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1. (2021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水合肼(N2H4•H2O)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一水合氨相似,可表示为:N2H4•H2ON2H+OH-,N2H+H2ON2H+OH-。25℃时,向20.00mL 0.1000mol•L-1N2H4•H2O溶液中滴入0.2000mol•L-1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Kb1(N2H4•H2O)=1×10-6.1
B.M点至N点之间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H+=N2H+H2O
C.N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H+)+c(N2H)+2c(N2H)=c(Cl-)+c(OH-)
D.P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H+)<2c(N2H4•H2O)+c(OH-)
2.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 B.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21的钾原子: D.乙烯的结构简式:
3.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4.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有机物A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A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A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A中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C.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1molA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D.溶液中:、、、
6.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工业上用和合成气态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充入足量的,能100%转化为
C.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
7.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
D.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8.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H)2+Mn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是正极
B.电子由Zn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MnO2电极
C. 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9.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C.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D.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10.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铁作阳极,Cl-发生氧化反应
B.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C.煤的燃烧需要加热点燃,故是吸热反应
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1.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
A.0.1mol/LH2A溶液:c(H2A)>c(HA-)>c(A2-)>c(H+)
B.0.1mol/LNaHA溶液(pH<7):c(Na+)>c(HA-);c(H2A)>c(A2-)
C.0.1mol/LNaHA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HA-)+2c(H2A)
D.0.1mol/LNaHA溶液(pH<7)和0.1mol/LH2A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HA-)+2c(A2-)
12.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可以杀灭病毒是因为其能使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B.研究表明,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粒子的直径在之间
C.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HClO
13.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用化学用语表示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 B.的结构示意图:
C.的比例模型: D.的电子式:
14.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 )
A.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B.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C.具有两性,可作高温耐火材料
D.熔点高,可制作光导纤维
15.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I-、SCN-
B.pH=12的溶液中:Na+、K+、SO、CH3COO-
C.0.1 mol·L-1 Na2CO3的溶液中:Ca2+、Na+、Cl-、NO
D.与Al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a+、K+、HCO、Cl-
16.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实验室模拟由“侯氏制碱法”制取Na2CO3,以下实验步骤能实现的是( )
A.用图1装置由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
B.用图2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C.用图3装置过滤所得的NaHCO3固体
D.用图4装置加热灼烧NaHCO3固体制Na2CO3
17.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与浓盐酸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C.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
D.足量的通入溶液中:
18.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原子的半径小于Y原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X为价
19.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20.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
C.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D.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的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减小
21.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氧化性强于Cu2+氧化性
D
用pH试纸测得: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0.1mol·L-1NaNO2溶液的pH约为8
Ka(CH3COOH)<Ka(HNO2)
A.A B.B C.C D.D
22.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化合物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可由化合物X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
