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56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56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56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
展开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
一、单选题
1.(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楼道灯的声控开关,主要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下列常见的数码产品中应用了这种传感器技术是( )
A.收音机 B.话筒 C.扬声器 D.耳机
2.(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如图甲所示,在长直载流导线附近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与导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取图示电流方向为直导线电流的正方向,当直导线通入如图乙所示的电流时,在0-T内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穿过线圈ABCD中的磁通量最大
B.在时,线圈ABCD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小
C.在~T时间内,线圈ABCD中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沿顺时针方向
D.在~T时间内,线圈ABCD中感应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
3.(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长为L的直金属棒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当它以速度v沿与棒和磁感应强度都垂直的方向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将此棒弯成一半圆形置于与磁感应强度相垂直的平面内,当它沿垂直直径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则等于( )
A. B. C.1 D.
4.(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两个相同的电阻R1、R2和两个相同的灯泡A1、A2与两个线圈L连接成如下甲、乙两电路,在实验过程中灯泡均没有烧毁,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自感系数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路甲中,S闭合,灯泡A1逐渐变亮,并能稳定发光
B.在电路甲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灯泡A1不亮
C.在电路乙中,S闭合,灯泡A2逐渐变亮,直到稳定发光
D.在电路乙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灯泡A2将闪一下,再熄灭
5.(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B.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加
C.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D.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
6.(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7.(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关于固体、液晶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D.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光学的各向同性
8.(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如图为弹簧振子在t = 0到t = 4s内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 = 2s时刻振子的振动方向向上
B.在t = 0到t = 1s时间内振子的速度减小,回复力增大
C.在t = 1s到t = 2s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都增大
D.从t = 1s到t = 3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为零
9.(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频率不同而已
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只与频率有关
10.(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某同学手拿绳子一端开始做上下振动1. 5s后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相邻编号的质点间水平距离为6cm及此时1到10号质点的振动方向,则此同学开始振动的方向和这列绳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A.竖直向上,0.36m/s
B.竖直向下,0.4m/s
C.竖直向上,0.4m/s
D.竖直向下,0.36m/s
11.(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关于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大的方向移动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12.(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是聚变反应
B.是α衰变
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铀()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13.(2018春·江苏宿迁·高二宿迁中学期末)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系原子核稳定的力是核力,核力可能是吸引力,也可能是排斥力
B.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能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C.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D.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原子核
14.(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由于能量的耗散,虽然能量总量不会减少,但仍需节约能源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15.(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关于温度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B.两个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可以具有不同的温度
C.0℃的水与0℃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D.当物体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也一定增加
16.(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一组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并把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以下看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乙同学认为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丙认为小颗粒的运动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丁认为小颗粒沿笔直的折线运动,说明水分子运动是规则的
17.(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有关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形成的水晶仍然是晶体
B.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是各向异性
C.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组合而成的,所以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18.(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下列有关湿度、饱和汽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湿度越小,人们感觉越潮湿
B.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
C.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D.当水面上水蒸气饱和时,不会有水蒸气的分子回到水中
19.(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确定
A.温度T1高于温度T2
B.两条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不相等
C.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20.(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1.(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是实物粒子,运动过程中只能体现粒子性
B.光子的数量越多,传播过程中其粒子性越明显
C.光在传播过程中,只能显现波动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由于德布罗意波长较短,故不会“失准”
22.(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
D.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
23.(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关于衰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是由原子所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B.(铀)衰变为(氡)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C.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24.(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斯诺克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选手将质量为m的A球以速度v与质量为m静止的B球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 )
A.v B.2v C.0.5v D.0.2v
