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卷(五)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卷(五)
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
A.“煤饼烧蛎房成灰”中的“蛎房”主要成分为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
D.“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中“矾”是带结晶水的硫酸盐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2,2-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
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D.的实验式: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0g由和组成的混合固体中数目为
B.分子中含有碳氧键的数目一定为
C.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D.和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4.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丙醇,该羧酸的结构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
实验 | 操作与现象 |
① | 在5mL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
② |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③ |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 |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
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丙烯醛与足量溴水反应:
B.的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
C.往亚磷酸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烧碱溶液: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
7.磷酸氯喹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C1原子的核外电子有17种运动状态 B.C、N、O、P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
C.分子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D.该有机物中N的杂化方式只有一种
8.二甲醚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某温度下,将和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四种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含足量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少量水,则减小
B.向溶液中加入固体,则减小
C.已知溶液呈酸性,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则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则
l0.和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对于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将放入一个装满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在、的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至时刻,此时容器中无S剩余,剩余。再向该体系中迅速投入1mol无水固体,此过程容器与外界未发生气体交换,充分反应至时刻。已知此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刻,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0mol
B.时刻,容器中的分压为
C.起始时,容器中
D.时刻,容器中的固体为与的混合物
12.在卤水精制中,纳滤膜对、有很高的脱除率。一种网状结构的纳滤膜J的合成路线如图(图中表示链延长):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J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MP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C.J具有网状结构与单体TMC的结构有关 D.J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
13.探究盐酸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的溶液与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试剂①后,平衡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一定是溶液pH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的溶液进行实验
14.实验小组用双指示剂法准确测定NaOH样品(杂质为)的纯度。步骤如下:
①称取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
②取出25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浓度为的盐酸滴定至溶液恰好褪色(溶质为NaCl和),消耗盐酸体积为;
③滴入2滴甲基橙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体积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配制溶液时,需在容量瓶中加入100mL水
B.②中溶液恰好褪色时:
C.NaOH样品纯度为
D.配制溶液时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最终测定结果偏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三、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54分)
15.(14分)两种方法对某工业废气(主要成分为)进行回收利用。
(1)自驱动光电催化法,原理如图,步骤如下:
Ⅰ.常温下,左池中的电解液是稀硫酸和少量KI的混合溶液,右池中的是稀硫酸。
Ⅱ.持续光照条件下,表面会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光生空穴会氧化:,左池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棕色时,通入工业废气,溶液突然褪色变混,停止通气,滤出固体,待溶液由无色再次变棕时,再次通入工业废气,并不断循环。
Ⅲ.实验过程中,右池持续通入。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Ⅱ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右池中只发生,不考虑其他反应,则右池溶液pH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③装置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S的产率和电解效率接近100%。但的电解效率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电解效率的定义:
(2)热解法制。将和的混合气体导入石英管反应器热解(一边进料,另一边出料),发生反应:。
该反应可看成由反应Ⅰ和反应Ⅱ分两步进行,并且第Ⅱ步是决速步。
反应Ⅰ:
反应Ⅱ:
常压下,按体积之比投料,不同温度时,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和体积分数()如下表:
温度/℃ | 950 | 1000 | 1050 | 1100 | 1150 |
0.5 | 1.5 | 3.6 | 5.5 | 8.5 | |
0.0 | 0.0 | 0.1 | 0.4 | 1.8 |
①1150℃时,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
②在950℃~1150℃范围内,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会发生变化,写出该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上述两种方法,说明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以和氨水为原料制备并进行探究。
已知:
(1)配制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放入锥形瓶中,溶解后滴加氨水。装置如图A所示(胶头滴管中吸有氨水):
滴加氨水时,有浅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得到深蓝色的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由浅蓝色沉淀得到深蓝色溶液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晶体:将A中溶液转移至B中,析出晶体;将B中混合物转移至C的漏斗中,减压过滤,用乙醇洗涤晶体2~3次;取出晶体,冷风吹干。
①晶体不采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减压过滤时,抽气泵处于工作状态,活塞需关闭,使装置内产生负压。洗涤晶体时,应该在打开活塞的状态下,向漏斗中加入乙醇至浸没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废液回收:从含有、乙醇和氨水的废液中回收乙醇并获得和的混合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填标号)。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已知硫酸铵在温度较高的溶液中易分解,回收乙醇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填标号)。
A.蒸馏 B.减压蒸馏 C.萃取 D.分液
(4)用沉淀法测定晶体中的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搅拌,加热一段时间,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称量沉淀的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填标号)。
A.滴加足量溶液能降低实验数值偏低的可能性
B.检验沉淀已经洗净的方法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已洗净
C.洗涤后将无灰滤纸和固体一起灼烧,以免固体附着在滤纸上,造成损失
D.已知为平面正四边形结构,中心不可能是杂化
(5)新制的氨水中含氮元素的微粒有3种:、和,其中电离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验,控制变量,仅探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结果:
①限制试剂与仪器:氨水、、、、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表格中“_________”处需测定的物理量为_________。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V(氨水)/mL | m(铵盐)/g | _______ | |
1 | 100 | 0 | 25 | b |
2 | 100 | a | 25 | c |
③表中物理量“m(铵盐)/g”的铵盐应是_________。
④按实验序号2所拟数据进行实验,忽略水电离的,则一水合氨的电离度(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
17.(13分)碲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医药卫生等工业领域。工业上用铜阳极泥(主要成分除含Cu、Te外,还有少量Ag和Au)经如下工艺流程得到粗碲。
已知:为正盐。
(1)已知此工艺中“加压硫酸浸出”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含碲浸出液”的溶质成分除了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Ⅰ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
(3)“电解沉积除铜”时,将“含碲浸出液”置于电解槽中,铜、碲沉淀的关系如下图。电解初级阶段阴极的主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图像分析,你认为工业上该过程持续的时段最好是_________(填标号)。
A.20h B.30h C.35h D.40h
(5)向“含碲硫酸铜母液”中通入并加入NaCl反应一段时间后,Te(Ⅳ)浓度从下降到,该过程生成粗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时,亚碲酸的,。
①的pH约为_________。
②的溶液中,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18.(13分)有机物M是一种制备液晶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Ⅰ.(格林试剂)
Ⅱ.
Ⅲ.
(1)A→B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使用三甲基氯硅烷()的作用是_________,在本流程中起类似作用的有机物还有_________(填名称)。
(3)L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填名称),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②含两个,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的六组峰的面积比为6∶2∶1∶1∶1∶1,且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只写一种)。
(5)根据题中信息,写出以苯、丙酮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卷(五)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D | A | D | C | D | D | C | C |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BD | AB | AC | C |
三、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54分)
15.(14分,每空2分)
(1)①电池负极发生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通入气体,发生反应,溶液由棕色变为无色
②变大
③
④右侧电极可能发生反应;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的电解效率明显偏小
(2)①0.65%
②在950℃~1150℃范围内,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反应Ⅱ速率明显加快
(3)自驱动光电催化法在常温下就能反应,热解法制,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所以自驱动光电催化法更具优势
16.(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①晶体受热易脱水脱氨(“晶体受热易分解”或“加热烘干变质”)
②为了使乙醇较慢的从漏斗中流出来并与晶体充分接触,提高洗涤的效果
(3)C B
(4)ACD
(5)②pH ③ ④(或)
17.(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过滤
(3)
(4)C
(5)
(6)①2 ②CD
18.(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保护酚羟基 乙二醇
(3)(酚)羟基、醚键
(4)16 (或或)
(5)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卷(四)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卷(四)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卷(四)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卷(四)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