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目前有两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A组(选择题为单选)
    1.(2022·山东淄博·二模)初到高原的人往往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尿量减少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气肿;重返平原后会发生低原反应(俗称“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
    B.肺气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
    C.“醉氧”是由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运输氧气能力过强
    D.“醉氧”患者发生严重腹泻时,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要补充无机盐
    【答案】C
    【解析】正常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可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该患者发烧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A正确;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使得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对水的吸引力增大,故使肺部组织液增多,B正确;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无机盐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维持,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补充无机盐,以维持渗透压,D正确。
    2.(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液乳酸值随运动负荷增加而逐渐增加,当运动负荷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血液乳酸值急剧增加,而血液HCO含量则急剧下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后乳酸增多是由于无氧呼吸加强
    B.A点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总量减少
    C.血液中的HCO/H2CO3是细胞呼吸的产物
    D.肌肉产生的乳酸可使内环境pH有下降的趋势
    【答案】B
    【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有氧呼吸供能不能完全满足能量需求,无氧呼吸增强导致乳酸增加,故其血液中乳酸含量明显增加,A正确;A点后有氧呼吸也增强,产生的CO2总量增加,B错误;当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生成HCO,C正确;肌肉产生的乳酸可使内环境pH有下降的趋势,但HCO/H2CO3能调节内环境pH,将其稳定在7.35~7.45之间,D正确。
    3.(2022·湖南·雅礼中学二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所示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X、Z相比,Y中蛋白质的含量更多
    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
    C.细胞1、2、3的渗透压约为770 kPa
    D.细胞2中的氧气进入细胞3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
    【答案】B
    【解析】X为淋巴液,Z为组织液、Y为血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多,A项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淋巴液和血浆,B项错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770 kPa,所以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约为770 kPa,C项正确;红细胞中的氧气出红细胞(1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被利用,共6层膜,D项正确。
    4.(2022·山东·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三模)分泌溶酶体存在于某些特殊细胞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并能在Rab27a蛋白的介导下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内含物。例如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泌溶酶体能释放导致靶细胞裂解的穿孔素,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分泌溶酶体能释放ATP来实现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泌溶酶体既有胞内消化的功能,又有调节细胞分泌的功能
    B.分泌溶酶体释放的ATP可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
    C.细胞因子能直接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泌溶酶体释放内含物
    D.控制Rab27a蛋白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
    【答案】C
    【解析】分泌型溶酶体有传统溶酶体胞内消化的功能,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分泌溶酶体释放的ATP可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实现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调节细胞分泌,A、B正确;据题意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溶酶体释放内含物是由于识别了靶细胞,而非细胞因子直接引起,C错误;控制Rab27a蛋白合成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分泌溶酶体不能释放其内含物,使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D正确。
    5.(2022·山东烟台·三模)目前有两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疫苗①:将新冠病毒灭活后制成灭活病毒疫苗;疫苗②:用腺病毒载体携带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疫苗②可使人体细胞高效表达出S蛋白,能长时间反复刺激免疫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疫苗均需多次接种,因为单次接种无法产生大量记忆细胞
