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光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第四章 光 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S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S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M反射在光屏上,最终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相干光源之一是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
B.实验中,单色光的波长λ越短,干涉条纹越宽
C.光源到平面镜距离a越大,干涉条纹越宽
D.只改变光源到光屏的距离l,不能改变干涉条纹的宽度
2、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1.5
B.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C.入射角小于45°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入射角小于30°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某实验小组同学采用图甲装置研究光的干涉现象,两狭缝间距离d及各自宽度m均可调,狭缝到光屏的距离为L。用不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照射光的频率越高,形成的干涉亮条纹越宽
B.若遮住,用红光照射,减小的宽度m,光屏上的中央亮条纹变宽变亮
C.若同时用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光屏上将得到红蓝相间的干涉彩色条纹
D.用红光照射两条狭缝时,若狭缝到光屏上点的路程差为红光波长的3.5倍,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4、为了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光屏换成感光胶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很短的照片可清楚地看出光的粒子性,曝光时间很长的照片,大量亮点聚焦起来看起来是连续的,说明大量光子不具有粒子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表现出波动规律
C.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干涉条纹的亮条纹处光子到达的概率大,暗条纹处光子不能到达
5、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某同学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若他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后,在毛玻璃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变窄。下列改动可能会实现这个效果的是( )
A.仅将滤光片向右移动靠近单缝 B.仅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仅增大双缝与毛玻璃屏间的距离 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
6、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激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则P到双缝的距离之差应为( )
A. B. C. D.
7、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某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块半圆形的玻璃砖,他用一束自然红光沿平行于直径方向,从的上方照射该玻璃砖,调整入射点的位置,当光从C点入射,可使折射光线恰好打在B点,此时入射点到直径的距离刚好等于玻璃砖半径的一半,则( )
A.玻璃的折射率为
B.从C点反射的光线仍然为自然光
C.换用绿光从C点入射,其折射光线可能打在E点
D.改变光线的入射位置和颜色,折射光线可能过O点
8、某小组用图甲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调节完毕后,在屏上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竖直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双缝沿水平方向放置
B.仅向右移动单缝,使之靠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
C.仅更换双缝间距更小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
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为绿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
9、如图所示,某同学观察肥皂膜干涉现象.将有肥皂膜的铁丝圈挂在酒精灯右侧,在火焰中分别加入不同金属元素,火焰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纹形状是相互平行的竖直线
B.从上向下,条纹的间距越来越小
C.紫光的条纹数比黄光要少一些
D.干涉条纹是由一束反射光和另一束入射光叠加产生的
10、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用红光做实验,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间隔距离相等的红色干涉条纹.若将若将其中一条缝挡住,另一条缝仍然可以通过红光,缝很窄。那么在屏上将看到( )
A.形状与原来一样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
B.形状与原来相似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只是间距变窄了
C.形状与原来不同的明暗相间、间距不等的红色条纹
D.没有条纹,只是一片红光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两个光点,读出间的距离为20.00 cm,间的距离为6.00 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玻璃砖厚度。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头如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4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已知双缝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___________mm。
13、在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的实验中,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中心到第n条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则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将单缝向双缝靠近,干涉条纹宽度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中央亮纹最亮,中央亮纹宽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他亮纹宽度。
14、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紫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乙和图丙两种图样则图乙应是__________图样(选填“干涉”或“衍射”)。若将光换成黄光,干涉图样中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__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三、计算题
15、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截面图,圆弧CD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圆心为O,光线从AB面上的某点入射,入射角,它进入棱镜后恰好以临界角射在BC面上的O点。
(1)画出光线由AB面进入棱镜且从CD弧面射出的光路图;
(2)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3)求光线在该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v(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6、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原理图如图所示.光源S到双缝的距离相等,连线平行于光屏,O点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光源S发出单色光,经传播到光屏上P点,垂直于光屏,P为某亮条纹中心,之间还有k条亮条纹,光由传播到P点的时间差为.现紧贴放置厚度为d的玻璃片,光由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P点与光由直接传播到P点时间相等.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不考虑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求:
(1)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
(2)玻璃片的厚度d.
