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第1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第2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解析版),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0年中考数学十大题型专练卷
    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矩形中,,,为的中点,为上一动点,为中点,连接,则的最小值是( )

    A.2 B.4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出点P的运动轨迹是线段P1P2,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当BP⊥P1P2时,PB取得最小值;由矩形的性质以及已知的数据即可知BP1⊥P1P2,故BP的最小值为BP1的长,由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P为DF的中点,
    当F运动过程中,点P的运动轨迹是线段P1P2
    因此可得当C点和F点重合时,BP1⊥P1P2时使PB最小为BP1.
    当C和F重合时,P1点是CD的中点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中的动点问题,关键在于问题的转化,要使PB最小,就必须使得DF最长.
    2.如图,在中,,,.点P是边AC上一动点,过点P作交BC于点Q,D为线段PQ的中点,当BD平分时,AP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得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


    ,又,





    ,即,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是函数的图象,直线轴且过点,将该函数在直线l上方的图象沿直线l向下翻折,在直线1下方的图象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若新图象对应的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5,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答案】C
    【分析】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刚好等于5的时刻,则M的范围可知.
    【详解】解:如图1所示,当t等于0时,
    ∵,
    ∴顶点坐标为,
    当时,,
    ∴,
    当时,,
    ∴,
    ∴当时,

    ∴此时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
    如图2所示,当时,
    此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1.
    综上所述:,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问题,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刚好为5的m的值为解题关键.
    4.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P是对角线OB上一动点(不与原点重合),连接PC,过点P作,交x轴于点D.下列结论:①;②当点D运动到OA的中点处时,;③在运动过程中,是一个定值;④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分析】①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故①正确;
    ②由点D为OA的中点,得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故②正确;
    ③如图,过点P作于F,FP的延长线交BC于E,,则,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求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故③正确;
    ④当为等腰三角形时,Ⅰ、,解直角三角形得到,
    Ⅱ、OP=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故不合题意舍去;
    Ⅲ、,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故不合题意舍去;于是得到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故④正确.
    【详解】解:①∵四边形OABC是矩形,,
    ;故①正确;
    ②∵点D为OA的中点,

    ,故②正确;
    ③如图,过点P作 A于F,FP的延长线交BC于E,
    ,四边形OFEC是矩形,

    设,则,
    在中,,












    ,故③正确;
    ④,四边形OABC是矩形,



    当为等腰三角形时,
    Ⅰ、




    Ⅱ、


    ,故不合题意舍去;
    Ⅲ、,

    故不合题意舍去,
    ∴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考查了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出相似三角形表示出CP和PD是解本题的关键.
    5.如图,在中,,,点在边上,且,点为的中点,点为边上的动点,当点在上移动时,使四边形周长最小的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OB=4,∠AOB=45°,求得BC=3,OD=BD=2,得到D(0,2),C(4,3),作D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E,连接EC交OA于P,则此时,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E(0,2),求得直线EC的解析式为y=x+2,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在Rt△ABO中,∠OBA=90°,A(4,4),
    ∴AB=OB=4,∠AOB=45°,
    ∵,点D为OB的中点,
    ∴BC=3,OD=BD=2,
    ∴D(0,2),C(4,3),
    作D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E,连接EC交OA于P,
    则此时,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E(0,2),
    ∵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x,
    设直线EC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直线EC的解析式为y=x+2,
    解得,,
    ∴P(,),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找到P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菱形ABCD的顶点B、C在x轴上(B在C的左侧),顶点A、D在x轴上方,对角线BD的长是2310,点E-2,0为BC的中点,点P在菱形ABCD的边上运动.当点F0,6到EP所在直线的距离取得最大值时,点P恰好落在AB的中点处,则菱形ABCD的边长等于( )

    A.103 B.10 C.163 D.3
    【答案】A
    【分析】如图1中,当点P是AB的中点时,作FG⊥PE于G,连接EF.首先说明点G与点F重合时,FG的值最大,如图2中,当点G与点E重合时,连接AC交BD于H,PE交BD于J.设BC=2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1中,当点P是AB的中点时,作FG⊥PE于G,连接EF.

