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展开课 时 教 案 九 年级 物理 学科
课题 | 11.1电荷 摩擦起电 | 周次 |
|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5.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1.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2.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实验法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 |||||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静电现象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 观察现象:_____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5.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静电的应用有哪些?防护又有哪些? 三、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作业题 |
| |||||
板 书 设 计 | 教 学 反 思 | |||||
电荷 摩擦起电 1、静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 4、静电德应用与防护 |
| |||||
|
| |||||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2560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题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