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57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57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57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1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对可逆反应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当的生成速率是消耗速率的2倍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B.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容下加入,会加快逆反应速率,使平衡逆向移动
C.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正反应速率减慢,平衡正向移动
D.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
- (2021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 仪器及用品 | 试剂 | 实验目的 |
A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固体氯化钠,蒸馏水 | 配制1.0mol/L100mLNaCl |
B | 试管、烧杯、酒精灯 |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C | 大烧杯、小烧杯、量筒2个、泡沫塑料、硬纸板、温度计 | 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
D |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 0.1000mol/L草酸溶液、0.1000mol/LNaOH溶液、甲基橙溶液、蒸馏水 | 测定草酸是二元酸 |
A.A B.B C.C D.D
- (2021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Ⅰ表示常温下,溶液滴定、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Ⅱ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醋酸溶液电离程度:
D.根据图Ⅳ可判断可逆反应的
- (2021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能最多能与反应
C.化合物Y可以发生加成、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可以使用溶液鉴别化合物Y和Z
- (2021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流,如图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和,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利用光能实现水的分解
B.光照过程中阴、阳极区溶液中的均发生改变
C.再生池中的反应为
D.该装置中a极为阴极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吉祥物“冰墩墩”采用聚氯乙烯等原材料制作,聚氯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
C.冬奥会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D.北京冬奥会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棉、麻、丝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疫苗等生物制剂需要在低温下保存
C.饱和硫酸钠溶液可用于提纯蛋白质
D.木糖醇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与葡萄糖类似,属于单糖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某元素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区域是( )
A.第三周期第ⅡA族;P区 B.第三周期第Ⅷ族;d区
C.第四周期第ⅡA族;s区 D.第四周期第Ⅷ族;ds区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有机物一定是饱和链烃
B.几种苯的同系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C.的一氯代物有3种
D.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和12g金刚石中各含有4个键和4个键
B.含4.8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个
C.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D.0.5mol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的分子数为1.0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1,3,5-三溴苯酚
B. 2-丁醇
C. 3-甲基丁烯
D. 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两个氯原子形成共价键,轨道重叠示意图为
B.某原子核外电子由,原子放出能量
C.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②、③、④,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D.空间充填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甘油()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C.键的极性:
D.中键角比中键角大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在1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molAgCl沉淀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 |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B | 基态Fe3+比Fe2+稳定 | 基态Fe3+价电子排布式为3d5,是半充满的稳定结构 |
C | 石墨能够导电 | 石墨是离子晶体 |
D | CH4与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 | 它们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 |
A.A B.B C.C D.D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关于下式表示的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
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7 mol NaOH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下表中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取4mL淀粉溶液,加入5mL稀硫酸,加热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 | 淀粉未水解 |
B | 取少量与NaOH溶液共热,待溶液不分层后,再滴加溶液 | 检验中的溴元素 |
C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检验溶液中的 |
D |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澄清 | 结合的能力比强 |
A.A B.B C.C D.D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预测H2S和COCl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 (2022春·广东湛江·高二统考期末)已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元素W形成的某阳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D.化合物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参考答案:
- C
【详解】A.无论反应是否平衡,氢气的生成速率始终是的消耗速率的2倍,故A错误;
B.反应体系中固体视为浓度不变,加入后无影响,故B错误;
C.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对反应体系减压,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故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反应焓变大于零,说明生成物能量大于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中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 B
【详解】A.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mol/L100mLNaCl溶液,还缺少托盘天平,A不选;
B. 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 用NaOH溶液滴定草酸溶液,如果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只能生成草酸氢钠,不能测定草酸是二元酸,D不选;答案选B。
- D
【详解】A.考虑到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NaOH体积为30mL时,pH不等于13,A错误;
B.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为放热反应,B错误;
C.导电能力与电离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在增大,C错误;
D.随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此反应放热,,D正确;
答案选D。
- B
【详解】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Y中的双键发生加成,故A错误;
B.X中的苯环、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X最多能与反应,故B正确;
C.化合物Y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所以Y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故C错误;
D.Y和Z中都含有羧基,都能与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溶液鉴别化合物Y和Z,故D错误;
故选B。
- D
【详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故A正确;
B.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和,由图可知,进入阴极, 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则光照过程中阴、阳极区溶液中的pH均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放电后的溶液进入再生池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使V3+可以循环利用,故C正确;
D.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图可知,b为阴极,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 A
【详解】A.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无机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聚氯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正确;
C.采用氢燃料电池车,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出行”理念,C正确;
D.北京冬奥会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减少了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D正确;
故选:A。
- D
【详解】A.棉、麻、丝都含有C、H和O元素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疫苗等生物制剂属于蛋白质,需要在低温下保存,防止高温时,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饱和硫酸钠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发生盐析,可用于提纯蛋白质,故C正确;