    ∵E(-2,0),F(0,6),
    ∴OE=2,OF=6,
    ∴EF=22+42=210,
    ∵∠FGE=90°,
    ∴FG≤EF,
    ∴当点G与E重合时,FG的值最大.
    如图2中,当点G与点E重合时,连接AC交BD于H,PE交BD于J.设BC=2a.

    ∵PA=PB,BE=EC=a,
    ∴PE∥AC,BJ=JH,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BH=DH=103,BJ=106,
    ∴PE⊥BD,
    ∵∠BJE=∠EOF=∠PEF=90°,
    ∴∠EBJ=∠FEO,
    ∴△BJE∽△EOF,
    ∴BEEF=BJEO,
    ∴a210=1062,
    ∴a=53,
    ∴BC=2a=10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7.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是以点(0,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是线段的中点,连结.则线段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点A(-4,0),B(4,0),故O点为AB的中点,又Q是AP上的中点可知OQ=BP,故OQ最大即为BP最大,即连接BC并延长BC交圆于点P时BP最大,进而即可求得OQ的最大值.
    【详解】∵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
    ∴A(-4,0),B(4,0),即OA=4.
    在直角三角形COB中
    BC=
    ∵Q是AP上的中点,O是AB的中点
    ∴OQ为△ABP中位线,即OQ=BP
    又∵P在圆C上,且半径为2,
    ∴当B、C、P共线时BP最大,即OQ最大
    此时BP=BC+CP=7
    OQ=BP=.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求长度,二次函数解析式求点的坐标及线段长度,中位线,与圆相离的点到圆上最长的距离,解本题的关键是将求OQ最大转化为求BP最长时的情况.
    8.如图,△ABC中,AB=AC=10,tanA=2,BE⊥AC于点E,D是线段BE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10
    【答案】B
    【分析】如图,作DH⊥AB于H,CM⊥AB于M.由tanA==2,设AE=a,BE=2a,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出a,再证明DH=BD,推出CD+BD=CD+DH,由垂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作DH⊥AB于H,CM⊥AB于M.

    ∵BE⊥AC,
    ∴∠AEB=90°,
    ∵tanA==2,设AE=a,BE=2a,
    则有:100=a2+4a2,
    ∴a2=20,
    ∴a=2或-2(舍弃),
    ∴BE=2a=4,
    ∵AB=AC,BE⊥AC,CM⊥AB,
    ∴CM=BE=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DBH=∠ABE,∠BHD=∠BEA,
    ∴,
    ∴DH=BD,
    ∴CD+BD=CD+DH,
    ∴CD+DH≥CM,
    ∴CD+BD≥4,
    ∴CD+BD的最小值为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如图,已知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分别是直线和x轴上的动点,,点是线段的中点,连接交轴于点;当⊿面积取得最小值时,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如图,设直线x=-5交x轴于K.由题意KD=CF=5,推出点D的运动轨迹是以K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推出当直线AD与⊙K相切时,△ABE的面积最小,作EH⊥AB于H.求出EH,AH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设直线x=-5交x轴于K.由题意KD=CF=5,

    ∴点D的运动轨迹是以K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
    ∴当直线AD与⊙K相切时,△ABE的面积最小,
    ∵AD是切线,点D是切点,
    ∴AD⊥KD,
    ∵AK=13,DK=5,
    ∴AD=12,
    ∵tan∠EAO=,
    ∴,
    ∴OE=,
    ∴AE=,
    作EH⊥AB于H.
    ∵S△ABE=•AB•EH=S△AOB-S△AOE,
    ∴EH=,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0.如图,是的直径,、是弧(异于、)上两点,是弧上一动点,的角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连接BE,由题意可得点E是△ABC的内心,由此可得∠AEB=135°,为定值,确定出点E的运动轨迹是是弓形AB上的圆弧,此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在AB的中垂线上,根据题意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则可判定A、E、B、F四点共圆,继而得出DE=DA=DF,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设⊙O的半径为R,求出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DA=R,进而求出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连结BE,
    ∵点E是∠ACB与∠CAB的交点,
    ∴点E是△ABC的内心,
    ∴BE平分∠ABC,
    ∵AB为直径,
    ∴∠ACB=90°,
    ∴∠AEB=180°-(∠CAB+∠CBA)=135°,为定值,,

