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756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756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知识梳理走进分子世界1.分子与分子动理论(1)分子:分子是 的最小微粒.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扩散现象直接证明了: ;间接证明:分子间有 .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 . (3)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说明: .固体、液体难以被压缩,说明: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 . 2.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间有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 静电现象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作 . 2.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种与用 摩擦过的 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正电荷;一种与用 摩擦过的 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利用了 的原理. 5.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探索更小的微粒1.电子的发现证明了 是可分的. 2.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 构成的.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它们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在原子核外绕核做高速运动. 4.汤姆生发现 ;卢瑟福提出 ;查德威克发现 ;盖耳曼提出 的设想. 宇宙探秘1.银河系: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2.量天尺:光年 (l.y.)是指光在真空中 ,1 l.y.= m. 二、典型例题例1:分子间的引力 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发现两个铅块粘在一起.原因是紧压能使分子间距离变 ,分子间作用力变 ,分子间表现为 .如果将铅块竖直悬挂起来,下面还能悬挂一些重物,以上事实都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 . 例2:摩擦起电 如图所示,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这种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作 .有些小纸屑被玻璃棒吸引后又快速飞离玻璃棒,原因是 . 例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细丝带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这种使塑料细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塑料细丝展开的原理是 .塑料细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三、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雪纷飞 B.稻浪起伏 C.炊烟袅袅 D.花香袭人2.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下列关于荷叶上水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分子与荷叶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 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 有关.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四、强化训练1.原子中不带电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电子 D.中子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走到花园闻到花香 B.大雪纷飞 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尘土飞扬3.医用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物有有效的阻挡效果,目前我们熟知的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而病毒直径大小在100 nm左右.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佩戴口罩的主要作用是阻挡搭载冠状病毒的飞沫.下列对于PM2.5、冠状病毒、氧气分子、电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氧气分子→冠状病毒→电子 B.氧气分子→PM2.5→电子→冠状病毒C.氧气分子→冠状病毒→PM2.5→电子 D.PM2.5→冠状病毒→氧气分子→电子4.用丝线悬吊着A、B、C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小球A带正电,则小球C一定带正电B.若小球A带负电,则小球C一定带正电C.小球A、B一定带同种电荷,小球C可能不带电 D.小球B、C一定带异种电荷,小球A可能不带电5.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用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绝缘棒L吸引,则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6.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结合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7.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液体蒸发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50 mL酒精和50 mL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图a是一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细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 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细棉线左边,图d表示细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0.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11.如图所示为“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因为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所以戴口罩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C.使用酒精消毒后,可以在附近闻到酒精气味,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D.开窗通风是为了加速分子的热运动12.大爆炸宇宙论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半径、宇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宇宙由太阳系和银河系构成 B.大爆炸宇宙论是一个科学结论C.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D.此图像表示宇宙在不断膨胀13.在盛满水的杯中,加了一小勺食盐后,一会儿食盐不见了,这一现象说明 ;但是水没有溢出,这一现象说明 ;把食盐放在热水里比放在冷水里化得快些是因为 . 14.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的.这个模型是物理学家 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15.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在 时. 16.冬天特别干燥,下课了,穿上羽绒服的小英用手开教室的门(铁门)时,突然被电了一下.这是由于 而产生的 现象. 17.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 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 而张开. 18.气体容易被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空间.气体 固定的体积, 固定的形状.(后两空均选填“有”或“没有”) 19.A、B、C、D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塑料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球带负电,那么B球的带电情况是 (选填“一定不带电”“一定带正电”或“不带电或带正电”);若将A球和D球靠近,则它们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个集气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集气瓶中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现象,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集气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的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得最快. 21.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只烧杯中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结论: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该步骤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2.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分子特性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下面可以吊起重物,这说明 . (2)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乙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不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 (3)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丙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图 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 . 23.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为了使现象明显,一般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 (选填“易”或“难”)产生静电. (2)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会相互排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是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4)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后,小明思考:自然界除了这两种不同的电荷,是否还有第三种电荷呢?于是他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跟玻璃棒吸引的,就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