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中考化学】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35.5
一、单项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的气体是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有关物质的用途, 错误的是
A.石墨做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NH4Cl当做复合肥使用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6.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CO3
7.“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确的是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 工业废水没有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10.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制备: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O2
B.鉴别: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除杂:用溶解、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检验: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检验有水生成
二、填 空 题(每空1分,共10分)
11.高纯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
(3)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12. 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13.某学校学生的午餐为米饭、炖牛肉、炒芹菜、油炸花生米等;餐具为竹制筷子、塑料饭盒。
(1)午餐中的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餐具是_____ ;
(3)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___原理。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1)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温度的改变。稀释浓硫酸时,溶液的温度_____ ;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5.根据右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在t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____;
(2)在温度没有变的情况下,把乙的没有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
16.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举一个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_________;
(2)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没有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17.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选择恰当的装置,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没有溶于水,也没有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___①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_④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⑤___。
【拓展与应用】 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五、计算题(6分)
20.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g,与-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2)生成NaCl的质量。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1.00分)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没有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A、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一选和填 空 题中。
2.(1.00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的气体是(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A、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D、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一选和填 空 题中。
3.(1.00分)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分析】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故选:C。
【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4.(1.00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移走蒸发皿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没有可”。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没有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没有可”,熄灭酒精灯时,没有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没有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00分)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石墨做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NH4Cl当做复合肥使用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做电极,故用途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用途正确,故用途正确;
C、NH4Cl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D、小苏打碳酸氢钠,能用于食品加工,用于焙制糕点,故用途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加深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理解。
6.(1.00分)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没有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的化学式。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没有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3、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则每个所缺物质的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Fe2O3。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1.00分)“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工业废水没有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分析】A、根据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解答;
B、根据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C、根据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答;
D、根据工业废水没有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污染解答。
解: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错误;
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故错误;
D、工业废水没有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熟记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从个人做起保护水资源,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8.(1.00分)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和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
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说法没有正确;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说法没有正确;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没有正确。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说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和变化的特征即可分析判断。
9.(1.00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析】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B、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
C、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解:A、红磷燃烧后产生的白烟从玻璃管中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没有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没有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没有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C、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没有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实验设计没有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D、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是很大,化学实验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1.00分)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制备: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O2
B.鉴别: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除杂:用溶解、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检验: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检验有水生成
【分析】A、根据氯化钾没有能分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没有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没有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钾没有能分解,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没有能制O2,故选项实验错误。
B、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木炭粉和稀盐酸没有反应,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有明显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正确。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没有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没有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错误。
D、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没有能检验有水生成,故选项实验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是很大,化学实验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 空 题(每空1分,共10分)
11.(3.00分)高纯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8.09 ;
(2)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 4 ;
(3)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故填:28.09。
(2)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14﹣2﹣8=4,
故填:4。
(3)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填:+4。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2.(4.00分)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属于混合物,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属于单质,是碳的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表示为P2O5。
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属于混合物,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属于单质,是碳的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表示为P2O5;故(1)<;(2)纯净物;(3)C;(4)P2O5;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一选和填 空 题中。
13.(3.00分)某学校学生的午餐为米饭、炖牛肉、炒芹菜、油炸花生米等;餐具为竹制筷子、塑料饭盒。
(1)午餐中的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
(2)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餐具是 塑料饭盒 ;
(3)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 化 原理。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具有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洗涤剂具有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塑料饭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3)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
故
(1)蛋白质;
(2)塑料饭盒;