    B.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疫苗的识别作用
    C.机体接种两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种类完全相同
    D.机体接种疫苗②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
    【答案】D
    【解析】疫苗②可使人体细胞高效表达出S蛋白,能长时间反复刺激免疫系统,不用多次接种,A错误;浆细胞对疫苗(抗原)没有识别作用,B错误;疫苗①②均产生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疫苗②还能产生与腺病毒结合的抗体,C错误;感染过腺病毒的人体内具有相应抗体,可能会出现“预存免疫”,即接种疫苗时会被体内相应抗体部分清除而降低免疫效果或导致不能携带S蛋白基因进入细胞内表达,从而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D正确。
    6.(2022·福建·上杭一中模拟预测)我国已经开始部署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下图是两位同学的疫苗接种记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接种时间
    甲同学
    接种时间
    乙同学
    2021年04月30日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5月19日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5月26日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6月16日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2年03月15日
    完成第三针(兰州生物)
    2022年03月16日
    完成第三针(安徽智飞)
      注:北京科兴与兰州生物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安徽智飞新冠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
    A.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以实现不同疫苗之间的优势互补
    B.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接种可以规避某些人对基础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C.甲同学与乙同学第三针均属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D.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均可提高接种者的抗体水平,提高免疫效果
    【答案】C
    【解析】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让免疫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免疫,可以实现不同疫苗之间的优势互补,A正确;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因人而异,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能够适应不同人群接种,避免因疫苗种类单一,少部分有不良反应的人群无法接种,B正确;甲同学前两次接种是一个厂家的灭活疫苗,第三次是另一个厂家的灭活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技术路线相同,不是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乙同学前两次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第三次接种的是重组蛋白疫苗,两种疫苗技术路线不同,属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C错误;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均属于二次免疫,均可提高接种者的抗体水平,提高免疫效果,D正确。
    7.(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来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下图示意人体2次接种抗原后血浆中特异性抗体浓度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疫苗通常激活多种不同的B细胞
    B.IgM与IgG都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
    C.激发再次应答的主要目的是提高IgM的浓度
    D.总抗体量的浓度在再次免疫的初期快速上升
    【答案】C
    【解析】新冠病毒疫苗具有不同的抗原,通常激活多种不同的B细胞,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激发再次应答主要目的是提高IgG的浓度,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总抗体量的浓度在再次免疫的初期快速上升,D正确。
    8.(2022·福建泉州·二模)尿酸是人和猿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具有抗氧化功能。人体内的嘌呤80%来源于自身代谢产生,还有20%来源于食物,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排出。成人男性血尿酸正常值为149~416 μmol/L。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尿酸出现障碍,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嘌呤主要来源于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减少________________的摄入,以控制尿酸来源;增加________的摄入,以增加尿酸排泄。
    (2)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引起内环境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导致肾功能衰竭,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出现尿毒症。该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3)除人和猿类外,其他哺乳动物的尿酸可在尿酸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更容易排除出体外的尿囊素。为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研究人员分3组进行相关实验,并测定血清中的尿酸、肌酐(一种反映肾功能的代谢废物)等指标。实验分组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处理
    处理
    时间
    肌酐
    (μmol/L)
    尿酸
    (μmol/L)
    A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



