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案设计
展开《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 |||
本课以“黑暗”的中古西欧何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为核心问题,将中古时期这一较长的时间段下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与发展串联起来,使本课细碎的知识点拥有一个统一的轴心。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这一大知识点,本课依托丰富的史料重构历史情境,通过视频演示、角色扮演、中西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中国式思维模式,理解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为使学生理解中古西欧文明与近代文明的关系这一难点,本课以契约精神为切口,设计了一个中西工商业发展对比的环节,使学生思考在这背后中西方社会运作机制的不同。通过对西欧文明后来居上历史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历史演进的曲折性,思考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提升中学生对家国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
教学背景分析 | |||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节选自“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课本以西欧封建社会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两个子目来编排,细致地呈现了西欧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政治经济状况的转变。该课时间跨度大,涉及到的地域广,知识点内容多而细碎,涉及封君封臣制、庄园农奴制、基督教神权统治、王权的强化、民族国家的发展、议会制度的起源、城市自治等知识点。世界的近代化是由西欧开启的,相比其他文明,近代前夜的西欧有哪些特别之处,这既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又是高考常考的重点难点。本课内容容量大,难度高,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中世纪西欧有大致的了解。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涉及到这一时期的影视剧和传说比较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 但这部分内容跨度大,史事复杂,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缺乏对西欧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全面客观认识,难以将其与近代西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启发思考。 | |||
教学目标 | |||
1. 通过观察西欧中世纪地图和时间轴,知道西欧中世纪的时间和大致地理范围,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2. 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研习,理解西欧中世纪的三大特征,即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度和基督教神权统治。合理解释这些历史现象,提升历史批判性思维。 3. 知道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与王权国家形成的过程,通过与近代前夜封建中国做对比,感悟契约精神对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重要性,理解中古西欧后来居上的原因。在对史料的分析与综合中,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4. 通过对一度落后的西欧文明率先步入近代社会这一历史过程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加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一)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和特征,城市的兴起与王权的加强 (二)教学难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多元特征,契约精神与近代文明的孕育 | |||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 |||
(一)教学资源 时间轴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 |||
板书设计 | |||
核心问题:“黑暗”的中古西欧何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 聚焦问题:契约精神在现代文明的重要性 分解问题一:中古西欧何以“黑暗”? 问题引领1:中古西欧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问题引领2:中古西欧的文化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问题引领3:中古西欧的经济特点是什么?
分解问题二:新经济因素是如何成长的? 判断: 对比近代前夜的中西方社会,谁更有发展潜力? 合作探究:契约精神是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重要土壤。 为什么中古西欧逐步迈入契约社会,而封建中国却没有呢? 分解问题三:如何理解一度落后的西欧文明率先步入近代社会这一历史现象?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播放亚瑟王和兰斯洛特影视片段 |
播放英国的永恒之王亚瑟王和骑士之花兰斯洛特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西方的骑士精神。展示中世纪西欧生活的另一面,医疗卫生条件差,城市脏乱,贵族生活粗糙,让学生认识到再美好的骑士都是为战争而生的,长期的战争与灾难,是中世纪西欧的主旋律。展示西方中世纪的时间与地理范围。开门见山,引出本课的核心问题和三个分解问题。
| 学生观看亚瑟王和兰斯洛特传说的影视片段,初步感受那个战争与骑士的时代。明确学习任务。 | 由视频导入,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
一.中古西欧何以“黑暗”?
| 1.政治:封君封臣 回顾亚欧民族大迁徙,点出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原因。 组织臣服礼演绎小剧场,展现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组织《自由大宪章》签订小剧场,突出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关系。 2.思想:基督教神权统治 呈现欧洲基督教发展的时间轴,展示基督教对于文化保存的重要作用,与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点出基督教在西欧政治,经济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卡诺莎觐见,展示王权与教权之争。
3.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展示欧洲中世纪的田园风光,播放农奴与领主关系的视频片段,突出领主高度的自治权力,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现场版的臣服礼。 学生演绎自由大宪章的签订场景
学生了解基督教在中古西欧举足轻重的作用。 角色扮演,演绎卡诺莎觐见前的教权与王权之争。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归纳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 1. 通过剧场演绎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封君与封臣,国王与贵族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封君封臣制的特点,即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各级领主不可越级统治。 2.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这块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需要将基督教的积极意义,政治经济实力如何一步步增强直至和王权相抗衡的过程进行仔细梳理。通过卡诺莎觐见,使学生感受到王权与教权激烈的冲突。 |
二、新经济因素是如何成长的?
| 展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的发展
让学生判断中西方近代前夜谁更有潜力,合作探究思考为什么中古西欧逐渐进入契约社会,而封建中国却逃不出历史的周期论。 | 学生合作探究,对中西方封建社会的利弊进行全面的对比。
| 新经济因素能否健康成长的背后,是中西方封建社会的不同。让学生对中西社会的利弊进行全方位的对比,旨在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
三、如何理解一度落后的西欧文明率先步入近代社会这一历史现象?
|
让学生思考西方文明后来居上这一历史现象,对比美洲文明,印度文明,让学生思考中古西欧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联系 |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结合当代中国完成课后感想。
|
中古西欧文明率先步入近代,是由于西欧文明的特殊性。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对比,加深契约精神对步入近代的重要性的认识。
|
教学反思 | |||
本课容量大,与后面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关联性强,难度高。要想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清晰条理地讲授给学生,必须要找到一条主线把知识统筹起来。经过反复思考,我确定以黑暗的中世纪西欧何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为主线,聚集契约精神这一切口,将西欧的中古和近代联结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教学实践的结果来看: 第二:课堂活动是有效的。中世纪国王和贵族的关系,国王和教皇的关系是两个难点问题。为此,我组织了两个活动,把台词给学生,让学生现场即兴演绎臣服礼和加冕礼。学生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自然能体会到这些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这时我就势追问学生如何处理新出现的矛盾,学生在下意识的回答中,自然就还原了历史的过程。 |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共4页。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ppt展示,设计意图,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时间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