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
展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解析】
本文选自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文章共八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武松进店连饮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武松上了景阳冈看到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虽然犹豫,最终还是决定继续上冈;第三部分(第六、七自然段)讲武松打虎的经过;第四部分(第八自然段)讲武松打虎后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去。
【学习目标】
1.会认“倚、箸、碟”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碟”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武松性格和打虎经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
【学习准备】
字典、预习生字词、观看跟《水浒传》相关的影视作品
【教学过程】
一、影视作品导入
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们一般都是从影视剧中看到《水浒传》中的各路英豪,今天让我们走进原著,透过文字感受他们的形象。
二、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师:接下来请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这篇课文是原著的节选,读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同学们要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猜一猜,理解大意后继续读。
三、猜测不懂的语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一)生字词的读音
(二)长句断句,师范读
(三)指导猜词语的方法
1.学生先交流自己在读文章时所用的猜词语的方法。
2.教师补充梳理。
师:按照同学们猜测的方法,做了如下梳理,比如可以根据词语中某个熟悉的字来猜测这个词语的意思,像 “梢棒”就可以抓住棒字,就知道他可能就是棍棒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联系插图猜测,比如“吊睛白额大虫”,一看插图,你自然就明白了;再比如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猜测,像“筛了一碗酒”,可能就是倒了一碗酒。
(四)白话文的特点
师:文中还有不少与现在用字不同的情况,比如这些,这就是现代白话小说的语言风貌,不能用现在的语言,文字规范来要求古代小说,我们能读懂就行。
四、生字词学习
五、借助课后习题二,提炼关键词语,对故事主要情节进行梳理
(一)默读课文,找出“武松喝酒”的段落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武松喝酒”的段落,即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武松喝酒”,这里只提炼了武松做了什么——喝酒,接下来同学们找一找,武松还做了什么?是哪部分内容写的?
(二) 默读文章,概括武松又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交流。
第一自然段:武松喝酒;
第二自然段:武松不听店家劝告;
第三自然段:武松走上景阳冈;
第四至五自然段:武松看见印信榜文;
第六至七自然段:武松打死猛虎;
第八自然段:武松一步步挨下景阳冈。
(三)筛选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表格
学生为什么要这样筛选?
六、借助图表,复述故事的内容
师:请按照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先自己用自己的话说,再选择几位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把主要内容说完整。
七、作业布置
1.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给家人听。
2.思考:武松打虎的经过是怎样的?尝试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2.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武松性格和打虎经过,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主要内容
喝酒---上岗---打虎----下岗
二、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并详细复述
(一)学生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打虎这个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喝酒和上冈是为写武松勇打猛虎做铺垫的。先来看看插图,感受一下武松打虎的那股气势。
(二)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并详细复述
1.学生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尝试复述
先是一阵狂风后,猛虎骤然出现; 然后猛虎 “一扑”“ 一掀”“ 一剪”,武松三次闪过,正要举起 “梢棒”打虎却劈在枯树上,“梢棒”断成两截;接下来武松赤手空拳,用尽平生气力把猛虎打倒了;最后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用断了的哨棒又打了一次。
(猛虎出现——→老虎三招——→棒打老虎——→拳打老虎——→再打老虎)
2.回顾复述方法
复述方法:
(1)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照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 表达上要做到前后连贯。
(4)可以用上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3.思考怎样才能复述生动
(猛虎出现——→老虎三招——→棒打老虎——→拳打老虎——→再打老虎)
(1)抓住具体描写武松和猛虎的动词
①猛虎如何出现?
②老虎抓人时的三招具体用动作展示:一扑、一掀、一剪
③老虎抓人时武松的三次闪避:一闪、一躲、又闪
④武松是怎样棒打老虎的?有哪些动作?(轮、劈、跳、退)
④武松是怎样拳打老虎的?有哪些动作?(丢、揪、按、望、提、打、寻、打)
(2)抓住准确、有特色的语言
“吊睛白额大虫”“撺将下来”“锦布袋”......
(3)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4.出示复述评价表
5.根据表格,小组合作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
6.根据评价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复述能力。
三、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出示课后习题四,学生谈谈自己看法
(二)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特点
(三)学生表达对武松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四、延伸《水浒传》中武松其他故事
师:有人说,名著得用一辈子去读,阅读名著,常读常心,乐在其中。同学们,你还知道武松其他的故事吗?
(课堂上有时间,可以播放相关影视片段,使学生对武松的认识更多元、立体)
五、借助 “资料袋”了解《水浒传》的大致内容
(一)了解《水浒传》
(二)知道了武松打虎后的事迹
(三)结合“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水浒传》
六、作业布置
1.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详细的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