(3)化。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化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3.00分)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1)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温度的改变。稀释浓硫酸时,溶液的温度 升高 ;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分析】(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2)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2)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1)升高;(2)2H2+O22H2O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15.(3.00分)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 相等 ;
(2)在温度没有变的情况下,把乙的没有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加入乙物质 ;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降温结晶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没有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温度没有变的情况下,把乙的没有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乙物质;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1)相等(或相同);
(2)加入乙物质(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蒸发水或减少水等,但改变温度没有给分);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00分)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举一个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 气体容易被压缩 ;
(2)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没有同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没有同 。
【分析】(1)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2)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没有同分子性质没有同。
解:(1)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或热胀冷缩或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没有同或体现物质三态变化等,合理均可);
(2)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没有同分子性质没有同,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没有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没有同(或分子结构没有同或分子种类没有同)。
故(1)气体容易被压缩;(2)分子构成没有同。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7.(4.00分)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性强弱顺序为 Al >(H)> Cu ;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 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 ;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分析】在金属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性强弱顺序为Al>(H)>Cu;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由于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
(2)通过上述实验还为比较出铜和银的性强弱,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故答为:(1)Al,Cu;置换反应;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
(2)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没有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5.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选择恰当的装置,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D 。
【分析】(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没有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没有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没有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没有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试管;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故2KMnO4K2MnO4+MnO2+O2↑(或条件写“加热”也给分);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或只要强调使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即给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没有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D;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9.(7.0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没有溶于水,也没有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 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 水 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 酚酞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 SO42﹣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 HNO3和Ba(NO3)2 。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分析】【实验与探究】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进行分析;
根据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拓展与应用】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解:【实验与探究】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所以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酚酞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SO42﹣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HNO3和Ba(NO3)2;
【拓展与应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①有气泡产生;
②酚酞;
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④水(或H2O);
⑤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⑥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五、计算题(6分)
20.(6.00分)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 g
(2)生成NaCl的质量。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解: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20g=4g
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58.5
4g x
=
x=5.85g
答:(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g
(2)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中考化学】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二模)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新鲜的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C.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蒸馏水和自来水都属于纯净物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B.检查气密性
C.倾倒液体D.称取一定质量粗盐
4.古人所用夹瓷盏(如下图)被称为省油灯,以棉绳为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夹瓷盏的照明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C.利用洗涤剂乳化功能可洗去夹瓷盏表面的油污
D.使用时须及时添加冷水,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
C.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作自热食品的发热包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7.碳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多的元素之一。下列与碳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O
C.干冰升华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形成酸雨
8.2022年3月23日,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了一次“冰雪”实验。实验所用醋酸钠在20℃、60℃时溶解度分别为124g、140g。20℃时在烧杯中按下表配制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醋酸钠的质量/g
100
120
140
1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A.实验①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B.实验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实验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5
D.加热实验④烧杯内物质至60℃,溶液质量增大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向混有少量NaCl的NaNO3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NH4NO3和NaCl固体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是否有黑色固体生成
A.AB.BC.CD.D
10.称取50.70gMnSO4·n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51+18n)样品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B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1
B.C→D发生的反应为:
C.E→F过程中,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F点对应的固体为MnO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图中x的值为______。
②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③氯气和氟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Cl和HF.HCl、HF中氯与氟均为______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______。
(2)BaCl2溶液和NaH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
(3)氯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2所示。
①物质X可用于净水,其化学式为______。
②KClO3转化为物质Y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流程题
12.碱式碳酸铜在有机催化剂、颜料、农药等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虚线表示部分流程已略去):
已知:Na2CO3溶液的pH大于7。碱性条件下CuSO4转化为Cu(OH)2沉淀。
(1)一定温度下,“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为提高“焙烧”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种)。
(2)“酸浸”时,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沉铁”时,FeCl3与氨水(NH3·H2O)发生的反应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沉淀”过程中,应将Na2CO3溶液加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13.铁的冶炼和利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课题。
(1)铁的冶炼。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燃烧室”中CH4的作用是______。
②“还原反应室”内H2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在古代的利用
①《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了古人锻造宝剑的技法。“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比纯铁的______(填“大”或“小”)。
②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古人会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防锈原理是______。
(3)铁在现代的利用。
铁炭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可用于处理含有Pb(NO3)2和Zn(NO3)2的工业废水。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相同的铁炭混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与其所含铁的质量分数有关。
①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时,水中的Pb2+能被除去,而Zn2+不能被除去。写出Fe与Pb(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时,也能除去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其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评卷人
得分
四、科学探究题
