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应对材料作文三把斧-2023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专项训练+素材超市
展开
第一部分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应对材料作文三把斧 应对材料作文三把斧 技法讲解 【思维导图】【写作说“法”】材料作文是一种让考生“戴着镣铐舞蹈”的命题形式。说它“戴着镣铐”,是要求文章紧扣材料——多了几分约束;说它像“舞蹈”,是说命题形式在不断发展——倡导积极创新。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呢?01解读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材料”是材料作文审题的主要内容。只有吃透材料的内涵,才能找准适合写作的“点”。对于材料的研读、分析,其目的就是要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从而找准写作方向。一般来说,审读材料时,要统筹标题、首尾、议论抒情性语句和提示语几个因素,也就是抓住关键语句。比如,有这么一则材料:寺庙里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舍弃,是放下!”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上述材料,主要信息有哪些呢?很美”、“撑不住”、“放下”,综合这些信息内容,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个非常明确的写作指向:对那些必须放下的美丽,一定要放下,这样的“放下”是大树或者说自身生存的必须。如果不放下这些美丽的东西,自身就很难再生存下去。很明显,“放下”是关键中的关键——写作者找到了思维的“主攻方向”。02发散思维,不断打开思路漫想是指根据关键词或句,让大脑浮想联翩,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换言之,我们的思维不能集中或停滞在某一个方面,而应该充分发散、辐射、拓展、延伸,综合运用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等多种技法,打开思路,产生智慧的火花。 还是以上述材料为例,通过认真解读,大家找到了关键词“放下”,这只是个思维的“起点”或者叫“核心”,据此我们可以进行“漫想”,能想到什么?比如,我想到了佛语:放下,你就拥有了;想到了非洲人利用狒狒抓住食物不放的特性捕捉狒狒的事例;想到了歌曲《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想到了莲因舍弃牡丹的雍容而圣洁,虹因舍弃磐石的永恒而炫彩,山因舍弃水的灵动而伟岸……这些漫想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和思路。03总结归纳,整合探究成果整合就是归纳、合并、组织。因为漫想的内容是原始的、随性的、零散的,有的适合表现中心,有的不适合表现中心。要为我所用,必须仔细甄别、巧妙整合。如,通过上述思考和探究,我们获得了很多信息,从信息的内涵上看,都指向了一个观点,“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拥有”,这个观点是从众多信息中整合出的独到见解,可以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立意。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考场之上时间有限,思考方面不宜占用大量时间,若能够想到到三、四个方面,尽管有的未必妥当,但有了这几个素材或切入角度,选择其中几个或一个开拓挖掘,也可以写成一篇文章。切记:绝对不能无边漫想、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一定要当机立断,速战速决。04定向推敲,明确写作思路定向的过程就是立意,最好的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现象,综其根本,推出抽象的、普遍的结论或道理,这样,观点、材料都有了,写作的初步构想成形。比如,上述题目可以立意为“舍得放下,才能更好的拥有”。推敲的过程是写作逆推的过程,也就是“回头看”,具体来说,是对定向后中心进行再思考、再搜索、再补充。需要我们再次启动思维,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支撑观点的材料和不足。如,上述材料的观点定下来以后,就亟需一批素材作为写作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展开联想,搜索相关信息。到此,审题、立意、选材基本结束,可以说做到了“胸有成竹”,如此下笔,定能一气呵成。【学以致用】先来看看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地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题目解析】1.这两则材料分别表达什么意思?第一则材料重在释义,对“习”的含义进行解释,强调反复练习。第二则材料重在说态度,强调快乐学习。2.写作构思是不是必须兼顾两则材料的含义?不是。题目中说“根据你对上述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按照“法无禁止则可行”的原则,你的立意选材有3种选择:一是根据“材料一”来确定思考点,二是根据“材料二”来确定思考点,三是兼顾二者来确定思考点。3.为什么说“材料一”比“材料二”更重要?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有的是限制性材料,写作者必须遵守;有的是话题式材料,写作者可以据此打开思路,打开视野选材构思。本题“材料一”对“习”进行释义,明确其含义,属于限制性材料,写作者必须遵循。通俗地讲,写作者都会在“习”的基础上组词作为话题,按照上述的释义,“学习”“复习”“练习”“温习”“研习”契合“反复练习”,而“习气”“陋习”“恶习”“习文”等词语不符合“材料一”中说明的含义,用作话题就属于离题。本题“材料二”属于话题式材料,考生可以正面写快乐学习,也可以从反面写学习过程中感到不快,这样,你从材料中得到的“感悟”迁移到生活中,写出了真情实感4.在“习”的内容选择上有限制吗?具体写作内容,除了上述所言必须紧扣“习”的含义之外,选材必须聚焦文章的主题,选材领域不受其他限制。——你可以写学知识,也可以写学本领、学技能:后者更容易写出新意来。——可以写你以学生身份的学习经历,也可以写自己以教者身份指导学习(即,学习当老师)。——可以写一次学习的经历,也可以写几次的感悟。——可以写课堂上、校园里的学习,也可以写抗击疫情下宅在家里的网课学习、学做家务。——可以过去的、现在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展望未来的学习生活。——可以重点写学习的过程,也可以侧重写学习的收获、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