25.(2019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用一定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锌板来研究光电效应,如图,则
A.任意光照射锌板都有光电子逸出
B.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越多
C.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
D.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26.(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红外测温枪与传统的热传导测温仪器相比,具有响应时间短、测温效率高、操作方便、防交叉感染(不用接触被测物体)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其波长比红光短
B.高温物体辐射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C.红外测温枪能测温度与温度越高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有关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27.(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斥力、引力均为零,分子势能也为零
B.乙图中欲使玻璃板离开水面,绳子对玻璃板的拉力一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C.丙图中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丁图中封闭注射器的出射口,按压管内封闭气体过程中阻力增大,说明气体分子间斥力增大
28.(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相机,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示意图,,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射出,且在、边只有光射出,光路如图中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束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b光的频率比a光的小
B.在棱镜内,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大
C.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较大
29.(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标有“6V,3W”的灯泡和标有“2μF,7V”的电容器并联到交流电源上,V为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B.电容器不可能被击穿
C.V的示数在0~之间不断变化
D.t=0.01s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30.(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波形是调频波的波形
B.乙图中的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C.丙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肥皂膜水平放置后,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D.丁图中用相机拍摄玻璃后的景物时,是通过镜头表面的增透膜减弱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影响
31.(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屏远离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B.将滤光片由红色的换蓝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C.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32.(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氢原子的能级分布图如图甲所示,用一束光子能量为12.09eV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进而用辐射出的光照射钨(钨的逸出功为4.5eV)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够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
B.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有两种频率的光能够使钨发生光电效应
C.在图乙中S打在1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时,若S打在2上则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D.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照射钨,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两条光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则a光的频率更高
33.(2020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传播到x=5m的M点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N(x=3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x=10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3s,点移动到x=8m处
B.当点开始振动时,点位于波谷
C.在t=2s时,质点P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从此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的过程中,N点通过的路程为60cm
34.(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糖仪利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制成
B.可燃气体报警器利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制成
C.电梯超出负载发出报警提示的报警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制成
D.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利用温度传感器制成
35.(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某同学在研究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
B.乙的波长大于丙的波长
C.乙的截止频率大于丙的截止频率
D.甲、丙两种光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
36.(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7.(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其主要结构就是线圈和电容组成的类似LC振荡电路的并联谐振电路,其终端有主动、被动和双向三种模式,最常见的被动模式广泛应用于公交卡、门禁卡、校园一卡通等,刷卡时,电路发生电谐振,给电容器充电,达到一定电压后,在读卡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响应,被读或写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C电路的电容器在充电时,电流增大
B.LC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线圈中自感电动势减小
C.如果增大LC电路中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振荡周期将减小
D.电磁波发射时,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电谐振
38.(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玻尔的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5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B.已知钠的逸出功为2.29eV,则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钠的表面打出光电子
C.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波长最长
D.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39.(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汽车无线充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不需手动操作,没有线缆拖拽,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受电线圈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如图所示,当电动汽车行驶到安装在地面的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而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无线充电技术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B.只有将供电线圈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C.受电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供电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
D.受电线圈没有对准供电线圈(二者没有完全重合)时,也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40.(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已知在深度3000m以下,海水温度基本不变。若蛟龙号在执行某次任务时,外部携带一装有氧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的小型气缸,气缸及活塞导热性能良好,活塞与气缸间摩擦不计,若蛟龙号从4000m深度下潜到5000m深度的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则( )
A.气缸内氧气的内能增大
B.每个氧气分子的动能均不变
C.外界对氧气做的功等于氧气放出的热量
D.氧气分子单位时间撞击气缸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不变
41.(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中国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于2020年11月份并网发电,该核电技术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反应堆中的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是衰变反应
B.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
C.任何体积的都能发生链式反应
D.结合能比的结合能小
42.(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与黑体温度无关
