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共3页。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1.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地白写出了中秋节之夜月色的皎洁、明亮。

    B .迢迢"皎皎”“纤纤等叠词的使用,展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乐之美。

    C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织女内心思念的痛苦。

    D .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放烟火。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意象常含思念之意,下列诗句中情感表达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春城无处不飞花(   ) A.昆明。 B .城市名称。 C .春天的京城。

    终日不成章(    )  A.标志。 B.文章。 C.花纹。

    泣涕零如雨(    )  A.落下。B.细碎的。C.没有,无。

    今夜月明人尽望(    )   A.尽头。 B.都。 C.结束。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mài   mò)   皎皎河汉女(jiāo  jiǎo  )    素手 ( zhuó  zuó )

    札札(zhā  zā  zhá)   (zhù   zù)   含情脉脉(mò   mài)

    ( hòu   hóu)   (qī  xī)   千里迢迢( zāo  tiáo )

    6.下列诗句描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呢?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可多选)

    A.放爆竹B.贴春联C.赏花灯D.守岁E.登高F.赛龙舟G.插茱萸

    (1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

    (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

    (3)爆竹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    )

    7.按课文内容填空((语文要素: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1)《寒食》的作者是        代的       ,这首诗是咏写       节的作品,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              .                  ,  "描绘出了寒食节京城美好的春景。                                     .              

    流露出诗人对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腐败现象的不满。

    (2)《迢追牵牛星》诗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写出织女因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3)《迢迢牵牛星》借传说中《               》的民间故事,抒发了相思离别之苦,读了这首诗我会联想到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诗中               ,               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 织女虽只隔一水却只能相视无言的感慨。

    (4)《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诗中描绘的是

    夜晚的景象,诗中表达游子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我读过的古诗词中, 也有类似的诗句:              

                                  .

    《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综合性学习。

    学了本课以后,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 )班组织了以古诗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起完成练习。

    8.下面的节日中,哪些属于传统节日?(      )(多选,填序号)

    元宵节

    植树节

    端午节

    劳动节

    中秋节

    9.读诗词,写出诗词中包含的传统习俗。

    (1 )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习俗:                    

    (2)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习俗:                     

    . (3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习俗:                   

    (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习俗:                      

    10 .按时间顺序补充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写出相应的诗句和传统节日习俗。

    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吃元宵、 赏灯)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1 .写出一个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的名称。(     )

    看图,根据意境默写古诗,再完成填空。

     

     

     

     

     

     

     

    12 .默写古诗。

     

     

     

     

     

    13 .前两句写景,诗句中虽没有带,但从           一词中可以感受到月光的皎洁。这两句诗体现出诗人                    

    的心境。

    14 .结合全诗来看, 文中的月夜具有哪些特点?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椭鸦朴实、简洁、凝练,既写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 .冷露无声湿桂花暗写诗人望月,隐藏着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

    C .这句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 .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新颖妥帖,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答案

    1. A  2.D  3.C
    1. C  C  A  B  D
    2.  

    mài  jiǎo  zhuó  zhá  zhù  mò  hóu  qī  tiáo

     

    1. F  D  A  B  C  EG
    2.  

    (1)  韩翊  寒食  吃冷食  禁火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   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3牛郎织女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水间   脉脉不得语

    4)唐  王建  中秋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5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1. ①③⑤
    2. 放鞭炮  贴春联  登高、插茱萸  守岁
    3.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祭扫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吃月饼、赏月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赏菊

    11.《嫦娥奔月》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