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件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2538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绝句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绝句授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走进古诗,再读古诗,指导书写,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作者简介,朗读指导,后鼻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一首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评价朗读效果。听老师范读,读出节奏。全班齐读。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组合作,交流思考下列问题: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课本上用“___”画出来。请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游玩时间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时”是指什么时候?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苏轼《舶趠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出行正好碰到了——日日晴。
游玩路线 画一画诗人游玩的路线。结合诗句判断路线是否正确。小溪泛尽却山行“泛”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边读古诗边看课本插图,说一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呢?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上面生字。熟字比较法识记: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注意“梅”的右下部分“母”的笔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练习书写,写字展评。
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朗读指导:读“竹外桃花”时一气呵成,将重音落在“花”字上,“三两枝”速度放慢,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春江水暖”略微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
朗读指导: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欲上时”节奏放慢,给人想象的空间。
再读课文,思考交流: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
春天冰雪消融,江水回暖
读到“蒌蒿满地芦芽短”这句诗时,根据“蒌蒿”“芦芽”的偏旁和课本上的插图,可知“蒌蒿”和“芦芽”指的都是______。
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河豚为什么在春天溯游产卵
因为要在淡水里产卵。 河豚之所以要逆流而上产卵,因为要去寻找淡水。他们要在淡水里面产卵,因为在淡水里面产卵会有利于卵的孵化以及小鱼的生长。河豚多在春天逆流而上产卵,因为春天的气温回升,逆流而上产卵会促进卵的孵化和小鱼的生长。
粉红的桃花才开了三两枝、春水回暖不久、芦芽破土而出。
鸭子在戏水、萎蒿很茂盛、河豚为繁育后代逆流而上。
显示出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先从画面的布局“江岸、江面、江边、水中”,有序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从颜色、动静、虚实等方面将古诗还原成一幅灵动的春江美景图。
思考:哪些内容是诗人想象的?
1.下列适合题写在右图上的诗句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图中没有描绘,但我们可以根据诗句联想到的景物 是( ) A.莲花 B.桃花 C.鸭 D.河豚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苏轼其他关于美食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食荔枝》
竹子 桃花江水 鸭子蒌蒿 芦芽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初春时节桃花绽开、鸭子戏水、蒌蒿满地和芦芽初露的描写,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走在三衢这个地方的路上
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治今河南洛阳)。曾几为人正直,勤于政事,学识渊博,通贯六经。 主要作品:《寓居吴兴》《题访戴图》等。
用作姓氏时读“zēnɡ”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朗读指导:“日日晴”中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些,稍重一些,“晴”的语调可上扬,读出意外之喜。
朗读指导:诗人改走山路,游兴高涨,读出开心之态。
朗读指导:可以加快语速,把重音落在“路”上,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显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朗读指导:以轻松且稍快的节奏朗读,读出韵味。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是什么时节出去游玩的?当时的天气情况又是怎样呢?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黄梅时节江南的天气大都是雨天。
这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一般多雨,难得有这样的连续晴天,因此诗人游兴高涨。
思考: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的游玩路线是怎样的呢?
诗人先乘小船泛游小溪,再在山中步行游览。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边读古诗边看课本插图,说一说:诗人在回来的路上都看到、听到了什么?
在回来的路上,浓密的绿阴丝毫没有减少。
不仅如此,还多了几声黄鹂的鸣叫。
如果与诗人同行,可能还会听到什么?
( )日日晴,( )却山行。( )不减来时路,添得( )四五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绝句说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绝对绝情绝交,迟泥睡,绝句唐·杜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背景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绝句示范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初读古诗,走进古诗,再读古诗,指导书写,第2课时,复习导入,感知诗意,都是草字头,想象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