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1650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册
- 第二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文明的产生,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采猎经济,文明诞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文明的概况,特点多元,古代西亚文明,君权神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civilizatin)的内涵
说法一: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说法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二、人类文明产生 的过程
1.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重要前提——农耕畜牧
农业经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传播)
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
农业本身不是文明,但农业一定引发文明。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①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③交换和贸易的产生;④出现从事专门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的人;⑤出现早期城市。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墓中随葬品丰厚;穷人墓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随葬品。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和压迫形式。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认识: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约BC3千纪
中国文明约BC2070年
古希腊文明约BC2千纪
二、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原因
2、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苏美尔人和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美索不达米亚人也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摘编自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材料二: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材料三: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材料四: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生长。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
因素: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三、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位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下游的丛林沼泽地带,肥沃的冲积层土地与肥力充足的水源在这里奇妙地混为一体,具有巨大的农业潜力。——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前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1、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2、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1、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2、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3、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4、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282条。
楔形文字泥板(大英博物馆藏)
在巴比伦,由于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却有着大量的两河冲击平原的泥土,所以人们便以泥版作为书写材料。……它具有很强的粘性。在泥板上写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很难精确地刻写原始的图画文字的曲线,很难勾勒出迂回曲折的轮廓。……写直线和线条就要容易得多。……书写工具通常是芦苇杆笔,由于这种笔笔尖细、笔尾粗,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压就形成一个笔划,而且呈楔形或钉子型。——《世界文明之旅》,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P52
四、东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全球通史》
前提: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1、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2、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中央有类似宰相的官员处理政务,地方有州长负责维持社会秩序。
1、文字:象形文字2、书写材料:纸莎草3、建筑:金字塔4、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5、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夫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
从左至右为:肺、肠、肝、胃。
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五、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前提: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1、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阿拉伯数字);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2、宗教:佛教(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种姓制度)。3、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
大多数为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商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雇工、奴隶
统治和保卫国家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梨俱吠陀》:众神分割原人后,“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成剎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足产出首陀罗”。
最卑贱人“不可接触者”——贱民
佛教时间:前6—前4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 制度下的等级体系地位: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影响: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 定程度的冲击。
六、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古希腊文明
前提: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1、城邦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2、斯巴达是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民主政治的代表。
1、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2、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3、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希罗多德(左)修昔底德(右)
★主题升华: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1.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2.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文明是A.印度河的馈赠B.幼发拉底河的馈赠C.尼罗河的馈赠D.底格里斯河的馈赠
3.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4.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5.下图所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它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6.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 “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图片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导学,知识梳理,重点研习,时空坐标,知识概览,⑤文化,一国家的产生,材料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