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第四单元))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第四单元))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第四单元))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第四单元))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第四单元))

    展开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测试题题号总分评分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情(      (zhàng)      信手(niān)B.劝(jiè)       (zhì)         味同(jué)C.统(chòu)     (liáo)         如此类(zhū)D.狡(xié)       (qì)          目不忍(dū)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阅读要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C.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几天来的焦躁被一扫而光。D.考试前小明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胸有成竹地进了考场。4.(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这些动物,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B.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优美,听不见的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C.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D.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5.(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两面对一面,后半句可改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B.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9”活动分为发布、启动和票选三个阶段。(语序不当,发布票选位置互换)C.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应删除也参与其中D.经过长期的准备和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理念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氛围不可谓不浓厚,但我们强化城市卫生即文明仍不能放松。(成分残缺,在“‘城市卫生即文明’”后加的意识6.(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7.(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A④①②⑤③⑥ B②⑥④⑤③①    C⑥④②⑤③① D②⑤③⑥④①8.(2分)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读,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寄上拙作,请您斧正!9.(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言之美》中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B.《驱遣我们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C.《不求甚解》一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D.《谈读书》一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排比说理、对比说理等多种论证方法。二、默写(共1题;共6分)10.(6分)名句默写。1)(1分)             ,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2)(1分)三年羁旅客,             。(夏完淳《别云间》)3)(1分)                 ,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4)(1分)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纳兰性德《浣溪沙》)5)(1分)《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11.(5分)口语交际。    某校九年级(3)班计划于1228日下午2点在班级举行一次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长为主题的辩论会。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语文老师张翔来做评委。  2)(2分)请你为正方和反方补上各自的理由。正方观点:逆境有利于成长理由:       反方观点:逆境不利于成长理由: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9分)12.(9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非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恩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3分)这部作品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  2)(2分)你是怎样理解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  3)(4分)联系整部作品,总结归纳除了受到践踏,被孤立的童年和读书生涯外的两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并分别对性格的影响。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13.(6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通过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四种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景图。B山映斜阳四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阔远之境、跌丽之景、深挚之情和谐统一。2)(3分)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8分)14.(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庆历:宋仁宋年号。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举进士:考中进士。1)(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轼从旁观(偷偷地) B.则能诵其词(通晓)C.则已私之矣(认识) D.读之至流(眼泪)2)(3分)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鲁人石守道作/念拥覆    (《送东阳马生序》)B.童子何用知/呼尔而与    (《鱼我所欲也》)C.既葬,墓碑出/云归岩穴瞑  (《醉翁亭记》)D/九十        (《愚公移山》)3)(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4)(3分)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问 先 生 以 所 颂 十 一 人 者 何 人 也5)(3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3分)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8分)15.(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读书的习惯钱歌川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在饭馆菜馆中也是一样。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解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选自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有删改)13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1分)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寻找的理由:一是                           二是                       三是                       23分)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33分)第段中划线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6.(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描花的日子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13分)纵观全文,第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你认为第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2)(4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3)(3分)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3分)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3分)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八、写作题(共1题;共60分)17.(60分)任选一题作文。(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    亲爱的同学,毕业在即,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答案】C【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2【答案】B【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3【答案】A【知识点】近义词;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4【答案】A【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5【答案】B【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6【答案】C【知识点】排比;反复;设问7【答案】D【知识点】句子排序8【答案】C【知识点】语言得体9【答案】B【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艺术特色10【答案】1)梅花南北路2)今日又南冠3)一轮秋影转金波4)深秋远塞若为情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1【答案】1)示例:张老师;您好!我们班计划于1228日下午2点在班级举行一次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长为主题的辩论会。想邀请您担任评委,可以吗? 2)略;略【知识点】表述题;见解表述12【答案】1)《简爱》;是简・爱  是罗切斯特 2)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做家庭教师的青年时期以及与罗切斯特先生重逢,两人最终在一起的圆满时期。自尊,自爱,自重;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富于激情,善于思考,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知识点】《简·爱》13【答案】1C2)直抒胸脑。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4【答案】1C2C3A4)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5)先生对苏轼说的话感到惊奇,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苏轼。 6)钦发佩,仰慕。从他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和对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十分遗憾等可以看出。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15【答案】1)我们要利用闲暇时间坚持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  2)没有明窗净几(或地方不好);没有时间(或时间不长);没有心情(或心情不定)3)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如:文章将古今大学者刻苦勤读、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与有些人找借口不读书进行对比,说明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关键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4织入即融入。即把读书的习惯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把读书变为生活的一部分。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6【答案】1)示例一:能。第段中有关四季的内容和文章主要内容描花关系不大。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因此可以删去。 示例二:不能。第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且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为下文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作了铺垫。所以不能去掉。2母亲和外祖母可以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所以,她们很高兴。父亲看到母亲和外祖母高兴,他就很高兴;他能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兴。 3)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4)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的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17【答案】【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