14.呼吸自救器可通过制氧剂临时供给氧气。学习小组对某呼吸自救器中的制氧剂超氧化钾(KO2)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能与H2O、CO2等物质发生反应:,
I、验证CO2能与KO2反应生成O2
学习小组从未经使用的呼吸自救器中取适量KO2,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C中的盛放的物质是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为确认CO2能与KO2反应生成O2,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Ⅱ、探究已用呼吸自救器内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已用呼吸自救器内的固体可能由KO2、K2CO3、KOH中的若干种组成。
【实验过程】学习小组取已用呼吸自救器内的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将所取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
步骤2向烧杯内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步骤3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滤液变为红色。
【实验分析】(1)“步骤1”中观察到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固体中不含KO2。
(2)“步骤2”中所加BaCl2溶液的作用有______。
【实验结论】该已用呼吸自救器内的固体为K2CO3和KOH的混合物。
【拓展延伸】某同学向“步骤3”的红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发现氢氧化钠溶解后溶液红色褪去。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红色褪去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的”。请设计实验对此猜想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_____。
Ⅲ、探究自制呼吸自救器中制氧剂的用量
兴趣小组在设计呼吸器自救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的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有______(列举一个)。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
15.过氧乙酸(C2H4O3)溶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消毒。
(1)过氧乙酸中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若将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入______g水。
(3)以冰醋酸和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可制得过氧乙酸。为测定某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5g过氧乙酸消毒液,加水稀释成100mL溶液A;
步骤2取10mL溶液A,先除去残余的H2O2,再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及适量催化剂,摇匀。(反应原理:)
步骤3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通过实验测得“步骤2”中生成I2的质量为0.254g。
通过计算确定所取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分数。______(写计算过程)
答案:
1.D
【详解】
A、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属于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选项正确;
B、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选项正确;
C、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制品不易分解造成环境污染,故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以合理地施用化肥,过量使用既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还会造成污染,选项错误;
D。
2.C
【详解】
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夹瓷盏的照明过程,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滴乳化为小珠滴易于洗涤,故C正确;
D、及时添加水的目的是降低温度,减少油的汽化,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5.A
【详解】
A. 铝可用于制作电线主要利用的是铝具有导电性。错误。
B. 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正确。
C. Ca(OH)2能与酸反应,能减少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D.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能用放出的热量加热食物,正确。
故选:A。
6.A
【详解】
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它成分1%,而不是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B
【详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 错误;
B、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可被碳还原为一氧化碳,故B正确;
C、干冰升华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体积变大,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故C错误;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形成温室效应,不会形成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含量过高会形成酸雨,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①加入醋酸钠100g能够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②加入醋酸钠120g能够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③加入醋酸钠140g不能够全部溶解,只能溶解124g,形成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124g:100g=31:25,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加热实验④烧杯内物质至60℃,醋酸钠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 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氧气不引入新杂质,正确。
B. 硝酸银过量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银,过滤不能除去硝酸银,错误。
C.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几乎不变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正确。
D. 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是否有黑色固体生成,则说明有碳单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根据题意反应后生成了水,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即生成水的质量,则,,选项正确;
B、由于硫酸锰加热后会生成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硫,根据题意C→D固体质量减少说明发生了该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选项正确;
C、由于固体中锰元素质量是守恒的,而E→F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选项正确;
D、根据锰元素质量不变,则锰元素质量是:,若F点对应的固体为MnO,则氧化锰质量为:,与图中所示22.90g不符,故选项错误;
D。
11.(1) 9 Cl- -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3) ClO2
(1)
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x的值为2+7=9;
②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的阴离子,该粒子的符号为;
③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HCl和HF中,氢元素均显示+1价,则氯元素和氟元素均为—1价;从原子结构上看,氟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2个电子,所以它们化合价相同;
(2)
由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
(3)
①物质X可用于净水,且由图示可知,物质X为氯的氧化物,且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其化学式为:;
②KClO3转化为物质Y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2.(1) SO2 将辉铜矿粉碎等
(2)复分解
(3)
(4)Na2CO3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CuSO4转化为Cu(OH)2沉淀
(5)HCl和NH3
(1)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Cu,1个S,4个O,反应后,有2个Cu,2个O,则X中有1个S,2个O,化学式为SO2;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将辉铜矿粉碎、增大空气量等措施;
(2)
“酸浸”时,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有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
(3)
“沉铁”时,氯化铁与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
“沉淀”过程中,如果将CuSO4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Na2CO3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碱性条件下CuSO4会转化为Cu(OH)2沉淀,所以应将Na2CO3溶液加入CuSO4溶液中;
(5)
由流程图分析可知,HCl和NH3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所以可以可循环利用。
13.(1) 燃烧放热,提供冶铁所需高温条件
(2) 大 隔绝氧气和水
(3) 吸附
(1)
①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了大量的热,能够给冶铁提供热量,所以“燃烧室”中CH4燃烧的作用是:燃烧放热,提供冶铁所需高温条件,故填:燃烧放热,提供冶铁所需高温条件;
②“还原反应室”内H2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
①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比纯铁的大,故填:大;
②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3)
①由题干信息可知,Fe与Pb(NO3)2反应Fe(NO3)2和P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时,全部是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少量的重金属离子,故填:吸附。
14. 浓硫酸##浓H2SO4 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气体为氧气 无气泡产生 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钾,并除去碳酸钾 向上述实验中褪去红色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或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或每次呼吸消耗氧气的质量等)
【详解】
I、验证CO2能与KO2反应生成O2
(1)A装置中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作干燥剂,所以装置C中的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确认CO2能与KO2反应生成O2,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气体为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气体为氧气;
Ⅱ、探究已用呼吸自救器内固体的成分
实验分析:(1)K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步骤1”中观察到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KO2,故填:无气泡产生;
(2)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步骤2”中所加BaCl2溶液的作用是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钾,并除去碳酸钾,排除碳酸钾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故填: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钾,并除去碳酸钾;
拓展延伸: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红色褪去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的”,可以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具体实验为向上述实验中褪去红色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填:向上述实验中褪去红色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Ⅲ、探究自制呼吸自救器中制氧剂的用量
制氧剂需要与水反应,所以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或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或者每次呼吸消耗氧气的质量等,故填: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或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或每次呼吸消耗氧气的质量等)。
15.(1)6:1
(2)7800
(3)设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
x=0.076g,
所取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分数×100%=15.2%。
答:所取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15.2%
(1)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2)
设需要水的质量为a,则:200g×20%=(200g+a)×0.5%,则a=7800g;
(3)
见答案。
【中考化学】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钙奶”中的“钙”是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分类, 人人有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一选,填 空 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江苏省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江苏省2022-2023学年专项突破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