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1)
展开《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选用45mL的18×180mm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图I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②图Ⅰ实验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③若图I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④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眀装置不漏气。
⑤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后,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并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5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3mL刻度处才停止。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市场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 实 验 方 案 |
小敏 |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
小英 | 第一天手背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
小玲 |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
小红 |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
你认为4人中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HCl分子发生了运动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4.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B.量筒中水: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的变化得出发生反应的O2的体积
C.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D.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5.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B.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D.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6.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观察 C.假设 D.做结论
7.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碾碎固体 B.用试管作气体发生器
C.用温度计搅拌反应物 D.用量筒直接测量气体体积
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 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反应 |
B | 判断海水和蒸馏水 | 蒸发结晶 |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 该液体为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 | 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
A.A B.B C.C D.D
9.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取等质量的锌粒、镁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较锌和镁的金属性。
B.将两根大小形状相同、质地相同的小木条点燃后,分别伸入到两个大小相同分别盛有氧气、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的现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两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向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10.某同学想要证明桌上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准备用带火星木条伸入看是否复燃,这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个过程( )
A.猜想和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 C.进行实验 D.分析和总结
1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
B.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
C.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此实验设计的依据之一
D.最终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12.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制作简易净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 B.交流 C.实验 D.查阅资料
13.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二、实验题
14.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丽丽同学设计的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_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检验混在O2中的CO2并将其除去,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B中没有与A使用相同的试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
16.宇宙飞船中采用超氧化钠(NaO2)固体作为氧气再生剂,实现二氧化碳与氧气的转化:4NaO2+2CO2=2Na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Na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检验H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G中可盛放______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三、推断题
17.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1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白色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 |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 _____ | 猜想一正确 |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18.某同学将mgZn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则:
(1)写出溶液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②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_____
19.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由此确定原粉末中含有____ |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 ②BaSO4 ③BaCO3 ④Mg(OH)2、BaSO4 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 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 | 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 | 上述猜想______可能成立 |
(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上述猜想______一定成立 |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绿矾(FeSO4·nH2O)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称重B装置,记为 n1 g。(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连接好装置,关闭K1;Ⅱ.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Ⅲ.熄灭酒精灯;Ⅳ. ………称量A的质量为m3g,称量B的质量为n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中“………”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如只选择装置A的数据计算绿矾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4)如选择实验前后B装置数据计算,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都偏小,则可能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酚酞溶液是酚酞与水的混合物)
猜想一:从A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是不可能的,理由是_____。
(2)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min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
|
|
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 滤纸不变色 | 氨气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二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 滤纸变成____色 |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三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C 7.B 8.B 9.A 10.B 11.A 12.C 13.D
14.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使反应更充分 氢氧化钙溶液和NaOH溶液 Ca(OH)2微溶于水,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很小,不易除去(或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15.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没有与氧气接触 产生的不污染环境 氧气(或空气) 放热 温度未达到脱脂棉的着火
16.带火星的木条 除去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氢氧化钠 在E和F之间加装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17.氯化钡、碳酸钠 硫酸钠 BaCO3+2HCl==BaCl2+CO2+H2O 氯化钠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色
18.(或) 硝酸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渣放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 滤渣为锌、铜和银 |
无气泡产生 | 滤渣为铜和银 | |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铁粉的洁净试管中 | 无明显现象 |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 |
有红色物质生成,滤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 |
19.硫酸铜 氢氧化钾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 ③⑥ 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20.打开K1继续通N2至冷却到室温 H2O+CaO=Ca(OH)2 ×100%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装置B中影响实验结果 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
21.B烧杯中本来就有水,开始B烧杯中的溶液不变红就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不能 错误 红 正确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检测题(含答案)(1):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检测题(含答案)(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专项检测题(含答案)(1):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专项检测题(含答案)(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