    ∴点E的轨迹是弓形AB上的圆弧,
    ∴此圆弧的圆心一定在弦AB的中垂线上,
    ∵,
    ∴AD=BD,
    如下图,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
    ∠BDO=∠ADO=45°,
    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
    则∠AFB=45°,
    即∠AFB+∠AEB=180°,
    ∴A、E、B、F四点共圆,
    ∴∠DAE=∠DEA=67.5°,
    ∴DE=DA=DF,
    ∴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
    设⊙O的半径为R,
    则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
    DA=R,
    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
    C、E两点的运动路径长比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运动路径,涉及了三角形的内心,圆周角定理,四点共圆,弧长公式等,综合性较强,正确分析出点E运动的路径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如图,矩形硬纸片ABCD的顶点A在轴的正半轴及原点上滑动,顶点B在轴的正半轴及原点上滑动,点E为AB的中点,AB=24,BC=5,给出下列结论:①点A从点O出发,到点B运动至点O为止,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12π;②△OAB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44;③当OD最大时,点D的坐标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②③
    【分析】①由条件可知AB=24,则AB的中点E的运动轨迹是圆弧,最后根据弧长公式即可计算出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②当△OAB的面积最大时,因为AB=24,所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OA=OB,可求出最大面积为144;③当O、E、D三点共线时,OD最大,过点D作DF⊥y轴于点F,可求出OD=25,证明△DFA∽△AOB和△DFO∽△BOA,可求出DF长,则D点坐标可求出.
    【详解】解:∵点E为AB的中点,AB=24,

    ∴AB的中点E的运动轨迹是以点O为圆心,12为半径的一段圆弧,
    ∵∠AOB=90°,
    ∴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故①错误;
    当△OAB的面积最大时,因为AB=24,所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OA=OB,
    ∵E为AB的中点,

    ,故②正确;
    如图,当O、E、D三点共线时,OD最大,过点D作DF⊥y轴于点F,



    ∴OD=DE+OE=13+12=25,
    设DF=x,

    ∵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B=90°,
    ∴∠DFA=∠AOB,
    ∴∠DAF=∠ABO,
    ∴△DFA∽△AOB



    ∵E为AB的中点,∠AOB=90°,
    ∴AE=OE,
    ∴∠AOE=∠OAE,
    ∴△DFO∽△BOA,


    解得舍去,

    ,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直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2.如图,在边长为的菱形中,,将沿射线的方向平移得到,分别连接,,则的最小值为____.

    【答案】
    【分析】过C点作BD的平行线,以为对称轴作B点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于点,当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过C点作BD的平行线,以为对称轴作B点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于点
    根据平移和对称可知,当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即,又,
    根据勾股定理得,,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移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DCA=30°,点F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F,以DF为斜边作∠DFE=30°的直角三角形DEF,使点E和点A位于DF两侧,点F从点A到点C的运动过程中,点E的运动路径长是________.

    【答案】.
    【分析】当F与A点重合时和F与C重合时,根据E的位置,可知E的运动路径是EE'的长;由已知条件可以推导出△DEE'是直角三角形,且∠DEE'=30°,在Rt△ADE'中,求出DE'=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E的运动路径是EE'的长;
    ∵AB=4,∠DCA=30°,
    ∴BC=,
    当F与A点重合时,
    在Rt△ADE'中,AD=,∠DAE'=30°,∠ADE'=60°,
    ∴DE'=,∠CDE'=30°,
    当F与C重合时,∠EDC=60°,
    ∴∠EDE'=90°,∠DEE'=30°,
    在Rt△DEE'中,EE'=;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轨迹;能够根据E点的运动情况,分析出E点的运动轨迹是线段,在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中求解是关键.
    14.如图,点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连结,.当点在曲线上运动,且点在的上方时,△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

