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复习(课件),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苏科版世界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有最小的结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眨着眼的小星星是什么精灵?滋润万物生长的太阳会不会熄灭?天上的银河是一条河吗?面对宇宙万物,人们从没停止过探索.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复习视频资源清单 说明:部分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①因ppt使用高质量视频,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170MB)。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③本节ppt共有62张、4个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④本ppt使用PowerPoint制作,画面比例为宽屏16:9, 建议使用PowerPoint播放。致老师同学们:①视频总结——《走进分子世界》 ②视频总结——《静电现象》③视频总结——《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③视频总结——《从微观到宏观》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内容导览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 分子动理论分 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运动 ①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②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 现象,叫作扩散。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知识结构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知识点一、分子1. 分子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 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混合后体积变小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知识点二、分子的运动1.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2.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①气体的扩散②液体的扩散③固体的扩散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知识点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2.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很小很小有有无有无无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视频总结——《走进分子的世界》【例题1】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冠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B.病毒分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C.温度越高,病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A.病毒的体积非常小,人用肉眼观察不到,故A错误;B.病毒分子始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温度影响病毒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病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D.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很小,病毒分子很难进入,故D错误。C典例分析故选C。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例题2】用素描炭笔在纸上连续、均匀的画一笔,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笔迹变得浓淡而间断,此现象说明(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物质的连续体B.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C.固体由微粒组成,液体连成一片,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D.固体和液体均连成一片,气体是由微粒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到固态炭笔的笔迹在固态纸上变得浓淡而间断,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且微粒间有空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B典例分析故选B。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例题3】(1)如图甲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间隙典例分析引力(1)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2)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例题3】(3)如图丙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均匀,此实验中的二氧化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显示分子的运动,便于观察扩散现象典例分析(3)二氧化氮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下方的瓶子,二氧化氮的颜色是红棕色的,作用显示分子的运动,便于观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例题3】(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铅圆柱体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用力挤压在一起。把压在一起的铅圆柱体小心地挂在支架上,并轻轻挂上钩码,可观察到两铅块不会分开。根据你看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归纳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典例分析(4)把压在一起的铅圆柱体小心地挂在支架上,并轻轻挂上钩码,可观察到两铅块不会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第2节 静电现象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①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它带了电,或带了电荷。③两种电荷④相互作用规律: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核: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①静电现象:闪电、塑料袋与手吸引、脱毛衣时的放电等.原子③危害:静电产生的电火花引起起火爆炸.②应用: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⑤验电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知识结构第2节 静电现象1.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知识点一、两种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第2节 静电现象知识点二、静电现象1. 静电现象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涂、净化空气等。2. 静电的应用 闪电;梳头产生静电、脱毛衣产生静电放电、摸门把有(或金属物)有触电现象等.3. 静电的危害 ①静电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例如煤矿中的瓦斯爆炸.②静电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及应用会造成损坏。第2节 静电现象知识点三、验电器2. 验电器的构造:1. 验电器的作用: 金属球、金属箔、金属杆、金属罩、绝缘垫等。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 验电器的原理:4. 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说明所带电荷量越多。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第2节 静电现象原 子原子核电 子中子质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 原子结构及带电情况不带电不带电++-知识点四、原子的核式结构第2节 静电现象带正电荷带负电荷为什么物体摩擦会起电的呢?2. 摩擦起电的本质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时知识点四、原子的核式结构第2节 静电现象视频总结——《静电现象》 【例题1】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 B.乙一定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C.乙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一定带负电,丙可能带正电 A 甲带正电,甲靠近乙,乙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乙一定带正电;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说明丙带负电或者丙不带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典型例题第2节 静电现象【例题2】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1)通过摩擦使塑料板___________;(2)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___________;(3) “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后,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 _________。带电导走典型例题“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是因为受到重力,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第2节 静电现象解析见下页(1)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塑料板面,由于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2)由于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因此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答”字时,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3)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木屑吸住;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塑料板上“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没有电荷吸引而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典型例题第2节 静电现象(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硬橡胶棒所带的是__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__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性质的电荷。【例题3】如图是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场景。(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所带的是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不同同种 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 解析见下页典型例题同种两根硬橡胶棒相互排斥 吸引第2节 静电现象(1)由于用丝绸摩擦两根相同的玻璃棒,所以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2)由于用毛皮摩擦两根相同的橡胶棒,所以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3)如果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时也相互排斥,说明此时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荷是相同的;但实际情况是两者相互吸引,所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典型例题第2节 静电现象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子结构 探索更小的微粒质子(带正电)—夸克⑤原子的三种模型 原子模型 电子(带负电)知识结构① 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 ③詹姆斯·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中子的存在. ①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④默里·盖尔曼发现质子和中子分别由三个夸克组成的.②卢瑟福通过α粒子实验,发现质子,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中子(不带电)—夸克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汤姆生“枣糕模型” 并发现电子 默里·盖尔曼发现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原子模型建立的历史进程知识结构②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并发现质子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点一、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①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1. 古代模型 ②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哲理 2. 道尔顿的原子论1803年9月,道尔顿第一次阐述了原子论: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①汤姆生首先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3. 汤姆生模型1903年物理学家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即“汤姆生模型”.① 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在1898年发现了α射线。他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时,发现大多数粒子散射角度很小,但有少数α 粒子偏角很大。4. 卢瑟福模型②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论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α 粒子前进时撞在一个体积很小而质量又比它大很多的微粒上(原子核)。