    10天
    29.5
    78.5


    20天
    39.4
    71.9


    B
    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氧嗪酸灌胃



    10天
    28.5
    114.3


    20天
    48.9
    145.4


    C
    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腺嘌呤灌胃



    10天
    57.9
    79.6


    20天
    86.4
    95.4


    ①A组的作用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氧嗪酸是一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氧嗪酸有助于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其导致大鼠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腺嘌呤也能导致大鼠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核酸 高嘌呤食物 水
    (2)不属于
    (3)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②氧嗪酸抑制了尿酸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尿酸转化为尿囊素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③腺嘌呤灌胃处理使大鼠肾功能受损尿酸排泄减少,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解析】(1)DNA和RNA中含有腺嘌呤和鸟嘌呤,推测DNA和RNA降解可产生嘌呤,据题意高尿酸患者应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同时多喝水促进尿酸通过肾脏排出。
    (2)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引起痛风,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出现尿毒症;高尿酸导致肾脏损伤,肾脏损伤又影响尿酸排出,进一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3)①实验组B、C中的氧嗪酸、腺嘌呤均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因此A组为对照组,目的是排除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实验结果表明氧嗪酸与腺嘌呤相比,建立了更加稳定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从表中数据分析B组大鼠10天测得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此时肌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不变,20天测得的肌酐水平出现升高,说明氧嗪酸先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影响肾功能,因此氧嗪酸作为一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抑制了尿酸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尿酸转化为尿囊素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③从表中数据分析,C组大鼠10天测得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不变,此时肌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20天测得的尿酸水平才出现升高,说明腺嘌呤先引起肾脏损伤,进而引起尿酸水平升高。因此腺嘌呤灌胃处理导致大鼠肾脏损伤,尿酸排泄减少,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9.(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人体进食后,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产生兴奋,进而使迷走神经释放Ach(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同时,食物可直接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物质X,物质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促进胰液分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会抑制胰液分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胰腺分泌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箭头方式表示);食物可以直接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物质X,作用于胰腺细胞促进胰液分泌,物质X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2)B细胞表面有许多膜表面分子,可以识别痢疾杆菌。成熟的B细胞可分为B1和B2两个亚系。研究发现,B2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2细胞直接接触,这为激活B2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与B2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2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的作用,促进B2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作出更迅速更强烈的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大量浆细胞。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研究表明B1细胞不能参与二次免疫反应。据上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会诱发肠道炎症反应,导致严重腹泻,常用链佐星STZ(一种广谱抗生素)等药物联合治疗。临床实践发现,多次大剂量使用STZ药物,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高血糖”等症状。据此有人提出两种假设解释:①STZ破坏胰岛B细胞,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②STZ激活自身免疫过程,导致人体产生了暂时性的胰岛素抵抗。为探究上述假设是否成立,请利用健康小白鼠(若干)、STZ(给药方式为灌胃)、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等完成相关实验研究,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可抽血检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食物→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迷走神经→胰腺→胰液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2)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细胞因子 单信号活化的B1细胞只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不产生记忆细胞
    (3)将健康小白鼠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用等量且适宜的生理盐水或STZ溶液灌胃,连续用药一段时间,抽取血液检测并比较两组小鼠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然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抽血检测并比较甲、乙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胰腺分泌的基本方式具体为:食物→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迷走神经→胰腺→胰液。食物可以直接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物质X,作用于胰腺细胞促进胰液分泌,则物质X为促胰液素,促胰液素(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2)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2细胞直接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2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作用,促进B2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由图可知,单信号活化的B1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只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不产生记忆细胞,因此B1细胞不能参与二次免疫反应。
    (3)如果STZ破坏胰岛B细胞,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则注射胰岛素可缓解高血糖的症状,如果STZ激活自身免疫过程,导致人体产生了暂时性的胰岛素抵抗,则注射胰岛素无法缓解高血糖的症状。设计实验时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故设计实验思路为:将健康小白鼠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灌胃等量且适宜的生理盐水或STZ溶液,连续用药一段时间,抽取血液检测并比较两组小鼠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然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并比较甲、乙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
    1.(2022·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同学早上经常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不吃早餐时,血浆流经肝脏细胞后血糖浓度会降低
    B.该同学气喘吁吁赶到学校时,呼吸系统加快排出CO2并获取O2,维持机体正常