D.木糖醇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只含-OH,属于醇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 C
【分析】正+2价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可以确定出该元素为钙元素。
【详解】钙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ⅡA族,属于s区元素,答案选C。
- D
【详解】A.在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存在的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间存在金属键,A不正确;
B.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和硬度越高,但是与分子的稳定性没有关系,稳定性只与分子内的化学键的强度有关,B不正确;
C.虽然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但是由于HF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HF 的沸点高于HI,C不正确;
D.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D正确;
本题选D。
【点睛】分子晶体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只有发生化学变化时才会破坏化学键,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 B
【详解】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为饱和烃,可能是链烃,也可能是环烷烃,故A错误;
B.对二甲苯极性最小,沸点最低,沸点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故B正确;
C.有4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4种,故C错误;
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 B
【详解】A.分别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故A不选;
B.分别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故B选;
C.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故C不选;
D.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是苯萃取了溴水里的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是加聚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 C
【详解】A.60克SiO2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连接,但每个氧原子同时与两个硅原子连接,所以每个硅原子所连接的氧原子数为两个,60克SiO2所含的硅氧键数目为2NA;12克金刚石,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碳原子同时与另外4个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另外的碳原子也与其他4个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则每个碳原子实际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为两个,所以12克金刚石所含的碳碳键数目为2NA,A错误;
B.4.8克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mol,在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三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其他碳原子与另外三个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则每个碳原子实际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为1.5个,所以所含共价键数为0.6 NA,B错误;
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2.8克的混合气体则相当于有0.2molCH2,所以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C正确;
D.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可逆反应,生成的乙醇分子数应小于0.5NA,D错误;
故选C。
- B
【详解】A.苯环上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则三个溴原子分别位于第2、4、6位上,故正确的名称为:2,4,6-三溴苯酚,A错误;
B.醇的命名规则是:选取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选项中的名称符合命名规则,B正确;
C.烯烃的命名,必须指出碳碳双键的位置, 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1-丁烯,C错误;
D.烷烃的命名要求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选项中的烷烃命名时编号错误,正确的名称为 2,6-二甲基-3-乙基庚烷,D错误;
答案选B。
- C
【详解】A.两个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形成p-pσ键,轨道重叠示意图为,故A错误;
B.3s能级上的电子比3p能级上的电子能量更低,所以原子核外电子由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13p2即从基态原子转变为激发态原子,原子要吸收能量,故B错误;
C.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Ⅴ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③>④>②>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故C正确;
D.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但是不能表示CCl4分子,因为Cl原子的半径比C原子大,与比例模型中的原子大小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 D
【详解】A.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甘油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说法错误;
B.电负性是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一般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但第一电离能不一定越大,如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N,但N的第一电离能强于O,故B说法错误;
C.非金属性F>O>N,吸引电子对能力F>O>N,因此极性F-H>O-H>N-H,故C说法错误;
D.H3O+中心原子O有1对孤对电子,H2O中心原子O有2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因此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 C
【详解】A.配合物[TiCl(H2O)5]Cl2•H2O,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故A错误;
B.中心离子是Ti3+,内配离子是Cl-,外配离子是Cl-,故B错误;
C.配合物[TiCl(H2O)5]Cl2•H2O,内配离子是Cl-为1,外配离子是Cl-为2,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故C正确;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离子Cl-离子与Ag+反应,内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只能生成2molAgCl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点晴】注意配体、中心离子、外界离子以及配位数的判断是解题关键,配合物也叫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TiCl(H2O)5]Cl2•H2O,配体Cl、H2O,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Ti3+,配合物中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外界离子Cl-离子与Ag+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 B
【详解】A.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分子内化学键的强弱,因为N的非金属性大于P,所以N-H键能大于P-H键能,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A不正确;
B.基态Fe3+价电子排布式为3d5,3d轨道半充满,电子的能量低,离子较Fe2+稳定,B正确;
C.在石墨中,每个C原子只形成3个共价键,还有1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够导电,C不正确;
D.CH4与H2O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都发生sp3杂化,D不正确;
故选B。
- C
【详解】A.分子中含有羧基,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A正确;
B.含有酯基,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B正确;
C.由于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则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 mol NaOH反应,C错误;
D.含有酚羟基、酯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 D
【详解】A.取4mL淀粉溶液,加入5mL稀硫酸,加热5min后,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才能检验醛基,进而检验葡萄糖判断淀粉是否水解, A错误;
B.取少量C2H5Br与NaOH溶液共热,待溶液不分层后,应先加入过量稀HNO3,排除OH-的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B错误;
C.FeCl2溶液中的Fe2+和Cl-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Cl2溶液中的Fe2+,C错误;
D.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澄清,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二者均可溶,浊液变澄清,说明结合的能力比强,D正确;
故选D。
- D
【详解】H2S分子中的中心原子S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是1/2×(6-1×2)=2,则说明H2S分子中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2对是孤对电子因此空间结构是V型;而COCl2中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是1/2×(4-2×1-1×2)=0,因此COCl2中的中心原子电子对数是3对,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故选项是D。
- C
【解析】略
江苏盐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盐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6×10-13,Ksp=1,4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泰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泰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5ml/L,故其,C错误;,7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桂林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广西桂林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L同时可转化1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