    【答案】3
    【分析】令PQ与x轴的交点为E,根据双曲线的解析式可求得点A、B的坐标,由于点P在双曲线上,由双曲线解析式中k的几何意义可知△OPE的面积恒为2,故当△OEQ面积最大时△的面积最大.设Q(a,)则S△OEQ= ×a×()==,可知当a=2时S△OEQ最大为1,即当Q为AB中点时△OEQ为1,则求得△面积的最大值是是3.
    【详解】
    ∵交x轴为B点,交y轴于点A,
    ∴A(0,-2),B(4,0)
    即OB=4,OA=2
    令PQ与x轴的交点为E
    ∵P在曲线C上
    ∴△OPE的面积恒为2
    ∴当△OEQ面积最大时△的面积最大
    设Q(a, )
    则S△OEQ= ×a×()==
    当a=2时S△OEQ最大为1
    即当Q为AB中点时△OEQ为1
    故△面积的最大值是是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面积问题,二次函数求最大值,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并且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求最大值.
    15.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P在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过点P作,交CD于点Q,则CQ的最大值为_______.

    【答案】4
    【分析】先证明,得到与CQ有关的比例式,设,则,代入解析式,得到y与x的二次函数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最值.
    【详解】解:




    设,则.
    ,化简得,
    整理得,
    所以当时,y有最大值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几何最值用二次函数最值求解考查了树形结合思想.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一次函数y=﹣4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第一象限,顶点D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若正方形ABCD向左平移n个单位后,顶点C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n的值是_____.

    【答案】3.
    【分析】过点D作DE⊥x轴过点C作CF⊥y轴,可证△ABO≌△DAE(AAS),△CBF≌△BAO(AAS),则可求D(5,1),C(4,5),确定函数解析式,C向左移动n个单位后为(4﹣n,5),进而求n的值.
    【详解】过点D作DE⊥x轴,过点C作CF⊥y轴,

    ∵AB⊥AD,
    ∴∠BAO=∠DAE,
    ∵AB=AD,∠BOA=∠DEA,
    ∴△ABO≌△DAE(AAS),
    ∴AE=BO,DE=OA,
    y=﹣4x+4,当x=0时,y=4,
    当y=0时,0=-4x+4,x=1,
    ∴A(1,0),B(0,4),
    ∴OA=1,OB=4,
    ∴OE=OA+AE=5,
    ∴D(5,1),
    ∵顶点D在反比例函数上,
    ∴k=5,
    ∴,
    易证△CBF≌△BAO(AAS),
    ∴CF=4,BF=1,
    ∴C(4,5),
    ∵C向左移动n个单位后为(4﹣n,5),
    ∴5(4﹣n)=5,
    ∴n=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图形的平移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常用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1,在四边形中,∥,,直线.当直线沿射线方向,从点开始向右平移时,直线与四边形的边分别相交于点、.设直线向右平移的距离为,线段的长为,且与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图1直线l的平移过程分为三段,当F与A重合之前,x与y都不断增大,当当F与A重合之后到点E与点C重合之前,x增加y不变,E与点C重合后继续运动至F与D重合x增加y减小.结合图2可知BC=5,AD=7-4=3,由且∠B=30°可知AB=,当F与A重合时,把CD平移到E点位置可得三角形AED′为正三角形,可得CD=2,进而可求得周长.
    【详解】由题意和图像易知BC=5,AD=7-4=3
    当BE=4时(即F与A重合),EF=2
    又∵且∠B=30°
    ∴AB=,
    ∵当F与A重合时,把CD平移到E点位置可得三角形AED′为正三角形
    ∴CD=2
    ∴AB+BC+CD+AD=+5+2+3=10+
    故答案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对四边形中动点问题几何图像的理解,解本题的关键是清楚掌握直线l平移的距离为,线段的长为的图像和直线运动的过程的联系,找到对应线段长度.
    18.如图,在矩形中,,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设的中点为,当点从点出发,沿边运动到点时停止运动,点的运动路径长为_____.