C.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不稳定
D.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来增大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43.(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图甲是吹肥皂泡游戏的场景,在图乙玻璃杯内注入肥皂水,用铁丝做成的圆环放进玻璃杯中,沾满肥皂水后取出,可以吹出肥皂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不浸润玻璃杯壁
B.肥皂泡表面张力方向和表面垂直
C.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D.肥皂泡表面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44.(2021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纵坐标为,与横轴交点横坐标为b,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则由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a
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b
C.普朗克常量为
D.入射光的频率为2b时,遏止电压为
45.(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手机通信系统主要由手机、基站和交换网络组成,信号通过电磁波传播。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所以电磁波是物质波
B.只要有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C.电磁波跟机械波一样,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D.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同时伴随能量和信息的传播
46.(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0℃和100℃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为氧气分子在0℃时的速率分布图像
C.温度升高后,各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都增加
D.与0℃时相比,100℃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
47.(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将油膜看作由一个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的单层分子膜
B.中的V是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C.若油酸酒精溶液浓度太高,会使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
D.测量油膜面积时,必须让油膜形成规则的几何形状
48.(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的液桥演示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融成一体,然后将两块透明板缓缓分开,水球被拉长成柱体,形成了一个长约10厘米的液桥。关于液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桥的形成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B.水浸润透明板
C.液桥内的分子停止了无规则运动
D.如果在地球上完成该实验,液桥的最大长度将变短
49.(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疫情期间,学校用装消毒液的喷水壶对教室进行消毒。如图喷水壶未喷水时阀门K闭合,压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喷水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 )
A.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吸热
B.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减小
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目减少
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50.(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4~3.11,现有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4种频率的光子
B.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需要吸收能量
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为可见光
D.电离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要吸收12.75的能量
51.(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矩形线框置于磁场中,该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线框通过导线与电阻构成闭合电路,线框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逆时针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通过电阻的电流瞬时值为0
B.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线框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
D.若使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增大一倍,那么通过电阻电流的有效值变为原来的倍
52.(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嫦娥五号”中有一块“核电池”,在月夜期间提供电能的同时还提供一定能量用于舱内温度控制。“核电池”利用了的衰变,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的中子数少2个
B.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半衰期不相同
C.一个衰变为释放的核能为
D.发生的是衰变,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可用于金属探伤
53.(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期末)为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小明绕制了两个线圈套在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如图所示,他将线圈a作为原线圈连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线圈b接小灯泡,当闭合电源开关时,发现电源过载(电流过大,超过学生电源允许的最大值)指示灯亮。为解决电源过载问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大电源电压 B.适当减小原线圈a的匝数
C.适当减小副线圈b的匝数 D.换一个电阻更小的灯泡
54.(2022春·江苏宿迁·高二统考期末)角速度计可测量飞机、航天器、潜艇的转动角速度,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系统绕光滑的轴转动时,元件A可无摩擦在水平杆上滑动,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成为飞机、卫星等的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已知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自然长度均为l,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也为l,电阻分布均匀,系统静止时滑片P位于B点,弹簧均处于原长,当系统以角速度转动时( )
A.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减小而增大
C.两弹簧的形变量均为
D.输出电压U与的函数式为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收音机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故A错误;
B. 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故B正确;
C.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故C错误;
D. 耳机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B.在时,通过直导线的电流为零,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零,但磁场变化最快;穿过线圈ABCD中的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变化最快,感应电流最大,故A错误,B错误;
CD.在~时间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向外增大,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在~T时间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向外减小,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因此在~T时间内,感应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设金属棒的长度为L,有效的切割长度为L,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
弯成一半圆形后,有效的切割长度为,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v;则= .
故选B.
4.C
【详解】A. 在电路甲中,开关闭合瞬间,由于线圈自感系数很大,电流为零,A1灯立刻变亮;通过线圈的电流逐渐增大,由于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最后线圈将灯泡A1短路,灯泡逐渐熄灭,故A错误;
B. 在电路甲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由于自感作用,自感线圈中电流逐渐减小,线圈和灯泡A1、电阻R1组成回路,灯泡A1发光,故B错误;
C.在电路乙中,S闭合瞬间,由于磁能量增大,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这个自感电动势将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通过A2灯的电流逐渐增大,灯泡A2逐渐变亮,直到稳定发光,故C正确;
D.在电路乙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的瞬间,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所以此瞬间通过A2灯的电流不会比开关闭合稳定时大,灯泡A2不会闪一下再熄灭,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去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但阻碍不等于阻止,只能使其慢慢的变化.以次判断电流的大小,确定灯泡亮度的变化.
