,A公司与B公司的牛肉买卖合同还未成立,故①不选。②:材料并未涉及合同的生效需要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故②不选。③④:依据题意,A公司向B公司发出购买B公司牛肉的意向书属于要约邀请,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条件并提出支付货款方式,构成了新的邀约,故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案例中不能成为其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①甲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商品房
②乙与某银行的贵金属保管合同纠纷中的保管行为
③天津某蛋糕店未取得相关授权许可制作并销售的“冰墩墩”
④某影楼未经丁许可利用其照片开展商业活动时使用的照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这两项中的商品房、贵金属保管行为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但与题意规定不符,故①②不选。③④:未取得相关授权许可制作的“冰墩墩”侵犯了著商专利等知识产权、未经丁许可利用其照片开展商业活动时使用的照片属于对他人肖像权的侵犯,这些都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故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
4.某中学对校园进行整体改造,决定由学生来题写牌匾上的校名。小河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学校,后来其书法作品被使用在学校门口的牌匾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学校可将作品拓印一份保存在校史馆 ②学校可将书法作品进行公开陈列展示
③小河不可以撤销该赠与行为 ④小河不再拥有作品的著作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②:小河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学校,这表明小河的书法作品所有权归学校,学校可将作品拓印一份保存在校史馆,学校可将书法作品进行公开陈列展示,①②符合题意。③:《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此小河可以撤销该赠与行为,③错误。④:小河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学校,这表明小河的书法作品所有权归学校,但小河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④错误。故本题选B。
5.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狡诈的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约定,若在三个月内未能清偿债务,就要由夏洛克在安东尼奥“心口所在的位置取一磅肉”。在现实生活中,“夏洛克们”与“安东尼奥们”定立的类似合同( )
A.是有效的,因为这是双方自愿定立的 B.是有效的,因为这是双方协商一致的
C.是无效的,因为它明显违背了公序良俗 D.是无效的,因为合同主体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
【解析】C:若在三个月内未能清偿债务,就要由夏洛克在安东尼奥“心口所在的位置取一磅肉”,取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违背了公序良俗的,所以是无效的合同,C正确。AB:该合同是无效合同,AB排除。D:夏洛克与安东尼奥都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人,D排除。故本题选C。
6.小学生李某(10岁)家小区门口有一自动售货机,内有多款饮料,每款饮料下有相应的价格和按钮。一天放学回家,李某瞒着父母私自到该自动售货机,投入对应价格的硬币,并在自己想买的饮料下方按下按钮,却因自动售货机故障,未能取出饮料。
结合本案,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案中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本案中李某是否取得该饮料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
【答案】(1)成立。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承诺到达对方,合同即告成立。本案中自动售货机摆放饮料,标明价格,设定按钮的行为是要约;李某投入硬币,按下按钮的行为是承诺。因此合同成立。
(2)未取得。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是交付。本案中饮料属于动产,饮料并没有交付给李某占有,因此,李某并没有取得该饮料的所有权。
【解析】背景素材:小学生李某(10岁)家小区门口在自动售货机买饮料
考点考查: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本案”, 需要调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本案中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回答观点判断原因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先判断观点,再说明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小学生李某(10岁)家小区门口有一自动售货机,内有多款饮料,每款饮料下有相应的价格和按钮。一天放学回家,李某瞒着父母私自到该自动售货机,投入对应价格的硬币,并在自己想买的饮料下方按下按钮。→成立。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承诺到达对方,合同即告成立。本案中自动售货机摆放饮料,标明价格,设定按钮的行为是要约;李某投入硬币,按下按钮的行为是承诺。因此合同成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成立+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承诺到达对方+合同即告成立+本案中自动售货机摆放饮料+标明价格+设定按钮的行为是要约+李某投入硬币+按下按钮的行为是承诺。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李某”, 需要调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本案中李某是否取得该饮料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回答观点判断原因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先判断观点,再说明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一天放学回家,李某瞒着父母私自到该自动售货机,投入对应价格的硬币,并在自己想买的饮料下方按下按钮,却因自动售货机故障,未能取出饮料。→未取得。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是交付。本案中饮料属于动产,饮料并没有交付给李某占有,因此,李某并没有取得该饮料的所有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未取得+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是交付+本案中饮料属于动产+饮料并没有交付给李某占有+李某并没有取得该饮料的所有权。
7.李四到某投资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1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李四不起诉决定书。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李四曾因在原单位盗窃其同事的财物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因李四认罪态度较好,故不起诉。该公司得知此事后解除了与李四的劳动关系。
该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该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李四在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2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虽然签订合同是双方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建立在虚假材料的基础上的,本质上是违背了公平和平等自愿的原则。
【解析】背景素材:李四与某投资公司的合同关系
