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课外古诗词诵读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画面。
(2)颈联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面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B.下阕直写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只是表现孤鸿的境况。
C.“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
D.此词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1)尾联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解析】从理解诗句含义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意思是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及禅院的环境氛围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解析】从词义入手,结合语境来分析。“悦”意思是“使……愉快”;“空”意思是“使……空”,这里指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此处的表达效果及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2.(1)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淌过。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描绘的意象“青山”“白水”及景物特征,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即可。
(2)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解析】抓住诗句中的两个意象“浮云”“落日”,从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浮云”比喻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喻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联系此诗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1)B 【解析】B项,下阕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作者自己孤寂的心境。
(2)象征手法(托物抒怀)。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抒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解析】抓住关键诗句,从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运用象征手法,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抒怀,表达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情感。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pptx、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六单元课课练docx、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六单元泊秦淮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六单元约客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六单元贾生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六单元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竹里馆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竹里馆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课课练docx、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单元春夜洛城闻笛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单元晚春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单元竹里馆mp3、课文朗读-七语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单元逢入京使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