5.A
【详解】A、一般分子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故A正确;
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加,故B错误;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分子质量不同,平均速率不相同.故C错误;
D、根据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由于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撞形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但并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B错误;
C.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承受小昆虫的重力,使其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故C正确;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单晶体只有在某些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A正确;
B. 同种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故B正确;
C. 液晶,即液态晶体,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D
8.B
【详解】A.由振动图象可知,t=2s时振子的振动方向向下,故A错误;
B.在t = 0到t = 1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增大,速度减小,回复力增大,故B正确;
C.在t = 1s到t = 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C错误;
D.从t = 1s到t = 3s时间内振子从正向最大位移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位移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自身就是一种物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机械波和电磁波它们属于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故C正确;
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介质,和频率无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和频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由波形图可知,10号点刚开始振动,且正竖直向下运动,根据每一点的振动都重复了波源的振动,说明此同学开始振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1.5s波传播了54cm,所以波速
v==0.36m/s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本身有关,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即热核反应,故B错误;
C.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高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是重核裂变,故A错误;
B.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B错误;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故C错误;
D.铀()到铅(),质量数减少32,发生了8次α,电荷数10,说明发生了6次β衰变,每次β衰变,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所以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 根据核力的性质可知,短程力核力在4∼5fm以上的距离即已消失,当两核子距离为2∼5fm时,它是较弱的吸引力,通常称为长程弱吸引力.核力的中程部分(1∼2fm)是较强的吸引力,它比质子间的库仑力强得多,足以克服库仑排斥作用.当两核子间距离小于0.4∼0.5fm时,核力为强排斥力,称为排斥芯.故A正确;
B.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能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方向几乎不变,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等现象,故B正确;
C.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电子与带正电的物质向枣糕形状分布,故C错误;
D. β衰变中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C.
14.C
【详解】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选项A错误;
B.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错误;
C.由于能量的耗散,虽然能量总量不会减少,但仍需节约能源,选项C正确;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选项D错误.
15.A
【详解】A.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气体的温度可能不变,则其内能可能不变,选项A正确;
B.两个达到热平衡的系统温度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
C.0℃的冰化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则同质量的0℃的水比0℃的冰内能大,选项C错误;
D.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没有必然的关系,故D错误;
16.C
【详解】A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故AB错误;
C.布朗运动的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受力不平衡引起的,故C正确;
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中的折线不是颗粒运动的轨迹,故D错误;
17.D
【详解】A.石英也叫天然水晶,但天然水晶在熔化再凝固后叫人造水晶,人造水晶不是晶体.故A错误;
B.单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为各向同性.故B错误;
C.多晶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细小的晶体(单晶体)无规则集合而成,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故D正确;
18.B
【详解】A.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相对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水的蒸发,人们感觉越潮湿.故A错误;
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故B正确;
C.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未饱和汽离饱和汽越远,故C错误;
D.当水面上水蒸气饱和时,进入水面的水分子和出来的水分子相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故D错误;
19.D
【详解】A.温度越高中等速率分子占据的比例越大;由速率分布图可知,温度T1低于温度T2.故A错误;
B.由题图可知,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与分子速率间的关系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都应该等于1,即相等,即两条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故B错误;
C.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由速率分布图可知,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D正确;
20.C
【详解】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选项A错误;
B.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选项B错误;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选项C正确;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D错误.
21.D
【详解】A.根据德布罗意理论可知,实物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是因为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不明显而已,故A错误;
B.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故B错误;
C.光子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在传播过程中,即可以表现波动性也可以表现粒子性,故C错误;
D.高速飞行的子弹由于德布罗意波长较短,粒子性明显,故不会“失准”,故D正确.
22.B
【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 A正确;
B.原子核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和就是原子的质量,故B错误;
C.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故C正确;
D.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23.B
【详解】A.原子核的半衰期与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由内部自身因素决定,故A错误.
B.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后,则质量数减小4×4=16,而电荷数减小4×2-2=6,因此(铀)衰变为,故B正确.
C.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对个别的原子没有意义,故D错误.
24.A
【详解】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A+mv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vA=0,vB=v;
A.v,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2v,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0.5v,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0.2v,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25.D
【详解】AC.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才会有光电子逸出,而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时间去积累能量,故AC错误;
B.只有在产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越多,故B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可知,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D正确.