考点考查:劳动合同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回答该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李四到某投资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1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李四不起诉决定书。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李四曾因在原单位盗窃其同事的财物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可联系该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李某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虽然签订合同是双方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建立在虚假材料的基础上的,本质上是违背了公平和平等自愿的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该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李某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虽然签订合同是双方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建立在虚假材料的基础上的,本质上是违背了公平和平等自愿的原则+李四到某投资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1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李四不起诉决定书。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李四曾因在原单位盗窃其同事的财物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王某是某理工大学已经退休的教授,受聘于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公司。总公司人事部经理对王某非常满意,但考虑其年龄已达62岁,双方没有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达成口头协议。一年后王某被总公司通知解聘,王某不服,与总公司交涉。总公司解释说王某是退休人员且没有与总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因而可以随时不予雇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可以随时解聘劳动者 B.退休人员再就业不必订立劳动合同
C.退休人员再就业,仍然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
【答案】C
【解析】C: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协议一般适用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且不利于劳动者维权,王某与该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可以补签书面合同,C应选。A:说法错误,公司解聘劳动者需要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或双方约定的情形,A不选。B:说法错误,任何劳动者在就业时都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B不选。D:说法错误,王某与该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可以签订劳动合同,D不选。故本题选C。
2.王教授到某大学作报告。在报告厅的张贴栏中公告某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陈某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陈某的行为看法正确的是( )
A.陈某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王教授新著的意思表示
B.陈某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王教授的行为属于要约,陈某的行为属于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陈某最后确认
D.陈某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王教授和陈某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
【答案】D
【解析】D:陈某并无订立合同之意,在签字簿上面签名并非买书的意思表示,D的看法正确。A:陈某并无订立合同的意愿,故不可推定其有购买王教授新著的意思表示,A不选。B:二者之间不成立买卖合同,不不存在可撤销一说,B不选。C:陈某无订立合同意愿,二者不成立买卖合同,C不选。故本题选D。
3.谭女士经熟人介绍,认识了装修公司承包人王某,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向王某预付了8万元装修款。之后,双方因材料价格起了争议,但都口说无凭,无法举证,后经市场监管局多次协调,双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由此可见( )
①口头合同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捷要求 ②签订书面装修合同有助于减少纠纷
③口头合同不能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④我们要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②④:该案例说明口头合同存在很多漏洞,签订书面装修合同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启示我们要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②④项符合题意。①:口头合同依然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捷性要求,本案只是一个个例,不能以此推导,①不符合题意。③:口头形式的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信息处理者采用格式条款与自然人订立合同,要求自然人授予其无期限限制、不可撤销、可任意转授权等处理人脸信息的权利,该自然人依据民法典请求确认格式条款无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对信息处理者的违法行为提出无效请求
②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是对隐私的尊重,能够维护自然人的身份权
③规定中提到的信息处理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意思表示不一致
④订立合同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法院可以依法对违法合同宣布无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权对信息处理者的违法行为提出请求,①排除。②: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是对隐私的尊重,能够维护自然人的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②排除。③④:信息处理者采用格式条款与自然人订立合同,要求自然人授予其无期限限制、不可撤销、可任意转授权等处理人脸信息的权利,该自然人依据民法典请求确认格式条款无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规定中提到的信息处理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意思表示不一致,订立合同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法院可以依法对违法合同宣布无效,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5.“自动续费套路深”。消费者反映,有些手机应用程序,系统会“默认”帮用户勾选自动续费,而且提示文字往往都非常小,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想要取消,流程繁琐,甚至退订无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自动续费的内容
②勾选了自动续费后,双方合同关系订立,应履行合同义务,不可变更
③变相强制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管,要求经营者停止使用格式条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有些手机应用程序,系统会“默认”帮用户勾选自动续费,而且提示文字往往都非常小,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想要取消,流程繁琐,甚至退订无门,这样变相强制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自动续费的内容,①③正确。②:勾选了自动续费后,双方合同关系订立,应履行合同义务,但并不是不可变更,②排除。④: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管,但并不是要求经营者停止使用格式条款,④排除。故本题选A。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解析三大诉讼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解析三大诉讼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坚持新发展理念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坚持新发展理念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订立合同学问大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订立合同学问大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性目标,拓展性目标,挑战性目标,聚焦基础性目标,聚焦拓展性目标,聚焦挑战性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