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22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PPT,共45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 日【宋】王安石课堂集中营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著《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存世。作者简介屠苏 tú sū上下/上中下结构苏半包/全包围结构屠字词乐园 fú符字词乐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岁除:屠苏:一年已尽。除,逝去。【释义】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人们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课堂集中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桃: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释义】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把门上旧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桃符,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课堂集中营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象征着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课堂集中营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首诗通过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 写出了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这些习俗。贴窗花、拜年、发压岁钱……课堂集中营 《元日》这首诗语言朴素,明白如话,取材于民间习俗,前两句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虽描写迎新之景,但借助“新桃换旧符”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一规律,颇具哲理。课堂集中营幸福 祥和元日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课堂集中营 《元日》这首诗写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情景,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课堂集中营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A.畅饮屠苏 B.夜晚赏月C.放鞭炮 D.更换桃符1.“元日”指的是______(节日),即农历____月初____。2.“爆竹声中一岁除。”渲染出春节_____________的气氛,让我想到成语_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二、选择正确选项。春节ACD正一热闹欢乐辞旧迎新实战练习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 明【唐】杜牧课堂集中营杜牧 (803-852)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者简介欲断魂 酒家 牧童 hún jiǔ mù左右/左中右结构魂酒牧字词乐园 jiǔ hé mù yù hún jiè欲魂借酒何牧字词乐园 多亏了银行(háng)门口的监控将嫌疑人的行(xíng)为拍了下来,警察才能顺利破案。路上行(xíng)人欲断魂。字词乐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欲断魂:形容多。【释义】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赶路的行人各个失魂落魄的。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课堂集中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写出清明的天气,为下文做铺垫。 写出行人心中强烈的哀伤。课堂集中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杏花村:请问。【释义】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杏花深处的村庄。课堂集中营 “牧童遥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凄惨迥然不同的境界。“杏花村”增加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课堂集中营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怎样的情景?从“欲断魂”中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在言语中问路的情景。 从“欲断魂”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孤身行路的愁苦、落寞和想要借酒消愁的期望。课堂集中营 《清明》这首诗运用十分平白的语言,流畅自如地描绘出清新、生动的景象,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借“雨纷纷”,表现了作者及“行人”远离故土,孤身行路的那种“欲断魂”的心情。课堂集中营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记方法1、“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2、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 而写景。3、运用借景抒情法,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 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借景抒情课堂集中营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清明触景伤怀——雨纷纷 欲断魂借酒消愁——问酒家 杏花村课堂集中营课堂小结 《清明》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愁苦情绪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课堂集中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诗人描写的是______节的情景,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2、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伤感哀伤。3、行路的人问________(谁),他问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牧童并未作答,而是用“________”的动作代替了语言。唐杜牧清明扫墓、踏青路上行人欲断魂牧童 请问哪里有酒家?遥指实战练习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课堂集中营王维(699-759)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作者简介兄弟 倍思亲 xiōng bèi左右/左中右结构倍上下/上中下结构兄字词乐园 xiōng dú yì jiā兄独异佳字词乐园 像他这样坚定执着、不怕吃苦的少(shào)年,现在很少(shǎo)见了。遍插茱萸少(shǎo)一人。字词乐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佳节:外乡,外地。【释义】一个人独自远离家乡,身处他乡,每到节日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美好而欢乐的节日。课堂集中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凸显诗人在他乡的孤独感。 “倍”字巧妙地表达出他平日对家乡也是念念不忘的,只是在重阳佳节时,更加地思念亲人。课堂集中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登高:茱萸:远。【释义】想到远在家乡的兄弟们身配茱萸登上高处时,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感到遗憾。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课堂集中营 诗人并没有直接叙述自己思亲,而是说兄弟们在想他,表现出因不能与之团聚而深感寂寞、倍加思乡的思想感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想象课堂集中营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 写了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课堂集中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所作。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但诗人客居长安,孤身异处,思亲之情油然而生。首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很重,写出了节日中游子的孤寂,具有很强的感染カ。第三句诗人由自己的思亲,设想“兄弟登高”“遍插茱萸”却少了自己可能有的遗憾心情,更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课堂集中营念亲人思家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异乡为异客逢佳节倍思亲想家乡登高处插茱萸少一人倍感孤独触景生情课堂集中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自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课堂集中营这一课的三首诗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它们有哪些异同?课堂集中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这首诗中的“佳节”指的是_______,是农历_____ 月_____日,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2、每逢佳节来临之际,客居他乡的游子往往会吟诵 诗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重阳节九九登高插茱萸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实战练习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