26.C
【详解】A.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其波长比红光长,故A错误;
B.所有物体都辐射红外线,只是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故B错误;
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传感器接收到不同强度的红外线即能测出不同人体的温度,故C正确;
D.普朗克提出的能量不连续的观点,爱因斯坦利用光子说成功揭示了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27.B
【详解】A.甲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斥力和引力相等,分子力表现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但是不为零,选项A错误;
B.乙图中由于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有引力作用,则欲使玻璃板离开水面,绳子对玻璃板的拉力一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选项B正确;
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则C错误;
D.丁图中封闭注射器的出射口,按压管内封闭气体过程中阻力增大,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气体分子间斥力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28.D
【详解】AB.由图可知,光线在CD界面上,相同的入射角a光发生折射,b光发生全反射,说明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大,有
知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小,因此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小,由公式
知同种介质中a光速度大,故AB错误;
C.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小,a光的频率也比b光的频率小,而光子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则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小,故C错误;
D.根据折射定律
可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29.A
【详解】A.由乙图可知,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则电压有效值为
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故灯泡能恰好正常发光,故A正确;
B.因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超过电容器的击穿电压7V,故电容器会被击穿,故B错误;
C.V的示数为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即示数为6V,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在t=0.01s时,瞬时电压为零,故磁通量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30.B
【详解】A.甲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幅度随着声音信号改变,该波形是调幅波,选项A错误;
B.乙图中的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选项B正确;
C.丙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应该是沿水平方向的,选项C错误;
D.丁图中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使照片清晰,选项D错误。
故选B。
31.C
【详解】A.将屏远离双缝,L变大,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条纹间距变大,故A错误;
B.将滤光片由红色的换蓝色的,波长变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小,故B错误;
C.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则d增大,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小,故C正确;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条纹间距与单缝与双缝的距离无关,则条纹间距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32.B
【详解】A.由氢原子的能级图得到,能级3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为
所以用能量为12.09eV的光子去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能级3的激发态上去,氢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能级3的激发态后,向低能级跃迁时,任意两个能级之间发生一次跃迁,共发射
3种频率不同的光,故A错误;
B.从跃迁到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小于4.5eV,不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其它两种光子能量都大于4.5eV,故B正确;
C.只要照射光的能量大于金属逸出功,就能发生光电效应,与所加电压正负无关,故C错误;
D.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入射光频率越高,遏止电压越大,由乙图可知,a、b光的遏止电压一样,所以对应的光频率也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B。
33.D
【详解】A.质点只会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一起向前移动,故A错误;
B.根据平移法可知,当点开始振动时,点位于波峰,故B错误;
C.由乙图可知,在t=2s时,质点N(x=3m),处于平衡位置并即将向上运动,则质点P处于波谷,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
D.从此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即此时此刻质点P的振动恰好传到Q,经历的时间为
N点通过的路程为
故D 正确。
故选D。
34.D
【详解】A.血糖仪利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制成,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燃气体报警器利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制成,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梯超出负载发出报警提示的报警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制成,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制成,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5.D
【详解】A.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甲,则根据
则乙的频率大于甲的频率,选项A错误;
B.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丙,则根据
则乙的频率大于丙的频率,乙的波长小于丙的波长,选项B错误;
C.同一种金属,截止频率是相同的,故C错误;
D.根据
甲、丙两种光的截止电压相同,则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选项D正确。
故选D。
36.A
【详解】A.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减小,选项A正确;
B.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选项B错误;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选项C错误;
D.当r大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选项D错误。
故选A。
37.C
【详解】A.LC电路的电容器在充电时,电流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
B.LC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变大,则自感电动势变大,选项B错误;
C.如果增大LC电路中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则根据
可知,电容C变小,根据
可知,振荡周期将减小,选项C正确;
D.电磁波发射时,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选项D错误。
故选C。
38.B
【详解】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选项A错误;
B.已知钠的逸出功为2.29eV,则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为
则可以从金属钠的表面打出光电子,选项B正确;
C.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大,则波长最短,选项C错误;
D.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半径减小,根据
可知,动能变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39.B
【详解】A.无线充电技术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电磁感应原理,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有将供电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才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电磁感应现象中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则受电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供电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受电线圈没有对准供电线圈(二者没有完全重合)时,也可以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也可以进行无线充电,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0.C
【详解】A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由于温度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则氧气放出热量,并且外界对氧气做的功等于氧气放出的热量,A错误C正确;
