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眼与视觉 第2课时
章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了解视觉的形成
2.知道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重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远视及其矫正
难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形觉的产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角膜和巩膜;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视网膜位于内层。
眼球的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使来自眼外的光线发生折射,使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知道了物像的形成,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复习并了解学习内容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物体在视网膜成像,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
视频:视觉的形成
我们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其中视网膜成像产生兴奋,视神经传导兴奋,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眼的视觉功能包括形觉、光觉、色觉和立体视觉等多个方面。
我们最熟悉的眼睛功能是形觉功能。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形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视网膜对光的感受,其次是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
视网膜的识别和整合,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觉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
由此可见,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讨论:形成视觉的条件主要有些?
【1.有光进入眼球;
2.眼球结构的各部分功能正常;
3.视神经传导功能正常;
4.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正常】
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甚至破坏了视觉的形成。
感光细胞与视觉三原色学说
视网膜含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视杆细胞对视觉起主要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外形和运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视锥细胞发挥主要作用,向大脑提供有关物体色彩信息。
早在20世纪初,托马斯·扬和赫尔姆霍茨就提出了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验技术的进步,关于视网膜中有三种对不同波长光线特别敏感的视锥细胞的假说,已经被许多出色的实验所证实。
这三种视锥细胞分别被称为视红、视绿、视蓝视锥细胞。
色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如图是检测色盲检测图片。
色盲包括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通过调节晶状体,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但有一定限度。正常人可以成像的最远点(称为远点)趋近于无穷远处,此时晶状体最扁平时,最近点(称为近点)约为10~20cm。晶状体最凸时,正常人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称为明视距离。不同人的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会有所不同。
盲点:视神经与视网膜的结合处,无感光细胞
二、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
如果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物体不能在静息、未作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便会出现近视和远视等视力缺陷。
近视眼的对焦点,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图示火烈鸟,近视眼看不清楚远方的飞鸟)
远视眼的对焦点,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看不清楚近处的火烈鸟)
近视及其矫正
通俗地说,看近物(如口书桌上课本内容)清楚,看远物(如黑板上的板书)模糊,这种视力缺陷称为近视。
近视有两种类型: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球发育不正常。
人刚出生时,眼球呈扁球形,前后径较短。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变成球形,约在13岁时,大多数人的眼球变成球形后就不再变化了。但是,有少数人的眼球前后径还会继续变大,呈长球形,造成真性近视。
视频:近视的形成
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或过度疲劳引起的。例如,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或纸张的距离太近,字体太小,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致使晶状体凸度变大,造成假性近视。患假性近视后,如果仍不注意保护视力,时间一长,不仅使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会使眼球前后径延长,转变为真眭近视。
真性近视目前只能配戴合适的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把视力矫正到正常人的水平。
动画:近视、远视及矫正
远视及其矫正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弹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视力缺陷称为远视。远视眼可以配戴凸透镜加以纠正。
近视眼和远视眼比较
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方法
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
视网膜前方
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晶状体太薄
视网膜后方
配戴凸透镜
视频:眼的卫生
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
总结
了解视觉的功能
讨论视觉的条件
了解几个概念
了解视力缺陷
知道近视及其矫正
知道远视及其矫正
比较近视和远视
了解用眼卫生
介绍视觉的形成过程
引导总结
介绍视觉的功能
引导讨论
了解感光细胞与视觉三原色学说
介绍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介绍视力缺陷
介绍近视及其矫正
介绍远视及其矫正
引导比较近视和远视
拓展用眼卫生
课堂练习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D )
A.躺卧看书 B.乘车看书
C.直射强光下看书 D.坚持做眼保健操
2.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C )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视网膜、视网膜
3.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B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4.“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视觉形成
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
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弹性大,可配凹透镜矫正。
远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弹性水,可配凸透镜矫正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科学八年级上册1 密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1 密度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声3 噪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声3 噪声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电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电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