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作业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此后他与其他科学家又证明了过氧化氢酶等几千种酶都是蛋白质。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一致认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以上关于酶的概念形成过程的描述,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归纳法 B.模型建构法
C.对比实验法 D.假说—演绎法
解析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脲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是蛋白质)推出一般结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的思维方法,A项正确。
答案 A
2.(2022·昆明模拟)激素和酶都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含有C、H、O
B.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也能合成酶
C.核糖体可以参与激素、酶的合成
D.两者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与特定分子结合起作用
解析 激素和酶都是有机物,都含有C、H、O,A项正确;能合成激素的细胞都是活细胞,可以合成酶,B项正确;激素中的胰岛素是蛋白质,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因此核糖体可以参与激素、酶的合成,C项正确;激素需和特异性受体结合,酶和底物结合,但激素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是小分子,D项错误。
答案 D
3.(2022·广州模拟)多酶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图为多酶片的结构示意图。将多酶片设计为多层结构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 )
A.酶具有专一性B.酶具有高效性
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D.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解析 将多酶片设计为多层结构,可保证肠溶衣包裹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不会在胃液中失活,说明了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4.(2022·漳州模拟)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可利用如图所示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荧光素+ATPeq \(――→,\s\up7(荧光素酶),\s\d5(Mg2+))氧化荧光素+AMP+PPi+H2O+荧光
A.检测前需要破坏细胞膜以释放ATP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光能
C.检测试剂中应含有荧光素酶和ATP
D.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解析 由于需要将细菌中的ATP释放到体外,以便发生题中所述的反应,故需要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以释放ATP,A项正确;由题中所示原理可知,该反应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为了荧光的光能,B项正确;该原理就是根据荧光的强弱来判断ATP的多少,从而判断细菌数量,故检测试剂中不能含有ATP,否则影响对细菌数量的测定,C项错误;荧光越强,说明ATP含量越高,从而说明细菌数量越高,故荧光强度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D项正确。
答案 C
5.“古法制饴”过程如下:将萌发的小麦种子研磨,与蒸熟冷却的糯米(含淀粉)搅拌均匀,保温6 h后大火熬至黏稠,得到麦芽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保温可为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
B.麦芽糖和淀粉两者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
C.若选用赤霉素处理后的小麦种子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D.研磨过程不利于生物催化剂发挥作用
解析 酶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保温可为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A项正确;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淀粉彻底水解的产物也是葡萄糖,B项正确;用赤霉素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在未萌发时也可以产生足量的淀粉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C项正确;研磨过程有利于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进而有利于其发挥催化作用,D项错误。
答案 D
6.(2022·北京模拟)Arf家族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DP的不活跃状态和结合GTP的活跃状态。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A被G替代。活跃状态的Arf蛋白参与货物蛋白的招募和分选,保证货物蛋白进入特定囊泡等待运输。下列相关叙述和推测错误的是( )
A.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
B.Arf由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可以释放能量
C.两种状态Arf蛋白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
D.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解析 根据题干“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A被G替代”,结合ATP的结构简式,可知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Arf结合GDP时为不活跃状态,Arf结合GTP时为活跃状态,GDP转化为GTP消耗能量,因此Arf由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消耗能量,B项错误;Arf结合GDP时为不活跃状态,Arf结合GTP时为活跃状态,GDP和GTP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故两种状态Arf蛋白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C项正确;由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D项正确。
答案 B
7.(2022·辽宁模拟)真核细胞中酶P能催化前体RNA→成熟RNA。为研究其作用,科学家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
实验二: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入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
实验三:科学家设计新实验直接证明酶P中起催化作用的是RNA。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合成rRNA的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
B.实验一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蛋白质无关
C.实验二说明加工rRNA的酶存在于核液中
D.实验三的做法是去除酶P的RNA进行实验
解析 合成RNA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所以合成rRNA的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A项正确;实验一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RNA相关,但不能说明与蛋白质无关,B项错误;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入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说明加工rRNA的酶不存在于核液中,C项错误;实验三的做法是去除酶P中的蛋白质,单独保留其RNA成分,检测其是否仍具催化作用,D项错误。
答案 A
8.(2022·龙岩模拟)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某种酶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温度每升高10 ℃,酶活性即提高一倍