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Y分子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
D.最多可与反应
23.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Ⅰ
387
0.20
0.080
0.080
Ⅱ
387
0.40
Ⅲ
207
0.20
0.090
0.090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CH3OCH3的浓度大于0.16 mol/L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比容器Ⅱ中的大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g)0.30 mol、CH3OCH3(g)1.50 mol和H2O(g)0.3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4.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2mol/LNH4HCO3溶液(pH>7):c()>c(),c(H2CO3)>c(NH3•H2O)
B.0.2mol/L氨水:0.2mol/L>c(OH-)+ c(NH3•H2O)
C.向0.1mol/L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至溶液pH=7:c()=c()+c()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c()>c(Cl-)>c(OH-)>c(H+)
25. (2020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在3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C(s)2CO(g) ∆H>0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温度/K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CO2)
n(C)
n(CO)
n(CO)
Ⅰ
977
0.28
0.56
0
0.4
Ⅱ
977
0.56
0.56
0
x
Ⅲ
1250
0
0
0.56
y
A.达到平衡时,向容器Ⅰ中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B.x=0.8,y>0.4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小于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Ⅱ中充入0.1molCO2、0.2molCO和足量的C(s),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参考答案:
1. D
【详解】A.M点时,pH=10.45,c(OH-)=10-3.55mol/L,,A项正确;
B.N点时,加入10mL 0.2000mol•L-1盐酸,N2H4•H2O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M点至N点之间,HCl和N2H4•H2O电离的OH-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H+=N2H+H2O,B项正确;
C.N点时,溶液中溶质主要为为,N2H水解生成N2H,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2H)+2c(N2H)=c(Cl-)+c(OH-),C项正确;
D.P点时,加入20mL 0.2000mol•L-1盐酸,此时溶液中溶质为,根据电荷守恒:c(H+)+c(N2H)+2c(N2H)=c(Cl-)+c(OH-)和物料守恒:c(Cl-)=2()+2(N2H)+2(N2H),则c(H+)>2c(N2H4•H2O)+c(OH-),D项错误;
答案选D。
2. C
【详解】A. 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 的电子式:,B错误;
C. 中子数为21的钾原子其质量数为19+21=40,则可表示为:,C正确;
D. 乙烯的结构简式:,D错误;
答案选C。
3. B
【详解】A.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 与分子式均为C5H12,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 与均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差一个 “CH2”,互为同系物,C错误;
D. 与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选B。
4. D
【详解】A.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物质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碳原子,故A错误;
B.A中存在3个碳原子与同一饱和碳原子相连的结构,根据甲烷的结构特点可知不可能所有碳原子都共面,故B错误;
C.A中存在酚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且该物质可以燃烧,燃烧也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
D.该物质中苯环和羰基均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A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 D
【详解】A.碳酸根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离子和SCN-反应生成络合物,且硝酸根和铁离子均可以氧化硫离子,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铜离子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碳酸根可以大量存在,其他几种离子也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 C
【详解】A.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A错误;
B. 充入足量的,能增大的转化率,但二氧化碳不能100%转化,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
C. 升高温度能加快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C正确;
D.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是动态平衡;
答案选C。
【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是是可逆反应,要掌握其特征是“逆”、“等”、“定”、“动”、“变”。
7. A
【详解】A.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拆分原则,A正确;
B.小苏打主要成分是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Na+、HCO3-,离子方程式应该为:HCO3-+H+=CO2↑+H2O,B错误;
C.醋酸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C错误;
D.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Fe3+=Cu2++2Fe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8. B
【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Zn+2MnO2+H2O=Zn(OH)2+Mn2O3可知:金属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A错误;
B.金属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nO2作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Zn流向正极MnO2,B正确;
C.Mn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由Zn+2MnO2+H2O=Zn(OH)2+Mn2O3可知:1 mol Zn反应失去2 mol电子,则转移0.1 mol电子,需要Zn的物质的量是n(Zn)=×0.1 mol=0.05 mol,其质量m(Zn)=0.05 mol×65 g/mol=3.25 g,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9. A