四、实验题
17、如图甲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白光光源、单缝、双缝、滤光片、凸透镜(焦距12cm)和测量头(由目镜、毛玻璃、分划板和手轮构成),其中单缝、双缝以及测量头可跟遮光筒组装在一起。
(1)关于器材安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凸透镜到光源的距离为6cm B.图甲中①是凸透镜,②是滤光片
C.单缝必须跟双缝相互平行 D.单缝到双缝的距离越大越好
(2)某次实验使用红色滤光片,当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5条红色亮纹中心对齐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所使用的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为L,某次实验测得相邻红色条纹的间距为,则所测红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
如图所示,S发出的光与通过平面镜反射光(可以等效成虚像发出的光)是同一列光分成的,满足相干光条件。所以实验中的相干光源之一是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故A正确;
BCD.该干涉可看成双缝干涉,设S与的距离为d,则,S到光屏的距离为l,代入双缝干涉公式,可得可知;越短,越小,条纹越窄;a越大,越小,条纹越窄;改变距离l可以改变,可以改变条纹宽度;故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入某种介质中,入射角45°,折射角30°,折射率,选项A错B对。当光线从介质中射向真空时,随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当折射角等于90°时,即发生全反射,此时入射角为C,则有解得,即入射角大于等于45°时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CD错。
3、答案:B
解析:由图乙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红光的波长更长,频率更低,形成的干涉条纹更宽,故照射光的频率越低,形成的干涉亮条纹越宽,A项错误;若遮住,用红光照射,光屏上得到的是衍射条纹,减小的宽度m,衍射现象更明显,光屏上的中央亮条纹变宽变亮,B项正确:若同时用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光屏上不会得到干涉条纹,C项错误;用红光照射两条狭缝时,若狭缝、到光屏上点的路程差为红光波长的3.5倍,点处一定是暗条纹,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但波动性并不否定光的粒子性,只不过粒子性没有明确显现而已;单个光子显示了光的粒子性,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光子通过双缝后遵从概率波的规律,并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暗条纹处只是光子到达的概率很小,并不是不能到达,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滤光片的作用是得到相干光源,靠近单缝和远离单缝不影响干涉,A错误;
BC.双缝干涉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仅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d或仅增大双缝与毛玻璃屏间的距离,条纹间距都会变大,B错误;
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滤光片射向双缝等的光的波长λ减小,根据
可知,条纹间距减小,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出现暗条纹,说明到P点距离之差为而,所以,因而D是正确的。
7、答案:A
解析:A.C点到直径的距离刚好等于玻璃砖半径的一半,由几何关系可知,,则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15°,折射率为
故A正确;
B.自然光被玻璃反射后,反射光是偏振光,故B错误;
C.绿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换用绿光从C点入射,折射光线打在上,不可能在E点,故C错误;
D.折射光线过O点时,折射角为0;沿平行于直径方向,从的上方照射该玻璃砖,入射角不为0,折射光线不可能过O点,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乙可知,装置中的双缝沿竖直方向放置,A错误;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仅向右移动单缝,条纹间距不变,B错误;仅更换双缝间距更小的双缝,d变小,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C正确;仅将红色滤光片换为绿色滤光片,波长变小,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D错误.
9、答案:B
解析:条纹形状是相互平行的水平线,A错误;肥皂膜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向下肥皂膜的厚度越来越厚,假设薄膜前后两个面间的夹角为θ,两相邻的亮条纹或两相邻的暗条纹间的距离为,入射光不变,重力作用下θ变大,则条纹的间距越来越小,B正确;根据,波长越短,条纹越窄,条纹数越多,因为紫光的波长比黄光的波长短,所以紫光的条纹数比黄光要多一些,C错误;干涉条纹是由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产生的,D错误.
10、答案:C
解析:若将其中一条缝挡住,那么屏上看到的是红光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是宽度不相等的明暗条纹,与原来不同。
故选C。
11、答案:
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折射角,故折射率,故。
12、答案:1.180;
解析:根据手轮的读数规则,读数为
相邻亮条纹间距
根据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
。
13、答案:;不变;等于
解析:根据,解得单色光的波长,根据可知,将单缝向双缝靠近,干涉条纹宽度保持不变;中央亮纹最亮,但是中央亮纹宽度与其他亮纹宽度相同。
14、答案:衍射;变宽
解析:干涉图样的条纹宽度相等,衍射图样的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故图乙应是衍射图样。由,可知干涉图样中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与波长成正比,若将光换成黄光,则波长变长,因此条纹间距也变宽。
15、
(1)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
(2)答案:
解析:光线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光线在AB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由几何关系得
由折射定律得,由以上几式联立解得
(3)答案:
解析:光在该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
16、答案:(1)
(2)
解析:解:(1)由题意,P为第级亮条纹中心,则
而
解得
(2)由题意,设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
且
解得
17、答案:(1)C(2)15.325mm(3)
解析:(1)A、凸透镜到光源的距离为6cm时,小于焦距12cm,不能得到平行光,故A错误;
B、图甲中①是滤光片,②是单缝,故B错误;
C、单缝跟双缝相互平行,双缝的亮度均匀,干涉条纹清晰,所以单缝必须跟双缝相互平行,故C正确;
D、单缝到双缝的距离不是越大越好,距离太远双缝的亮度降低,干涉条纹不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2)固定刻度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为,则手轮上示数的读数为。
(3)根据,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