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名片,背景链接,读读写写,字词清单,多音字,形近字,词语集注,第一部分,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黄河大合唱》,积累“狂澜”“屏障”“浩浩荡荡”等常考词语。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重点)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难点)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重点)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等。
共八个部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938年,抗日烽火已燃遍中华大地。同年秋冬,诗人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英勇的战士,时刻强烈地感动着诗人。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巅( ) 劈( ) 气魄狂澜( ) 浊流 宛转 屏障( ) 哺育( ) 榜样浩浩荡荡 一泻万丈( ) 滋长( )
意为“波浪”,左边为“氵”。
( )屏障( )屏营( )屏息凝神
( )九曲连环( )歌曲
意为“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 )坚强( )勉强( )倔强
( )臂膀( )膀肿( )膀胱
表“戏曲、歌曲、歌谱”之意时,读“qǔ”;其余情况读“qū”。
障( )屏障嶂( )重峦叠嶂彰( )表彰
巅( )山巅颠( )颠倒
宛( )宛转婉( )婉约
【形旁辨字法】 有水(氵)起波澜( ),有纹(文)色斑斓( ),有言(讠)传谰( )言。
注意左边为“阝”,意为“用来遮挡、阻碍的东西”。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宛转:蜿蜒曲折。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汹涌。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意为“(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时,同“婉转”。
也可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气魄:侧重于“魄”,魄力,胆识,强调在处理事情时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作风。气概:侧重于“概”,气度,风度,强调在对待重大问题或在紧急关头时表现出来的精神、态度、举止、气势等。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朗诵词部分,诗人以呼告的手法,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主体部分。由“望”黄河描写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到直接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
尾声部分。诗人直抒胸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词是关键词?
2.这首歌词的首尾很显然是呼应,但这两部分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起首重点落在“黄河”上,结尾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由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绘、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伟瑰丽的想象成分,条理清晰,章法严谨,同时为下文的“颂”黄河蓄势。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表现黄河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俯瞰全景式的总写,点出黄河蜿蜒曲折的特点。
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4.文中三次写“啊!黄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啊!黄河!”把主体部分分为了三个层次。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比喻:形象地指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比喻: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又可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比喻: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系前面的“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当。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反复:表达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精神的决心。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
作者使用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感更为直接、强烈,使读者深受其炽热之情的感染。
5.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波涛汹涌、蜿蜒曲折、源远流长、贯穿中原
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保卫中华民族的屏障激励民族精神的榜样
朗诵词——点明要歌颂黄河
本诗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李白诗歌中的“黄河”意象
“黄河”作为意象常常出现在李白的诗歌中,主要承载以下几种情感:
凉州词(其一)[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虽极力渲染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豁达的胸怀。
直抒胸臆 《黄河颂》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鲜明而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请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赞美长江的文字。
[写作策略] 运用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时,最好采用第一人称,再借助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或感叹句,来抒发情感。
[写作实践] 千万年来,这长江之水日夜不停地滋润着脚下这片土地,冲刷着我们民族粗壮的筋骨!她是那么富有,那么宽厚;那么深邃,那么绵长;那么充满活力,那么磅礴大气!我们赞美长江,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她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
运用排比、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情感强烈、直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说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名片,背景链接,读读写写,字词清单,多音字,形近字,词语集注,整体感知,课文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河之源,壶口瀑布,九曲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浩浩荡荡,水泄不通,一泻万丈,黄河颂,“颂”,望黄河滚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示范课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河颂,黄河之源,壶口瀑布,九曲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浩浩荡荡,水泄不通,一泻万丈,押“ɑn”韵,押“ɑnɡ”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