    【答案】
    【分析】如图,连接BA1,取BC使得中点O,连接OQ,BD.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定值,推出点Q的运动轨迹是以O为圆心,OQ为半径的圆弧,圆心角为120°,已解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如图,连接,取使得中点,连接.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弧,圆心角为,
    ∴点的运动路径长.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轨迹,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9.如图,是⊙O的内接三角形,且AB是⊙O的直径,点P为⊙O上的动点,且,⊙O的半径为6,则点P到AC距离的最大值是___.

    【答案】.
    【分析】过O作OM⊥AC于M,延长MO交⊙O于P,则此时,点P到AC距离的最大,且点P到AC距离的最大值=PM,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过O作于M,延长MO交⊙O于P,则此时,点P到AC距离的最大,且点P到AC距离的最大值,

    ∵,,⊙O的半径为6,
    ∴,
    ∴,
    ∴,
    ∴则点P到AC距离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8,AC与BD交于点O,N是AO的中点,点M在BC边上,且BM=6. P为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___.

    【答案】2.
    【分析】如图所示,以BD为对称轴作N的对称点,连接,根据对称性质可知,,由此可得,当三点共线时,取“=”,此时即PM—PN的值最大,由正方形的性质求出AC的长,继而可得,,再证明,可得PM∥AB∥CD,∠90°,判断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以BD为对称轴作N的对称点,连接,根据对称性质可知,,∴,当三点共线时,取“=”,
    ∵正方形边长为8,
    ∴AC=AB=,
    ∵O为AC中点,
    ∴AO=OC=,
    ∵N为OA中点,
    ∴ON=,
    ∴,
    ∴,
    ∵BM=6,
    ∴CM=AB-BM=8-6=2,
    ∴,
    ∴PM∥AB∥CD,∠90°,
    ∵∠=45°,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M==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最值问题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如图,抛物线C1:y=x2﹣2x与抛物线C2:y=ax2+bx开口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它们相交于O,C两点,且分别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A,OA=2OB.
    (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M是直线OC上方抛物线C2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O,MC,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MOC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答案】(1)y=﹣x2+4x;(2)线段AC′的长度;(3)S△MOC最大值为.
    【分析】(1)C1、C2:y=ax2+bx开口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则a=-1,将点A的坐标代入C2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2)作点C关于C1对称轴的对称点C′(-1,3),连接AC′交函数C2的对称轴与点P,此时PA+PC的值最小,即可求解;
    (3)S△MOC=MH×xC=(-x2+4x-x)= -x2+,即可求解.
    【详解】(1)令:y=x2﹣2x=0,则x=0或2,即点B(2,0),
    ∵C1、C2:y=ax2+bx开口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则a=﹣1,
    则点A(4,0),将点A的坐标代入C2的表达式得:
    0=﹣16+4b,解得:b=4,
    故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x2+4x;
    (2)联立C1、C2表达式并解得:x=0或3,
    故点C(3,3),
    作点C关于C1对称轴的对称点C′(﹣1,3),
    连接AC′交函数C2的对称轴与点P,

    此时PA+PC的值最小为:线段AC′的长度;
    (3)直线OC的表达式为:y=x,
    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OC于点H,

    设点M(x,﹣x2+4x),则点H(x,x),
    则S△MOCMH×xC(﹣x2+4x﹣x)x2,
    ∵0,故x,
    S△MOC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要注意将三角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求解;还要注意求最大值可以借助于二次函数.
    22.如图一,在射线的一侧以为一条边作矩形,,,点是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结,过点作的垂线交射线于点,连接.