B.60 ℃时该酶还能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C.70 ℃时反应达到平衡前酶活性已丧失
D.10 ℃和90 ℃时产物量都很低的原因一样
解析 由图所示温度和产物浓度的关系可知,从60 ℃升高到90 ℃时,酶活性降低,A项错误;由图可知,60 ℃时后期的产物浓度增长速率变慢,而50 ℃时产物浓度增长速率保持不变,说明50 ℃时酶活性高于60 ℃时的酶活性,即60 ℃时酶活性受高温的影响,自身结构遭受破坏,B项错误;由50 ℃时产物最终浓度即平衡浓度可知,70 ℃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底物充足时产物浓度增长速率就变为0,说明70 ℃时反应达到正常的平衡前酶活性已丧失,C项正确;10 ℃时产物量低的原因是低温抑制了酶活性,而90 ℃时产物量低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导致酶失活,D项错误。
答案 C
9.下列关于ATP和AD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形成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还可用于放能反应
B.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不能由磷酸提供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含量的比值在小范围内变化
解析 ATP水解形成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A项错误;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能,不是来自磷酸,B项正确;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项正确;正常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故二者含量的比值在小范围内变化,D项正确。
答案 A
10. (2022·石家庄模拟)某兴趣小组对影响加酶洗涤剂中酶的洗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涤剂中的酶含有大量的磷,会污染水质
B.据图可知,加酶洗涤剂中酶的最适温度为50 ℃
C.加酶洗涤剂的去污力比不加酶洗涤剂的去污力强,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关
D.将处于15 ℃的环境中的加酶洗涤剂移入50 ℃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不会恢复
解析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不含磷,A项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加酶洗涤剂的去污力逐渐增强,即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未出现峰值,所以不能说明加酶洗涤剂中酶的最适温度为50 ℃,B项错误;由图可知,加酶洗涤剂的去污力比不加酶洗涤剂的去污力强,推知这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关,C项正确;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并未破坏酶的结构,所以将处于15 ℃的环境中的加酶洗涤剂移入50 ℃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会恢复,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有很大一部分来自ATP,还有一部分来自CTP(C代表胞嘧啶),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ATP。如图所示为ATP合成酶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TP合成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根据ATP的命名原则,推测CTP的名称是________,CTP供能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TP合成酶只能催化ATP的生成,而不能催化CTP的生成,这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酶具有该特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TP合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ATP的全称是腺苷三磷酸,故CTP的名称是胞苷三磷酸,CTP与ATP供能的原理相同,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有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使得CTP中的特殊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C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在酶作用下可以水解供能。(3)ATP合成酶只能催化ATP的生成,而不能催化CTP的生成,这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酶具有该特性的原理是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与一种特定的化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1)蛋白质
(2)胞苷三磷酸 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有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使得CTP中的特殊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C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在酶作用下可以水解
(3)专一性 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与一种特定的化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
12.生长在不同环境的盐地碱蓬地上部分呈现不同颜色,细胞内甜菜素含量越多植株颜色越深。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L-多巴氧化生成多巴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甜菜素是一种色素,它分布在盐地碱蓬细胞的液泡中,液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量表示酪氨酸酶氧化活性。根据图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析得到酪氨酸酶的最适pH,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中的Cu2+浓度对酪氨酸酶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图乙可知具体影响是低浓度的Cu2+可以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功能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2)分析题意可知,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L-多巴氧化生成多巴醌,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来表示,故可用单位时间内多巴醌生成(或L-多巴消耗)的量表示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由于pH在4~6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酪氨酸酶活性一直上升,未出现酶活性的峰值,故根据图甲不能分析得到酪氨酸酶的最适pH。(3)由题图乙分析可知,低浓度的Cu2+可以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太高浓度的Cu2+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适Cu2+浓度在0.01 mml·L-1左右。
答案 (1)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多巴醌生成(或L-多巴消耗) 不能 pH在4~6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酪氨酸酶活性一直上升,未出现酶活性的峰值
(3)太高浓度的Cu2+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适Cu2+浓度在
0.01 mml·L-1左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酶和ATP作业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 作业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