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一、单选题1.(2020·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铜丝用作导线 B.碳酸钙用作补钙剂C.浓硫酸用作食品干燥剂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2.(2020·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鉴别空气和氧气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D鉴别水和双氧水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A.A B.B C.C D.D3.(2020·北京朝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C.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4.(2020·北京朝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钠C.大理石 D.澄清石灰水5.(2021·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列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A.木炭 B.烧碱 C.石灰石 D.浓盐酸6.(2021·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铁用于制作铁锅 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C.食盐用作调味品 D.稀有气体用于制造电光源7.(2021·北京朝阳·统考一模)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火碱 B.熟石灰 C.烧碱 D.纯碱8.(2021·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混合气体B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C氧气(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D氯化钠(氢氧化钠)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9.(2021·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下表中的物质、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化学式用途A活性炭C可作吸附剂B干冰H2O可作制冷剂C甲烷CH4可作燃料D小苏打NaH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A.A B.B C.C D.D10.(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西瓜汁:pH=5.8 B.牛奶:pH=6.6C.柠檬汁:pH=2.5 D.酱油:pH=4.411.(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纸花变红,②③纸花不变红B.③说明只有CO2不能使纸花变红C.对比②③④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D.若对比④中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不做实验②12.(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可使面包松软,小苏打的化学式为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13.(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能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鉴别出来的物质是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NaCl溶液 D.Na2CO3溶液14.(2022·北京朝阳·统考一模)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石灰石 B.熟石灰 C.苛性钠 D.纯碱15.(2022·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16.(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参考答案:1.C【详解】A、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中含钙元素,且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可用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题意;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都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松软可口,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反应产生气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产生气泡,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变化,故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氢氧化钙能和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性质;B. 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利用了一氧化碳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性质;C.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利用了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的物理性质;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故选D。4.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会吸水潮解,也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C、大理石性质稳定,不需密封保存,符合题意;D、澄清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木炭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故选项错误;B、烧碱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二潮解,且能进一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烧碱的固体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C、石灰石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会变化,故选项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使溶质质量较少,故选项正确;故选:D。6.B【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A、铁可以用来制作铁锅,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铁锈和稀硫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C、食盐用作调味品,食盐具有咸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于制造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A、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符合题意;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B、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来干燥氧气,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均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无法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其化学式为C,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作吸附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其化学式为CO2,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C【详解】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表示,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选项中酸性最强的是柠檬汁。故选C。11.C【详解】A、①④纸花变红(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②③纸花不变红(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色),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③说明只有CO2不能使纸花变红,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比②③④的现象,不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能够证明反应生成了能使石蕊变红色的物质,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D、若对比④中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不做实验②,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A.NaCl:氯化钠,食盐主要成分。 B.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C.Na2CO3:苏打,纯碱。 D.NaHCO3: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选:D。13.D【分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鉴别需要鉴别两者阳离子的不同。【详解】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呈碱性,加入酚酞后均变为红色,无法鉴别,A错误,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B错误,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C错误,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鉴别题要利用物质组成、性质上的不同进行分析,特别是如钙离子、氯离子等一些特殊离子的鉴别方法,需要归纳掌握。14.B【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合题意;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符合题意;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合题意。故选B。15.D【详解】碱性pH>7,酸性pH<7,显碱性的是D. 鸡蛋清7.6~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pH的应用。 16.A【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5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填空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生活中常见化合物(酸和碱),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生活中常见化合物(盐和化肥),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