知识点一、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子核核外电子原 子③核式结构模型通过对电荷,质量和偏转角度等的运算,卢瑟福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的一个体系。知识点一、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点二、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①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速度是20000km/s的“子弹”—α 粒子去轰击氮、氟、钾等元素的原子核时,发现在原子核中还存在一种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微粒——质子。1. 原子核中子的概念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用镭的α-射线轰击铍原子时的实验中证实的。②中子的发现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子核中子质子不带电++2. 原子核的组成中子质子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带正电(即质子所带的正电),中子不带电。知识点二、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3. 夸克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于1964年提出了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质子和中子是分别由三个夸克组成的.知识点二、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电子<10-18m核子由夸克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总结:不同微观粒子的层次结构示意图10-10~10-5m10-10m10-15~10-14m10-15m知识点二、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课堂总结—《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例题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 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典型例题 分子 卢瑟福解析见下页 正 负 丙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典型例题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 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2)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丙正确.【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例题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典型例题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解析见下页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又发现原子核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而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A.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结构;说法正确.B.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而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说法正确.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正确.典型例题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例题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发现这些观点均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左图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右图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_.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典型例题 错误 A解析见下页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______.典型例题α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非“嵌着葡萄干的面包”或“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2)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模型的过程; (3)从现象可知,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时没有受到阻碍,说明了原子里面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只有极少数与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大的偏转.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第4节 宇宙探秘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宇宙的诞生托勒玫“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恒星与行星;哈勃空间望远镜。 由群星和弥漫物质组成,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恒星数量约几千亿.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由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组成.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知识结构 太阳(是恒星)、八大行星(地球是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光年是描述宇宙大小的长度单位。1l.y.=9.46×1015 m.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根据哈勃定律和谱线“红移”理论推断:星系在膨胀且远离我们而去。河外星系距离我们超过两百万光年。人们肉眼可看见河外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等.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 我国古代宇宙模型①盖天说②混天说③宣夜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所谓浑天,就是天是圆的意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圆球。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这种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一致。第4节 宇宙探秘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他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绕着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旋转。2. 托勒玫的“地心说”3. 哥白尼的“日心说” 太阳在宇宙中心而且是不动的;地球是球形的,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以及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亮环绕地球运行.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4. 伽利略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在地球轨道的望远镜。投入工作以来,获得了包括彗星-木星碰撞、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恒星诞生、宇宙加速膨胀等许多重大的天文观测成果.5. 哈勃太空望远镜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①光速:3×108m/s6. 描述宇宙常用的天文单位 ②光年(l.y.) 人们将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1光年(l.y.)。 1 l.y.=9.46×1015 m.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知识点二、星空世界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人们称这些星为恒星。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绝对不动的,用很精确的天文仪器可以观察到它们的运动。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1. 恒星①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2. 太阳系第4节 宇宙探秘②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亿~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③地球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二、星空世界①在晴朗的夜空中,有一条横亘天际的光带,它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它好像是一个中央突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3. 银河系②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二、星空世界河外星系位于银河系之外,是银河系的兄弟姐妹,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在1926年,哈勃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将它们分为椭圆星系,棒旋星系,漩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这4大种类.4. 河外星系在夜空中,人们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一共有四个: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二、星空世界①人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5. 宇宙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②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二、星空世界(a)根据哈勃发现的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膨胀的证据。③宇宙膨胀(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b)谱线“红移”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 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第4节 宇宙探秘知识点二、星空世界课堂总结—《从微观到宏观》 【例题1】下列微粒及物体尺度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核、生物体、分子、中子、地球、太阳系、总星系B.质子、夸克、原子、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C.夸克、电子、原子、病毒、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D.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月球、人、分子、原子核典型例题A.生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核和质子、中子构成,所以分子比生物体小,故A错误;B.总星系包含河外星系和其它星系,比河外星系大,故B错误;C.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病毒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质子在向下分为夸克,故C正确;D.该选项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故D错误。C所以选C 第4节 宇宙探秘【例题2】大多数科学家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 亿年前的一次________ ;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______ ,星系在_______(“远离”或“靠近”)我们。16世纪,哥白尼创立了“___________说”. 典型例题 大爆炸 红移现象 小 远离 日心大多数科学家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就是大爆炸理论;哈勃最先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种现象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这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小,也说明了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从而证实了大爆炸理论.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第4节 宇宙探秘【例题3】宇宙是一个 _____(有/无)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 _________做长度单位;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_____(恒/行/卫)星。典型例题 有 光年 卫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在不断地膨胀。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光年做长度单位。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第4节 宇宙探秘(2)如图乙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___;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例题4】如图所示实验,根据粒子和宇宙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人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cm3,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 增大 分子间有间隙 解析见下页 小于 远离第4节 宇宙探秘典型例题 (1)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酒精和水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2)如图所示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即红移现象,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远离我们,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第4节 宇宙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