B.每个氧气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律的,其动能无法确定,温度不变是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错误;
D.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增小,但是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则氧气分子单位时间撞击气缸壁单位面积的次数增加,压强才会增大,D错误。
故选C。
41.D
【详解】A.反应是重核裂变反应,选项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选项B错误;
C.要想发生链式反应,必须要使得达到临界体积,选项C错误;
D.因反应放出核能,则结合能比的结合能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42.A
【详解】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玻尔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选项A正确;
B.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可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误;
C.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选项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A。
43.C
【详解】A.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肥皂水不浸润蜂蜜和石蜡,但可以浸润玻璃。故A错误;
B.肥皂泡表面张力方向和表面平行。故B错误;
C.表面张力让液体收缩,而球面是同体积物体最小的表面积,所以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故C正确;
D.肥皂泡表面液体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C。
44.D
【详解】AB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结合图像,当Ekm=0时,;即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b;当时
即该金属的逸出功为a;普朗克常量为
则选项ABC错误;
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当入射光的频率为2b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而
则
故D正确。
故选D。
45.D
【详解】A.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但是电磁波不是物质波,选项A错误;
B.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不会产生电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B错误;
C.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同时伴随能量和信息的传播,选项D正确。
故选D。
46.C
【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0℃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与分子速率间的关系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都应该等于1,即相等,故A正确。
B.温度越高,速率较大的分子数量所占比例越大,由图像知,在速率较大的区间,虚线在实线上方,故虚线为0℃时情形,实线对应于分子在100℃的速率分布情形,故B正确;
C.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总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即速率处中等的分子所占比例最大,速率特大或特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所以温度升高使得速率较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变小,故C错误;
D.与0℃时相比,100℃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故D正确。
此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47.A
【详解】A.该实验中是将油膜看作由一个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而形成的单层分子膜,故A正确;
B.公式
中的V是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体积,故B错误;
C.既使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过高,但是只要操作正确,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也将等于真实值,故C错误;
D.测量油膜面积时,不需要让油膜一定形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故D错误。
故选A。
48.C
【详解】A.液桥的形成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故A正确;
B.若水不浸润透明板,则将两块透明板缓缓分开时,水不会附着在透明板上,将不会形成液桥,所以可推知水浸润该透明板,故B正确;
C.液桥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故C错误;
D.如果在地球上完成该实验,由于受到自身竖直向下重力的影响,则液桥会向下弯曲,导致分子间的引力不足以维持较长的液桥,液桥的最大长度将会变短,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49.A
【详解】AB.喷水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W<0
由于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则
ΔE=0
根据
ΔE=W+Q
可知,储气室内气体吸热,选项A正确,B错误;
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质量不变,则分子数目不变,选项C错误;
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A。
50.C
【详解】A.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
种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
B.从较高的n=4能级跃迁到较低的n=1能级,需要释放能量,故B错误;
C.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ε=ΔE=E4-E2=2.55eV
属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所以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为可见光,故C正确;
D.电离n=4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要吸收
E'=0-E4=0.85eV
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51.B
【详解】AB.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但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感应电流也最大,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瞬时值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AB边和CD边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由B指向A,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若使线框转动的角速度ω增大一倍,Em也增大一倍,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也增大一倍,根据
可知,通过电阻电流的有效值将为原来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52.A
【详解】AD.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得
易知发生的是衰变,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差,不能用于金属探伤。的中子数为
的中子数为
可知比的中子数少2个。故A正确;D错误;
B.半衰期与环境条件无关,是由元素本身决定。故B错误;
C.一个衰变为释放的核能为
故C错误。
故选A。
53.C
【详解】A.增大电源电压,根据
可知增大,则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根据
可知增大,则过载更大,A错误;
B.适当减小原线圈a的匝数,根据
可知增加,则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加,根据
可知增加,则仍过载,B错误;
C.适当减小副线圈b的匝数,根据
可知减小,则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根据
可知减小,则可解决过载,选项C正确;
D.换一个电阻更小的灯泡,根据
可知不变,则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根据
可知增大,则仍过载,选项D错误。
故选C。
54.D
【详解】AB.A B系统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转动时,无论角速度增大还是减小, BC 的电阻不变,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与角速度无关,AB 错误;
C.设系统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转动时,左边弹簧伸长的长度以及右边弹簧压缩的长度均为x,则对元件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求得
C错误;
D.输出电压
求得
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烟台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东丽区三年(2020-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 这是一份天津东丽区三年(2020-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三年(2020-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题型分类汇编1-单选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