    (1)求的大小;
    (2)问题探究:动点在运动的过程中,
    ①是否能使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求出线段的长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②的大小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的大小;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3)问题解决:
    如图二,当动点运动到的中点时,与的交点为,的中点为,求线段的长度.
    【答案】(1);(2)①能,的值为5或;②大小不变,;(3).
    【分析】(1)在中,求出的正切值即可解决问题.
    (2)①分两种情形:当时,当时,分别求解即可.
    ②.利用四点共圆解决问题即可.
    (3)首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垂直平分线段,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如图一(1)中,

    ∵四边形是矩形,
    ∴,
    ∵,
    ∴.
    (2)①如图一(1)中,当时,
    ∵,,,
    ∴,
    ∴,
    在中,∵,,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如图一(2)中,当时,易证,

    ∵,
    ∴,∵,
    ∴,
    ∴,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的值为5或.
    ②结论:大小不变.
    理由:如图一(1)中,∵,
    ∴四点共圆,
    ∴.
    如图一(2)中,∵,
    ∴四点共圆,
    ∴,
    ∵,
    ∴,
    综上所述,.
    (3)如图二中,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垂直平分线段,
    ∴,
    ∴,
    ∵,,
    ∴.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3.如图,在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点不与重合),且,过点作的平行线,交于点,连接,设为.
    (1)试说明不论为何值时,总有∽;
    (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试说明理由;
    (3)当为何值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答案】(1)见解析;(2)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MQB=∠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
    (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用x表示出QM、BM,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解:(1)∵,
    ∴,
    ∴,又,
    ∴∽;
    (2)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
    ∴,
    ∵∽,
    ∴,即,
    解得,,
    ∵,
    ∴,即,
    解得,,
    则四边形的面积,
    ∴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如图,在菱形ABCD中,连结BD、AC交于点O,过点O作于点H,以点O为圆心,OH为半径的半圆交AC于点M.
    ①求证:DC是⊙O的切线.
    ②若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③在②的条件下,P是线段BD上的一动点,当PD为何值时,的值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答案】①证明见解析;②③
    【分析】①作,证明OH为圆的半径,即可求解;
    ②利用,即可求解;
    ③作M关于BD的对称点N,连接HN交BD于点P,,此时最小,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过点O作,垂足为G,

    在菱形ABCD中,AC是对角线,则AC平分∠BCD,
    ∵,,
    ∴,
    ∴OH、OG都为圆的半径,即DC是⊙O的切线;
    ②∵且,
    ∴,

    ∴,
    在直角三角形OHC中,,
    ∴,,
    ∴,

    ③作M关于BD的对称点N,连接HN交BD于点P,
    ∵,
    ∴,此时最小,
    ∵,

    ∴,
    ∴,
    ∴,
    即:PH+PM的最小值为,
    在Rt△NPO中,

    在Rt△COD中,

    则.
    【点睛】本题为圆的综合运用题,涉及到圆切线的性质及应用、点的对称性、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其中③,通过点的对称性确定PH+PM最小,是本题的难点和关键.
    2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边上的一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DF与BC交于点M,延长EM交GF于点H,EF与GB交于点N,连接CG.
    (1)求证:CD⊥CG;
    (2)若tan∠MEN=,求的值;
    (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运动过程中,EM的长能否为?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3)EM长不可能为.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ADC=∠EDG=90°,AD=CD,DE=DG,即∠ADE=∠CDG,由SAS证明△ADE≌△CDG得出∠A=∠DCG=90°,即可得出结论;
    (2)先证明△EDM≌△GDM,得出∠DME=∠NMF,,再证明△DME∽△FMN,得出,,在Rt△EFH中,tan∠HEF=,所以;
    (3)假设EM= ,先判断出点G在BC的延长线上,同(2)的方法得,EM=GM=,得出GM=,再判断出BM<,得出CM>,进而得出CM>GM,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A=∠ADC=∠EDG=90°,AD=CD,DE=DG,
    ∴∠ADE=∠CDG,
    在△ADE和△CDG中,

    ∴△ADE≌△CDG(SAS),
    ∴∠A=∠DCG=90°,
    ∴CD⊥CG;
    (2)解:

    ∵CD⊥CG,DC⊥BC,
    ∴G、C、M三点共线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DG=DE,∠EDM=∠GDM=45°,
    又∵DM=DM
    ∴△EDM≌△GDM,
    ∴∠DME=∠DMG
    又∠DMG=∠NMF,
    ∴∠DME=∠NMF,
    又∵∠EDM=∠NFM=45°
    ∴△DME∽△FMN,