    C.该同学即便来不及喝水,90%以上的血浆渗透压也能靠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来维持稳定
    D.该同学的血浆pH在7.35~7.45之间波动,与HCO等物质有关
    【答案】BD
    【解析】不吃早餐时,血糖浓度降低,当血浆流经肝脏细胞后肝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进入血浆,血糖浓度会升高,A错误;剧烈运动时,机体产生更多的CO2经呼吸系统加快排出,并获取O2供细胞有氧呼吸,B正确;90%以上的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维持,主要是Na+和Cl-,其为无机物,C错误;该同学的血浆pH在7.35~7.45之间波动,与HCO等缓冲物质有关,D正确。
    2.(2022·安徽淮北·二模)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下列有关运动员体内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C.比赛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pH无明显变化
    D.运动员注射新冠疫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答案】AC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A正确;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B错误;比赛时肌肉细胞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有缓冲物质存在,血浆pH无明显变化,C正确;动员注射新冠疫苗,产生记忆细胞,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
    3.相关研究表明PD1和PDL1是癌细胞免疫疗法中两大重要蛋白,正常细胞表达的PDL1与PD1结合可防止免疫细胞误伤正常细胞,而癌细胞通过表达大量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如图表示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而实现的
    B.根据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注射抗PD1抗体能直接杀死癌细胞
    C.某些药物通过与PD1、PDL1结合,可能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D.用免疫疗法及时消灭体内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答案】B
    【解析】根据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注射抗PD1 抗体是作用于T细胞表面的PD1 蛋白,使得癌细胞表面的PDL1 蛋白不能与T细胞表面PD1 蛋白结合,T细胞重新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识别,并不是抗体直接杀死癌细胞,B错误;免疫疗法消灭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正确。
    4.(2022·山东·烟台二中模拟预测)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介导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由于IL12在体内半衰期短(快速失活),临床治疗时多采用静脉多次给药,导致IL12在到达肿瘤部位前会刺激、活化血液循环中的免疫细胞,产生副作用。为延长IL12的半衰期,研究人员设计了用IL12天然受体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proIL12,该药物在外周无活性;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IL12可激活体内B细胞,使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以清除肿瘤
    B.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引起的副作用属于过敏反应
    C.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
    D.可在proIL12中加入肿瘤杀伤药物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
    【答案】ABC
    【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不是B细胞产生,A错误;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引起的副作用由免疫作用过强引起的,但IL12不是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B错误;IL12是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说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因此可在proIL12中加入肿瘤杀伤药物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D正确。
    5.(2022·湖南·雅礼中学一模)新冠病毒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接种该疫苗后,脂质纳米颗粒包裹的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进入细胞内,最终激活免疫反应。下图示意mRNA疫苗作用的部分机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Ⅰ、Ⅱ、Ⅲ、Ⅳ
    C.注射新冠病毒mRNA疫苗能起到预防作用是因为体内产生了Ⅳ和Ⅴ
    D.新冠病毒mRNA疫苗对所有变异的新冠病毒一定有效
    【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mRNA疫苗进入细胞是以胞吞方式进入,包裹mRNA的脂质与细胞膜融合后将mRNA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Ⅰ)、B细胞(Ⅱ)、记忆细胞(Ⅳ),浆细胞(Ⅲ)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注射新冠病毒mRNA疫苗之所以能起到预防作用是因为注射mRNA疫苗使体内产生了抗体(Ⅴ)和记忆细胞(Ⅳ),C正确;注射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产生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可能无法识别变异病毒的S蛋白,所以新冠病毒mRNA疫苗对变异的新冠病毒不一定有效,D错误。
    6.(2022·山东·肥城市教学研究中心模拟预测)中和抗体是一种有抗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凭借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特点,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质保持其抗原性
    B.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C.与新冠疫苗相比,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更适用于老人、小孩
    D.注射中和抗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新冠疫苗作为人体的抗原,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质保持其抗原性,能使人体产生中和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正确;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二次免疫,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B正确;老人和孩子的免疫能力较低,注射新冠疫苗时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较少,且起效慢,而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因此更适用于老人、小孩,C正确;中和抗体是直接与新冠病毒S蛋白结合,阻断入侵的病毒与宿主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但不能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D错误。
    7.(2022·湖南师大附中三模)研究人员研究糖尿病小鼠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及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相关实验。根据下列实验材料补充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SPF小鼠(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小鼠)、H5N1流感病毒毒株悬液、H5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柠檬酸缓冲液溶解的STZ(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等。
    (1)实验思路:
    实验一:制备糖尿病小鼠:随机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SPF小鼠空腹至少12 h后,注射经灭菌处理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的STZ,2周后取血测定血糖浓度。若小鼠血糖浓度稳定在20 mmol/L以上,并且小鼠尿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则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
    实验二:病毒感染性实验:取等量的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分别接种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d后,将小鼠麻醉,取肺洗液测肺部病毒量。
    实验三:免疫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天后,从尾部采血测血液中抗体浓度。
    (2)实验中用SPF小鼠做实验材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其更容易感染病毒且产生抗体的能力也较弱。请将实验二与实验三的预测结果以柱形图的形式绘制在下图中。

