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C.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氨气可转化为尿素,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是CO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3.(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人们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能闻到榴莲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5.(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工业合成甲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的分子式为CH4O
B.反应物甲、乙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6.(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Ca(OH)2 B.CO2 C.O2 D.H2O2
7.(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碘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3 B.相对原子质量是53
C.原子序数是53 D.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3
8.(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甲烷可制备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乙是水
B.丙属于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4:1
9.(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5 B.元素符号是Mn
C.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10.(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能闻到丁香花散发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2022·北京东城·统考模拟预测)我省“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重点能源和化工产区,“煤改气”项目,是将煤炭(主要成分为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还原剂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12.(2022·北京东城·统考模拟预测)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用于切制金属 | 氧气有可燃性 |
B |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 |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
C | 大多物质受热膨胀 | 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
D | 一氧化碳有毒 | 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
A.A B.B C.C D.D
13.(2022·北京东城·统考模拟预测)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二、多选题
14.(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金属材料。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32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22
D.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g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图中实验是比较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而不是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不能用于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Fe、Cu均能与AgNO3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Fe>Ag,Cu>Ag,但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2.D
【分析】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是CO2,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B正确;
C、甲的化学式为,丁的化学式为,则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故D不正确。故选D。
3.B
【详解】A、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A错误;
B、分子在不断运动,茶叶中含有的香气分子通过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叶的香味,故B正确;
C、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C错误;
D、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4.D
【详解】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榴莲气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榴莲的气味。
故选D。
5.B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CH4O。
【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分子式为CH4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所以乙属于单质,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中甲(CO)、乙(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详解】A、Ca(OH)2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详解】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3,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错误。
C.原子序数是53,正确。
D.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3,正确。
故选:B。
8.D
【分析】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甲是甲烷,乙是水,丙是一氧化碳,丁是氢气,则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反应物乙是水,故A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丙是一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C正确;
D、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故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原子序数是25,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元素符号是Mn,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25,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闻到丁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故选B。
11.C
【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碳得到氧,属于还原剂,水失去氧,属于氧化剂,故只有碳是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12.D
【详解】A、氧气助燃,不能燃烧,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于它的助燃性,错误;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错误;C、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后变大了,分子的大小不会变化,错误;D、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正确。故选D。
13.B
【详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
D、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4.AD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 22,错误;
B、由汉字结构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故质子数是 22,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错误。
故选AD。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构成物质的微粒: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流程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流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化学与社会发展: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化学与社会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