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滴加液体 D. 测溶液pH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等质量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水通电,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B | 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 | 滴加稀硫酸 |
C |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
D |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 蒸发溶剂 |
A.A B.B C.C D.D
7.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8.如图五个圆圈代表的物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圈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AgNO3溶液
B.b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c处可能生成白色沉淀
D.d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解答题(共5小题)
9.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10.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 中含有少量的 B,若要提纯 A,可采用 方法;
(3)t2℃时,把 A、B 物质各 50g 分别加到 100g 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 该溶质。
11.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均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 ,A物质的主要用途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F是 色固体;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12.已知:甲酸(HCOOH) 常温下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 甲酸还可以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备一氧化碳,并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内所装试剂足量)
(1)装置 D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 B 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实验时,先点燃 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F 处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熄灭各处酒精灯和喷灯的顺序依次是 A、D、F
C.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E中增加的质量
D.若取赤铁矿石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D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
13.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CaCl2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5 | x | 7.5 | 10 | 10 |
(1)上表中x的数值为 。第 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干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滴加液体 D. 测溶液pH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解答;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解答;
C.根据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解: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内,故A错误;
B.由于氧气不溶于水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应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进长出,故B正确;
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食指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解答;
B、能量的变化不仅仅存在于化学变化中,可以据此进行判断;
C、根据燃烧和灭火的条件进行解答;
D、根据纯净物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能量的变化不仅仅存在于化学变化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中也伴随能量的变化,例如熔化、升华等,故B错误;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是灭火时只要去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错误;
D、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4.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等质量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水通电,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分析】这是图象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借助数学模型,利用图象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解答这类题,首先应认真分析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图象的起止点和走向特征,然后读取所需的信息应用到化学问题中。
【解答】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时,加与不加催化剂,产生氧气的质量都相同,只是反应时间不一样,故A错误;
B、等质量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锌反应的时间短,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故B正确;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总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水通电,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利用的是函数图象表示化学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这也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把图象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于难题。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解答】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O2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4+3O22X+2H2O,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B | 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 | 滴加稀硫酸 |
C |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
D |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 蒸发溶剂 |
A.A B.B C.C D.D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碳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的仍是两者的混合物,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利用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两者都是难电离的物质,并结合相关图象的信息进行解决即可。
【解答】解: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当硫酸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又会逐渐增大,图象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不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图象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此题注意药品的量改变,导致情况的不同。
8.如图五个圆圈代表的物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圈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AgNO3溶液
B.b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c处可能生成白色沉淀
D.d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A、铁比银活泼,所以铁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C、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判断;
D、氢氧化钠既可以和硫酸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铁比银活泼,所以铁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X可能是AgNO3溶液,故A说法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若Y为氢氧化钡溶液,则c处为白色沉淀,故C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既可以和硫酸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若Y为氢氧化钠溶液,则d处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够根据他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现象进行推断,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5小题)
9.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汽水中碳酸的来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汽水中碳酸的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H2O═H2CO3;
(3)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t1 ℃时,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 中含有少量的 B,若要提纯 A,可采用 降温结晶 方法;
(3)t2℃时,把 A、B 物质各 50g 分别加到 100g 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30 g 该溶质。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温度为t1℃时,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3)t2℃时,把A、B 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A的质量=80g﹣50g=30g。
【解答】解:(1)温度为t1℃时,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答案为:t1;
(2)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t2℃时,把A、B 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A的质量=80g﹣50g=30g;故答案为:A;30;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物质结晶的方法和溶液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均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 CO2 ,A物质的主要用途是 供给呼吸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生成物F是 黑 色固体;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该元素是氧元素,A是单质,所以A是氧气,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与氧气可以相互转化,B会转化成C和氧气,所以B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所以E是二氧化碳,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D是氢氧化钙,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所以F是四氧化三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都会生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该元素是氧元素,A是单质,所以A是氧气,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与氧气可以相互转化,B会转化成C和氧气,所以B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所以E是二氧化碳,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D是氢氧化钙,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所以F是四氧化三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都会生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的化学式CO2,A物质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
(2)反应①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生成物F是黑色固体;
(3)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反应③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O2,供给呼吸;
(2)3Fe+2O2Fe3O4,黑;
(3)CaO+H2O=Ca(OH)2;
(4)2H2O22H2O+O2↑,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已知:甲酸(HCOOH) 常温下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 甲酸还可以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备一氧化碳,并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内所装试剂足量)
(1)装置 D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2)装置 B 的作用是 吸收挥发出甲酸气体,防止影响CO2质量的测定 ,装置C中的试剂是 浓硫酸 .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将尾气处理,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开始实验时,先点燃 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F 处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熄灭各处酒精灯和喷灯的顺序依次是 A、D、F
C.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E中增加的质量
D.若取赤铁矿石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D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净化气体的方法以及一氧化碳有毒来分析;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
(2)甲酸易挥发,所以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挥发出来的甲酸气体,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测定造成影响;C装置内的浓硫酸对一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为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要对尾气进行点燃处理;故填:吸收挥发出甲酸气体,防止影响CO2质量的测定;浓硫酸;将尾气处理,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3)A.开始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使产生的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F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以免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B.实验结束时,要先熄灭D处的酒精喷灯,等到装置冷却后再熄灭A处的酒精灯,最后熄灭F处的酒精灯,故错误;
C.装置D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E中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并不相等,故错误;
D.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
3CO+Fe2O32Fe+3CO2 固体减少
160 112 160﹣112=48
x n
x=
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故填:AD.
【点评】本题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3.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CaCl2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5 | x | 7.5 | 10 | 10 |
(1)上表中x的数值为 5 。第 4 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都是增加了2.5g,所以第二次也是增加2.5g,可知x为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据此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对应的物质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第一次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都是增加了2.5g,所以第二次也是增加2.5g,可知x为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117
x 10 g y
==
x=11.1g
y=11.7 g
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92.5%
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5%
答:(1)上表中x的数值为 5.第 4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2.5%。
(3)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5%。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