    (4)在流感季节,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升糖尿病患者对流感的免疫力。
    【答案】(1)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康 砖红色沉淀 H5N1病毒毒株悬液 取等量的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H5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2)排除其他病原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肺部病毒量与抗体浓度的相对浓度不作要求)
    (4)注射疫苗(或注射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或使用免疫增强剂)
    【解析】(1)实验一:要制备糖尿病小鼠,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随机取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康的小鼠进行实验,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注射经灭菌处理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的STZ后的小鼠血糖浓度偏高,尿液中也会含较多葡萄糖。
    实验二:病毒感染性实验:该实验是要用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比较对流感病毒的易感程度,故应该要取等量的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分别接种等量的H5N1病毒毒株悬液。
    实验三:免疫实验:该实验还要比较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对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故取等量的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分别注入等量H5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28天后,从尾部采血测血液中抗体浓度。
    (2)SPF是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实验中用SPF小鼠做实验材料的目的是排除其他病原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其更容易感染病毒且产生抗体的能力也较弱,故与健康小鼠比较,糖尿病小鼠肺部病毒数更多,血清中抗体浓度更少,故实验二与实验三的预测结果如图所示:

    (4)在流感季节,可采用注射疫苗或注射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或使用免疫增强剂等方法提升糖尿病患者对流感的免疫力。
    8.(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已2年有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下图1为两种T细胞亚群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新冠病毒抗原后被激活的示意图。下图2为辅助性T细胞与致敏B细胞(成熟的B细胞通过表面受体结合抗原后被激活)识别并发生相互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T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如果受到自身的抗原刺激,会引起T细胞_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以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
    (2)通常T细胞、B细胞仅识别蛋白质抗原上的一个特定部位(表位),分别称为T表位和B表位,一般B表位显露于外侧,而T表位隐藏在分子之内。B细胞识别B表位后被激活,形成的致敏B细胞呈递的是________表位,确保被同一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捕获并相互活化,其意义是产生的抗体具有__________。
    (3)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______________和自然选择会导致S蛋白与ACE2受体的亲和力增加,导致传染性增强的新型病毒出现。
    (4)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摄取新冠病毒后,将多种T细胞亚群激活成为功能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其中一类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激活被感染的巨噬细胞,这类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另一类识别致敏B细胞,促进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成不同的细胞亚群,图2中的②是______________细胞。
    (5)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被巨噬细胞摄入后,能以巨噬细胞为________细胞大量繁殖,导致病症加重。
    (6)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人类腺病毒有多种类型,设计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时要避免使用人群中常见的类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胸腺 凋亡 自身免疫病
    (2)T (抗原)特异性
    (3)突变(基因突变)
    (4)非特异性 细胞 记忆B
    (5)宿主
    (6)人体内已经产生的抗体等会快速清除疫苗,抑制疫苗的免疫预防功能
    【解析】(1)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迁移到胸腺成熟;T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受到自身抗原刺激,可引起T细胞凋亡,从而清除了自身的反应性T细胞,产生自身耐受,使得机体不会针对自身的物质和结构体发生细胞免疫,防止产生自身免疫病。
    (2)成熟的B细胞表面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可以直接识别暴露的抗原表位;隐藏在分子内的抗原表位需通过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进行细胞内消化,才能暴露,故B细胞识别B表位后被激活,形成的致敏B细胞呈递的是T表位,确保被同一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捕获并相互活化,产生具有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3)新型病毒的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
    (4)图1中的抗原呈递细胞不具有特异性,所以非特异性的摄取新冠病毒后,将多种T细胞激活成为功能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其中一类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激活被感染的巨噬细胞,这类免疫属于细胞免疫;另一类识别致敏B细胞,促进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由于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故图2中的①为浆细胞,②是记忆B细胞。
    (5)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被巨噬细胞摄入后大量繁殖,说明巨噬细胞可作为病毒的宿主细胞,从而导致病症加重。
    (6)若使用人群中常见的类型,人体内已经产生的抗体会快速清除疫苗,抑制疫苗的免疫预防功能,故应避免使用。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作业含答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