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6.1 信息的传递和通信 教案
展开《信息的传递和通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
2.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重点:
理解信息的意义。了解信息传播的经历和传播过程。
难点:
信息的含义
一、生活中的信息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的传递和通信。
师出示照片,师:在大家的桌上,俞老师给你们每四人分了一袋东西,请你们以四人为一小组,通过观察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学生活动1——观察小袋包装,获取信息。
师:请你们组来说一说你通过观察获取了这袋东西的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相互之间补充
2. 师:刚刚我们获取了很多关于这袋东西的信息,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究竟信息是什么?(板书——信息)
学生回答:信息就是消息,是情报···
师出示信息的概念:有人说消息是信息,也有人说情报是信息,还有人说凡是能触动人思维的都是信息。但是,这些说法都不够确切。严格地说,目前关于信息的定义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又能被公认的提法。俞老师查了百度文库里的信息定义: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1999年版《辞海》中关于信息的定义: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3. 师:老师发现这小袋上的介绍全部都是英文,对于有些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也许就质疑了,你们所获取的信息都准确吗?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条形码中会包含商品信息。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条形码,仔细观察条形码可以看到条形码的条纹分成若干组。每一个条纹组代表一组数字。这些数字包含了产品的名称、规格、尺寸、价格、质量等信息。
4. 师:怎么样把条形码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了,需要有条形码读取器。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提取信息呢?
生:用手机。
师:条形码上的信息用条形码读取器取得,条形码是标准化的码,世界各地的条形码读取器都可以读取。你们哪里见到过条形码读取器?
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此时同屏传输用淘宝网中扫条形码来获取信息
师引导学生验证刚刚通过观察获取的信息是否准确,还能获取更多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可见条形码中包括的信息量是挺大的。(板书——信息量)
师:信息量用来表示信息的多少,单位是比特(板书)。消除一个等几率二择一事件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为1比特。
师:有没有比条形码包含更多信息量的符号——二维码
二、信息的传递
1.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获得了较多关于这袋果泥的信息,你能用多种方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在家的父母吗?请小组交流各种信息传递的方法,并讨论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师稍做小结
2.师介绍信息传递的发展
(1)师: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的狩猎过程中只能用手势、叫喊来传递信息,经过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的漫长过程,慢慢产生了语言,后来又发明了文字。语言和文字的发明是信息传递方式的重大发展。
(2)电报和电话才真正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通信技术。
① 话筒结构:金属盒,碳粒,膜片.
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的压迫碳粒------碳粒忽松忽紧------它们的电阻忽大忽小-----流过碳粒的电流忽强忽弱----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声信号变为电信号。
② 听筒结构: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
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有些弯向磁铁。 在电话接通时,听筒和对方话筒相当于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当从话筒传来按说话声音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电磁铁的磁性忽强忽弱------薄铁片受到的磁力忽大忽小----使膜片振动而发出和发话人相同的声音。
电信号转成声信号
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
早期电话、电报都是依靠电流在导线中流动来传递信息,称为有线电话、有线电报。 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电报
(3)现代通讯设备有无线电波,WiFi等。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信息的获取、传递和通信,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是信息离不开物质也离不开能量,它要以物质为载体,传递过程中也需要能量。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我们社会的三大基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