【详解】A.反应NH3(g)+HCl(g)=NH4Cl(s)是个体系混乱程度减小的反应,△S<0,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根据△G=△H-T△S<0,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A正确;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错误;
C.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Fe、Cu及海水构成原电池时,活动性强的Fe作负极,会加快海轮外壳的腐蚀,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上H2失去电子被氧化,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 D
【详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铁作阳极,由于Fe电极是活性电极,所以阳极上Fe失去电子变为Fe2+,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Fe失去电子变为Fe2+,负极的反应式为:Fe-2e-=Fe2+,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放热反应也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煤的燃烧反应需要在加热点燃,但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
D.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当反应发生时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即发生反应放出热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1. C
【详解】A.H2A为二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H2AHA-+H+、HA-A2-+H+,且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所以c(H2A)>c(H+)>c(HA-)>c(A2-),故A错误;
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和水解,溶液pH<7说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A2-)>c(HA-),故B错误;
C.0.1mol/LNaHA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2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c(Na+)=c(HA-)+2c(A2-)+c(OH-),存在物料守恒c(Na+)=2c(HA-)+2c(A2-)+2c(H2A),二式联立可得c(OH-)=c(H+)+c(HA-)+2c(H2A),故C正确;
D.混合溶液应显酸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A-)+2c(A2-)+c(OH-),酸性溶液中c(H+)>c(OH-),所以c(Na+)<c(HA-)+2c(A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 D
【详解】A.75%的医用酒精具有杀灭病毒的能力,主要是由于它能使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A正确;
B.气溶胶属于胶体,分散在气体中的胶粒直径介于,B正确;
C.聚丙烯是由丙烯通过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
D.“84”消毒液是由Cl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它的有效成分是NaClO,D不正确;
故选D。
13. C
【详解】A.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A错误;
B.的结构示意图:,B错误;
C.C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故的比例模型:,C正确;
D.是共价化合物,故其电子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14. A
【详解】A. 具有氧化性,能将铜氧化为铜离子,发生反应,故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故A正确;
B.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张,与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
C. 熔点高,可作高温耐火材料,与其两性无关,故C错误;
D. 熔点高,可作高温耐火材料,而对光具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可制作光导纤维,故D错误;
故选A。
15. B
【详解】
A. 0.1 mol·L-1 FeCl3溶液中I-、SCN-均与铁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
B. pH=12的溶液显碱性:Na+、K+、SO、CH3COO-之间不反应,与氢氧根离子也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选;
C. 0.1 mol·L-1 Na2CO3的溶液中Ca2+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D. 与Al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HCO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
答案选B。
16. A
【详解】A.图1装置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试管内石灰石与稀盐酸r反应制备CO2气体,由带活塞的导管口逸出,A符合题意;
B.图2装置中,Na2CO3溶液不仅能吸收CO2,也能吸收HCl,所以不能用于除去CO2中的HCl,B不符合题意;
C.图3装置中,漏斗的尖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不符合过滤操作的要求,C不符合题意;
D.图4装置使用的是蒸发皿,蒸发皿只用于蒸发浓缩溶液,不能用于加热灼烧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C
【详解】A. 浓盐酸是强酸,要拆开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 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 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假设为1mol,2mol OH-消耗2mol HCO3-,生成2mol水和2mol碳酸根,1molBa2+结合1mol碳酸根离子生成1mol碳酸钡沉淀,故离子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 足量的通入溶液中,将氧化为SO4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 +Ba2+ + OH- = BaCO3↓+ H2O,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3- +Ba2+ + 2OH- = BaCO3↓+ CO32-+ 2H2O。以“少量者定为1mol”配平过量反应物的系数。
18. 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原子的半径小于Y原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Y为O,X是H,Z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O的后面,故Z为Na,Y、W同主族,故W为S。
【详解】A.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增大可知,S、Na、O的原子半径大小为:Na> S >O即,A错误;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则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错误;
C.W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H2SO4是强酸,C正确;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即NaH中X即H为价,D错误;
故答案为:C。
19. C
