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园地五 优质教案01
    语文园地五 优质教案02
    语文园地五 优质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五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书法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语言运用: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能力: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语句段运用”安排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后的句子,在表达上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在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书写提示”引导欣赏赵孟府的楷书作品《三门记》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去欣赏,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古语名言,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5.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教学重点

    1. 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

    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3)猜谜导入: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俩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我到底是谁?

    预设:习惯。

    (出示课件4)教师过渡: 通过六年的学习,我们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终身受益。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好的学习习惯吧!

    (出示课件5)教师引导:好习惯是种子只要在成长中细心呵护就能收获成功.

    学生进行分享。

    (出示课件6)(一)好习惯——爱阅读

    预设:我平时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也读过许多的外国名著,我的学习习惯是每天阅读、多读名著、长期坚持,以此来提高阅读品味。

    (出示课件7)(二)好习惯——勤思考,勤做笔记

    预设:我平时读书时会在书上做批注,会写读书笔记,我的读书习惯是边读边思考、做批注、写读书笔记,以此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说说阅读、记笔记的习惯给你带来的改变。

    预设:我家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意林》《文摘》都是我爱看的,我的摘抄本都有三大本了。读书看报开阔了我的阅读视野,丰富了我的积累。我在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与我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分不开。

    (出示课件9)(三)好习惯——修改习作

    预设:我在平时进行习作时会先进行草稿,在草稿中使用常见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当习作完成我会认真朗读,反复修改,这样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出示课件10)教师引导:说说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给你带来的改变。

    预设:修改习作既可以促使自己静下心来发现不足,还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是一种快速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这样还能锻炼我思维的缜密性和办事的实效性。

    (出示课件11)(四)好习惯——勤查资料

    预设:我在平时遇到问题时会查阅资料或者是向人请教,这样可以学到知识,获得方法。

    (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说一说: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

    预设1:我养成了专注的习惯,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预设2: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我养成了及时复习的习惯和记日记的习惯。

    (出示课件13)教师小结:有位哲人曾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成功”,希望我们把已有的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收获更多的好习惯,相信有一天,这一个个的好习惯都会成为大家成功路上的阶梯。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旨在为学生深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

    (一)推想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14)1.教师出示习题

    下列对“汤”理解正确的是(     )。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A.水中加入肉、菜等煮出来的汁水。

    B.热水。

     

    预设:B

    (出示课件15)2.教师引导:古汉语中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异义的字、一词多义的字,还有词类的活用等。而有一些成语中的语素就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就要结合语境,弄懂其中保留的古汉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成语释义。

    (出示课件16)3.教师出示要求:读下面的词语,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小结:加点字的字义和现在的字义出入很大,它们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我们在理解这类成语时,要弄清这些关键字义。

    (出示课件17)4.教师引导:借助文言文,推想词语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走:跑。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出示课件18)其人弗能应也。《自相矛盾》  弗若之矣。《学弈》弗:不。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示课件19)虽与之俱学。《学弈》俱:全、都。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示课件20)取之,信然。《王戎不取道旁李》 曰,非然也。《学弈》然:对,这样、如此。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出示课件21)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及:到、到了。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出示课件21)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5.学以致用。

    (出示课件22)教师出示练习:你掌握了吗?快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推想词语意思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体会引用的好处

    (出示课件23)1.教师出示要求: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示课件24)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引用?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把名言、格言、成语、诗词、典故、史料以及特殊需要的语句等,有选择地使用到文章或讲话中,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教师举例说明:(出示课件25)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是间接引用(暗引)。间接引用(暗引)是指不说明引文的出处,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

    (出示课件26)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直接引用(明引)。直接引用(明引)是指引用的内容加上引号(“ ”),指明出处。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引用有什么样的好处。

    小组交流汇报。

    (出示课件27)预设1: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

    预设2: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

    预设3: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

    (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问题: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引用?和同学交流。

    学生课后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来整体感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引用这一修辞手法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福及其楷书的特点。
    2.   朗读并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29)教师导入:上堂课我们交流了六年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抓住文言文、成语中的关键词理解词意,知道了在习作中恰当引用名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堂课我们要欣赏赵孟的书法,积累变革的名言警句。

    二、书写提示:赵孟頫和他的楷书代表作《三门记》

    (出示课件30)1.教师过渡:上个学期我们学习欣赏过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玄秘塔被》。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书法名家赵孟頫,欣赏一下他的楷书作品。

    (出示课件31)2.名家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在书法上,尤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出示课件32)3.了解《三门记》

    《三门记》又名《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的经典作品。该书法作品的文章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

    (出示课件33)4.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教师提出要求:自主欣赏作品,小组之间说一说这幅作品有哪些特点。

    预设1:运笔自然。

    预设2:杂糅行书笔法。

    预设3:点画圆润多姿。

    预设4:结构严谨端正。

    预设5:平整宽绰。

    预设6:秀丽柔美 稳健大方。

    全班交流:从赵孟頫的作品中,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赵孟府的作品,感受中国文人书法作品的意愿,旨在端正学生的书写态度,尽可能练出一手好字。

    二、日积月累:培养创新变化的眼光

    (出示课件34)1.出示日积月累,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名言,把句子读通顺。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2.教师提出要求:结合关键字,小组讨论交流,尝试理解句意。

    (出示课件35)预设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句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里面的“变”“通”就是“变通”,指遇事不必死钻牛角,懂得通融、屈伸。

    (出示课件36)预设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句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新”在这里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

    (出示课件37)预设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这句话通常用来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学生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

    (出示课件38)预设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一句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告诉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要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事。

    三、课堂演练

    (出示课件39)、下面词语中蓝色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奔跑) 

    B.不以为然(正确)

    C.赴汤蹈火(热水)   

    D.过犹不及(及格)

    预设:D

    (出示课件40)、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1.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所以我现在养成了一写作业就查网络的习惯。     

    2.我养成了阅读外国小说的习惯。(   

    3.我现在看到稀奇的事就习惯地记在日记本上。(   

    预设:×√√

    (出示课件41)、说说下列引用诗句的好处。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预设: 作者接连引用描写乡思、乡愁的诗句,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表现出外祖父思乡心切、渴望叶落归根的心境。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部分内容,旨在总结交流六年的语文学习养成的好习惯,借助字义推想词义,体会引用的好处,欣赏名家名作,积累名言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发现,这也是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科学精神”在实践中的运用。

    好习惯的养成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六年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归纳总结,积极交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语文学习方法,既是总结,更是引领,为中学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但学生在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习惯之后能否按照教材的不同方面进行梳理,并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还需要引导,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段,要加以督促,可以阶段性检查。“引用”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修辞手法,同学们平时可能没有细品它的表达效果,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妙处,以他人观点为旁证,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并鼓励学生交流在习作中恰当引用名言警句的成功经验。经过这次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这种修辞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主动尝试运用这一修辞手法了。只是还有部分孩子在不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的情况下张冠李戴,引用不恰当,反而适得其反。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整理不同主题的名人名言,如“诚信”“思考”“自律”等等。鉴于学生对名人字画的欣赏能力还浮于表面,我借助课件多给学生展示不同书法大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不同风格的美,并指导学生可以先从字形结构、笔意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赵孟頫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积累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部分的教学,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方法,查阅或给出关键字词的意思,让学生推想整句名言的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能够学以致用。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共5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