    又∵DE∥HF,
    ∴,
    又∵ED=EF,

    在Rt△EFH中,tan∠HEF=,

    (3)EM的长不可能为。
    理由:假设EM的长为,
    ∵点E是AB边上一点,且∠EDG=∠ADC=90°,
    ∴点G在BC的延长线上,
    同(2)的方法得,EM=GM=,
    ∴GM=,
    在Rt△BEM中,EM是斜边,
    ∴BM<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BC=1,
    ∴CM>
    ∴CM>GM,
    ∴点G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与“点G在BC的延长线上”相矛盾,
    ∴假设错误,
    即:EM的长不可能为
    【点睛】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相似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用反证法说明EM不可能为是解本题的难度.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在的图像上运动(不与重合),连接,过点作,交轴于点,连接.

    (1)求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
    (2)试问:点运动过程中,是否问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的坐标.
    【答案】(1);(2)为定值,=30°;(3), ,,
    【分析】(1)作,由点在的图像上知:,求出AH,即可得解;
    (2)①当点在第三象限时,②当点在第一象的线段上时,③当点在第一象限的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分别证明、、、四点共圆,即可求得=30°;
    (3)分,,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作,则
    ∵点在的图像上
    ∴,
    ∵,


    (2)①当点在第三象限时,
    由,可得、、、四点共圆,

    ②当点在第一象的线段上时,
    由,可得、、、四点共圆,
    ∴,又此时

    ③当点在第一象限的线段的延长线上时,
    由,可得,
    ∴、、、四点共圆,

    (3)设,则:
    ∵,∴
    ∴:

    ∴,

    ①当时,则
    整理得: 解得:
    ∴,
    ②当时,则
    整理得:
    解得:或
    当时,点与重合,舍去,
    ∴,∴
    ③当时,

    整理得:
    解得:



    【点睛】本题为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角函数、等腰三角形判定和性质以及圆的相关性质等知识点,其中(2)(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27.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点与点不重合),连接,过点作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如图2,当点运动到中点时,连接,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作于点,分别交于点,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1)先判断出,再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作于,设,先求出,进而得出,再求出,,再判断出,进而判断出,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再求出,再判断出,求出,再用勾股定理求出,最后判断出,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证明:∵,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2)证明:如图2,过点作于,

    设,
    ∵点是的中点,
    ∴,
    ∴,
    在中,根据面积相等,得,
    ∴,
    ∴,
    ∵,
    ∴,
    ∵,
    ∴,
    ∴,
    ∴,
    ∵,
    ∴,
    ∴;
    (3)解:如图3,过点作于,


    ∴,
    在中, ,
    ∴,
    ∵,
    ∴,
    ∴,
    ∴,
    ∴,
    在中,,
    ∴,
    ∵,
    ∴,
    ∴,
    ∴,
    ∴,
    ∴,

    【点睛】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判断出是解本题的关键.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ABCD的边AB=4,BC=6.若不改变矩形ABCD的形状和大小,当矩形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左右移动时,矩形的另一个顶点D始终在y轴的正半轴上随之上下移动.
    (1)当∠OAD=30°时,求点C的坐标;
    (2)设AD的中点为M,连接OM、MC,当四边形OMCD的面积为时,求OA的长;
    (3)当点A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点C到点O的距离有最大值,请直接写出最大值,并求此时cos∠OAD的值.

