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 第一册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导学案
展开§2 常用逻辑用语
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学 习 目 标 | 核 心 素 养 |
1.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重点) 2.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重点) 3.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重点、难点) | 1.通过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判断,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2.借助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应用,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
1.什么是必要条件?
2.什么是充分条件?
3.什么是充要条件?
知识点1 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
一般地,当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旦q不成立,p一定也不成立,即q对于p的成立是必要的.
知识点2 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
一般地,当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时,称p是q的充分条件.
综上,对于真命题“若p,则q”,即p⇒q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也称p是q的充分条件.
(1)p是q的充分条件与q是p的必要条件所表示的推出关系是否相同?
(2)以下五种表述形式:①p⇒q;②p是q的充分条件;③q的充分条件是p;④q是p的必要条件;⑤p的必要条件是q.这五种表述形式等价吗?
[提示] (1)相同,都是p⇒q.
(2)这五种表述形式是等价的.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角不相等”是“两角不是对顶角”的必要条件.( )
(2)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p是唯一的.( )
(3)若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则“pq”成立.( )
(4)“x>1”是“x>0”的充分条件.( )
[答案] (1)× (2)× (3)√ (4)√
2.设集合M={x|0<x≤3},N={x|0<x≤2},那么“a∈M”是“a∈N”的______条件.(填“充分”“必要”)
[答案] 必要
知识点3 充要条件
(1)一般地,如果p⇒q,且q⇒p,那么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2)p是q的充要条件也常常说成“p成立当且仅当q成立”,或“p与q等价”.
(3)当p是q的充要条件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1)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命题p和q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题,这种说法对吗?
(2)“p是q的充要条件”与“p的充要条件是q”的区别在哪里?
[提示] (1)正确.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q,即p等价于q.
(2)①p是q的充要条件说明p是条件,q是结论.
②p的充要条件是q说明q是条件,p是结论.
3.“x<2”是“<0”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4.设p:“四边形为菱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5.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要条件,则p是r的________条件.
[答案] 充要
类型1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指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x=1或x=2,q:x-1=;
(2)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p:xy>0,q:x>0,y>0;
(4)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 (1)因为x=1或x=2⇒x-1=,x-1=⇒x=1或x=2,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p⇒q.反之,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该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即qp.
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因为xy>0时,x>0,y>0或x<0,y<0.
故pq,但q⇒p.
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因为
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
若p⇒q,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法
对于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具体情况如下: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在△ABC中,p:AB=AC,q:∠B=∠C;
(2)p:x=2,q:x>1;
(3)p:a>b,q:>1.
[解] (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知,p是q的充要条件.
(2)x=2⇒x>1,但x>1x=2,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当b<0时,由a>b,可得<1,由>1,可得a<b,故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类型2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应用
【例2】 已知p:-2≤x≤10,q:1-m≤x≤1+m,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由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集合{x|-2≤x≤10}是集合{x|1-m≤x≤1+m}的真子集,
所以 ,或 ,
解得m≥9.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9.
1.把本例中的“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改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由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集合{x|1-m≤x≤1+m}是集合{x|-2≤x≤10}的真子集,
当=∅,即m<0时,符合题意;
当≠∅,即m≥0时,
可得 ,
或 ,
解得0≤m≤3.
综上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3.
2.本例中,是否存在实数m,使p是q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若p是q的充要条件,
则=,
即 ,
由于该方程组无解,所以实数m不存在.
利用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化简p与q;
(2)把p与q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相应集合之间的关系;
(3)利用集合之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
(4)解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类型3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例3】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0.
[证明] ①必要性:因为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所以两根之积小于零,即<0.
②充分性:由<0,得ac<0,所以Δ=b2-4ac>0,所以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设这两个实根分别为x1,x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0,
所以两根异号.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0.
充要条件的证明思路
(1)在证明有关充要条件的问题时,通常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在证明时,要注意:若证明“p的充要条件是q”,那么“充分性”是q⇒p,“必要性”是p⇒q;若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则与之相反.
(2)证明充要条件问题,其实质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原命题和其逆命题都成立.若不易直接证明,可根据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等价转换,然后加以证明.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注意证明的方向性,分清充分性与必要性的证明方向.
2.求证:关于x的方程ax3+bx2+cx+d=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d=0.
[证明] 充分性:∵a+b+c+d=0,
∴a×13+b×12+c×1+d=0成立,
故x=1是方程ax3+bx2+cx+d=0的一个根.
必要性:关于x的方程ax3+bx2+cx+d=0有一个根为1,
∴a+b+c+d=0,
综上所述,关于x的方程ax3+bx2+cx+d=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d=0.
1.设x∈R,则“1<x<2”是“1<x<3”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 [“1<x<2”⇒“1<x<3”,反之不成立.即“1<x<2”是“1<x<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
2.“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 [由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得: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反之不成立.
即“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3.设a,b是实数,则“a+b>0”是“ab>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 [若a+b>0,取a=3,b=-2,则ab>0不成立;反之,若ab>0,取a=-2,b=-3,则a+b>0也不成立,因此“a+b>0”是“ab>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在判断定理中,条件是结论的________条件.
[答案] 充分
5.若“x<-1”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a<-1} [若“x<-1”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x|x≤a}{x|x<-1},则a<-1,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1}.]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 函数概念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 函数概念学案,共8页。
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2 常用逻辑用语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2 常用逻辑用语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导学案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及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