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案
展开“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
2、了解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发酵食品及简单的制作流程。
科学探究
1、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上次至网络,并与他人交流,从而进行分析汇总。
科学态度
1、在发酵过程中,体验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以及发酵技术。
教学难点: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上传至网络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问答。
1、思考:干酵母粉为什么可以让面发起来?
(因为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出示图片
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有什么特点?
(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二、问题引入。
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对着桌面上的发酵食品进行交流,引出疑问
问题1:桌面上摆着什么?
(桌面上摆着泡菜、腐乳和酸奶。)
问题2:你知道这些食品都是怎么制成的吗?
(这些都是经过发酵而制成的。)
问题3: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经过发酵制成的呢?
其实发酵食品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只是大家不知道这是利用发酵技术得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板书: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1、在生活中,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常见的主要有谷物、豆类、蔬菜和乳类发酵食品,如豆腐乳、泡菜、酸奶等。
(出示腐乳、泡菜、酸奶的图片)
2、出示四种发酵食品,提问:你尝过哪些发酵食品?
3、发酵技术能更好地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
4、思考:是不是只有我们的家乡才有发酵食品呢?
全国各地的发酵食品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
5、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网上学习流程吧!
6、确定主题——搜集信息——上传资料——交流分享。
一、确定主题
1、了解发酵食品的常见种类,选定一个种类作为研究主题。
2、比如说:你知道泡菜是怎么做的吗?
你知道酸奶是怎么做的吗?
(出示图片)
二、搜集信息
1、我们确定好主题后,就要开始根据主题搜集信息了。
2、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搜集信息呢?
3、方法一:调查当地传统的发酵食品用到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并做好记录。
方法二: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地区的发酵食品的资料。比如常用的百度搜索。
(出示百度搜索图片)
4、接着我们就要把搜集好的信息整理好。
三、上传资料。
1、信息都整理好后,我们就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我们整理好的资料。
四、交流分享
1、登录网络学习平台,阅读各地同学上传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发酵技术,并与同学交流。
2、然后将其汇总记录。
四、练习
1、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哪些种类?
答:答:常见的主要有谷物、豆类、蔬菜和乳类发酵食品,如豆腐乳、泡菜、酸奶等。
2、发酵技术有什么好处?
答: 发酵技术能更好地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
五、拓展
酸奶的制作
六、小结
1、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
2、发酵技术能更好地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
七、板书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确定主题
搜集信息
上传资料
交流分享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10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览,学习目标,教与学的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 网上学习:有趣的植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 网上学习:有趣的植物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