【详解】A. 氧化铁和铝单质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单质,氯气具有氧化性,与灼热的铁丝反应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A错误;
B.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加热过程中,铝离子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氯化氢易挥发,最终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或氧化铝,B错误;
C. 硫和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C正确;
D. 氯化钙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反应无法发生,没有碳酸钙沉淀,D错误;
答案为C。
20. B
【详解】A. 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反应的△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则该反应的,故A错误;
B. 醋酸是弱酸,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的酸性减弱,c(H+)减小,,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故该比值减小,故B正确;
C.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铜块会和铁形成原电池,其中铁作负极,在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被腐蚀,故若附着铜块,海轮外壳的腐蚀速率会加快,故C错误;
D. 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加入少量,其与反应生成CaCO3和NaOH,的浓度减小,使得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故的水解程度减小,但溶液的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21. D
【详解】A.若原溶液中含有Fe3+,先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会变红色,不能判断是否一定含有Fe2+,应先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排除Fe3+的干扰,再滴加氯水,若变红,说明是Fe2+被氧化成Fe3+,A错误;
B.混合溶液中的I-、Cl-浓度不知,不能判断AgI和AgCl的溶解度大小,因此不能比较两者的Ksp大小,B错误;
C.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Fe的还原性强于Cu,则Fe2+的氧化性弱于Cu2+,C错误;
D.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NO2的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大,说明CH3COO-水解能力强于NO2-,则CH3COOH的酸性弱于HNO2,有Ka(CH3COOH)<Ka(HNO2),D正确;
答案选D。
22. BC
【详解】A. X分子内有14个碳原子,不饱和度为3,则其分子式为,A错误;
B. 的反应为酯基发生水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 Y分子含有羧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分子内有羰基,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NaOH +,故 最多可与反应生成,D错误;
答案选BC。
23. AD
【详解】A.对比I、Ⅲ可知,升高温度CH3OCH3(g)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Ⅱ等效为Ⅰ中平衡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因此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与容器Ⅱ中的相等。I中平衡时CH3OCH3的物质的量是0.080 mol,则容器Ⅱ中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n(CH3OCH3)=2×0.080 mol=0.16 mol。反应容器是1 L,则II达到平衡时CH3OC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H3OCH3)==0.16 mol/L,B错误;
C.II中达到平衡时,c(CH3OCH3)==0.16 mol/L,c(CH3OH)==0.08 mol/L,=0.5;III中达到平衡时,c(CH3OCH3)==0.090 mol/L,c(CH3OH)==0.020 mol/L,=0.222<0.25,所以达平衡时,容器Ⅲ中比容器Ⅱ中的小,C错误;
D.容器Ⅰ中平衡时c(CH3OCH3)=c(H2O)==0.080 mol/L,c(CH3OH)==0.04 mol/L,容器Ⅰ中化学平衡常数K1==4,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g)0.30 mol、CH3OCH3(g)1.50 mol和H2O(g)0.30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1 L,则物质的浓度与其物质的量在数值上相等,此时浓度商Qc==5>4=K,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D。
24. AD
【详解】A.在0.2mol/LNH4HCO3溶液中发生阴、阳离子的水解反应:+H2ONH3·H2O + H+、+H2OH2CO3+OH-,由于溶液的pH>7,的水解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从而导致溶液中c()减少更多,所以c()>c(),c(H2CO3)>c(NH3•H2O),A正确;
B.在0.2mol/L氨水中,存在下列物料守恒:c()+c(NH3•H2O)=0.2mol/L,由于c(OH-)= c()+c(H+),所以c(OH-)+ c(NH3•H2O)>0.2mol/L,B不正确;
C.向0.1mol/L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至溶液pH=7,此时溶液中满足电荷守恒,从而得出c()+c(H+)=c()+2c()+c(OH-),由于pH=7,所以c(H+)=c(OH-),c()=c()+2c(),C不正确;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此时主要发生如下电离:NH4Cl==+Cl-、NH3·H2O+ OH-、H2OH++OH-,且NH3·H2O的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c(Cl-)>c(OH-)>c(H+),D正确;
故选AD。
25. CD
【详解】A.达到平衡时,向容器Ⅰ中增加C(s)的量,由于CO2(g)、CO(g)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所以平衡不发生移动,A不正确;
B.容器Ⅱ相当于容器Ⅰ减小体积为1L,此时平衡逆向移动,x<0.8,B不正确;
C.若容器Ⅲ中温度也为977K,与容器Ⅰ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y=0.4,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为=,现容器Ⅲ中温度为1250K,相当于977K时的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小于,C正确;
D.在容器Ⅰ中,K==1,若起始时向容器Ⅱ中充入0.1molCO2、0.2molCO和足量的C(s),此时浓度商Q==0.2<1,所以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CD。
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K2Fe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可用于食品加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催化某反应的机理如题8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盐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盐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6×10-13,Ksp=1,4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