    【答案】(1)点C的坐标为(2,3+2);(2)OA=3;(3)OC的最大值为8,cos∠OAD=.
    【分析】(1)作CE⊥y轴,先证∠CDE=∠OAD=30°得CE=CD=2,DE=,再由∠OAD=30°知OD=AD=3,从而得出点C坐标;
    (2)先求出S△DCM=6,结合S四边形OMCD=知S△ODM=,S△OAD=9,设OA=x、OD=y,据此知x2+y2=36,xy=9,得出x2+y2=2xy,即x=y,代入x2+y2=36求得x的值,从而得出答案;
    (3)由M为AD的中点,知OM=3,CM=5,由OC≤OM+CM=8知当O、M、C三点在同一直线时,OC有最大值8,连接OC,则此时OC与AD的交点为M,ON⊥AD,证△CMD∽△OMN得,据此求得MN=,ON=,AN=AM﹣MN=,再由OA=及cos∠OAD=可得答案.
    【详解】(1)如图1,过点C作CE⊥y轴于点E,

    ∵矩形ABCD中,CD⊥AD,
    ∴∠CDE+∠ADO=90°,
    又∵∠OAD+∠ADO=90°,
    ∴∠CDE=∠OAD=30°,
    ∴在Rt△CED中,CE=CD=2,DE==2,
    在Rt△OAD中,∠OAD=30°,
    ∴OD=AD=3,
    ∴点C的坐标为(2,3+2);
    (2)∵M为AD的中点,
    ∴DM=3,S△DCM=6,
    又S四边形OMCD=,
    ∴S△ODM=,
    ∴S△OAD=9,
    设OA=x、OD=y,则x2+y2=36,xy=9,
    ∴x2+y2=2xy,即x=y,
    将x=y代入x2+y2=36得x2=18,
    解得x=3(负值舍去),
    ∴OA=3;
    (3)OC的最大值为8,
    如图2,M为AD的中点,

    ∴OM=3,CM==5,
    ∴OC≤OM+CM=8,
    当O、M、C三点在同一直线时,OC有最大值8,
    连接OC,则此时OC与AD的交点为M,过点O作ON⊥AD,垂足为N,
    ∵∠CDM=∠ONM=90°,∠CMD=∠OMN,
    ∴△CMD∽△OMN,
    ∴,即,
    解得MN=,ON=,
    ∴AN=AM﹣MN=,
    在Rt△OAN中,OA=,
    ∴cos∠OAD=.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29.在等腰三角形中,,作交AB于点M,交AC于点N.
    (1)在图1中,求证:;
    (2)在图2中的线段CB上取一动点P,过P作交CM于点E,作交BN于点F,求证:;
    (3)在图3中动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类似(2)过P作交CM的延长线于点E,作交N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利用AAS定理证明;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证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证明结论;
    (3)根据,得到,证明,得到,根据比例的性质证明即可.
    【详解】证明:(1)∵,
    ∴,
    ∵,,
    ∴,
    在和中,

    ∴;
    (2)∵,
    ∴,
    ∵,
    ∴,
    ∴,
    ∵,
    ∴,
    ∴,
    ∴,
    ∴;
    (3)同(2)的方法得到,,
    ∵,
    ∴,
    ∵,
    ∴,
    ∵,
    ∴,
    ∴,又,
    ∴,
    ∴,
    ∴,
    ∴,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0.已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将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记旋转角为,当时,作,垂足为,与交于点

    (1)如图1,当时,作的平分线交于点.
    ①写出旋转角的度数;②求证:;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设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若,求线段的最小值.(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1)①旋转角为;②见解析;(2)的最小值为.
    【分析】(1)①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解决问题.
    ②连接,设交于点.在时截取,连接.首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连接,,,作交的延长线于.证明,推出,推出,关于对称,推出,推出,求出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①旋转角为.
    理由:如图1中,

    ∵,
    ∴,
    ∵,
    ∴,
    ∴,
    ∴旋转角为.
    ②证明:连接,设交于点.在时截取,连接.
    ∵,
    ∴,
    ∵平分,
    ∴,
    ∵,
    ∴,∵,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2)解:如图2中,连接,,,作交的延长线于.

    由②可知,,,,
    ∴,
    ∴,
    ∴,关于对称,
    ∴,
    ∴,
    在中,,,
    ∴,,
    ∴.
    ∴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转练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转练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含解析),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型07 动态问题试题(教师版),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34 动态问题(原创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34 动态问题(原创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点问题常见的四种类型,解决动态问题一般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