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1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982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1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982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1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982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含答案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5.6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5.7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2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3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4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1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6.1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用天天练,文言文阅读过关练,名句默写保温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用天天练
1.[2022·贵州黔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高铁上肆意霸座,旅游景区乱扔垃圾,博物馆里偷偷触摸藏品,电影院中大声喧哗……当我们教育孩子不应把博物馆当游乐场时,更应该反思自身是否遵守了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
下面语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和句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呼噜……
B.嗒嗒嗒……从一个路口,突然喷出六条火蛇,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C.我扑到指导员的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D.我们装模作样地大声朗读起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2.[2021·八省联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长篇叙事诗,诗人以精致的语言、形象的优美、手法的浪漫,叙述了这场悲剧中的安史之乱: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幻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4.[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文言文阅读过关练
[2022·山东省日照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B.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C.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D.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跽是双膝着地,把上身挺直,与《鸿门宴》中“按剑而跽”的“跽”皆表示警备。
B.太师,周朝设置,为辅弼天子之官,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太师是其中最尊者。
C.骨肉比喻至亲,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骨肉”含义相同。
D.五帝是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常与三皇并称,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在游说秦昭王时,一开始对秦昭王的问题避而不答,成功勾起了秦昭王对其所献谋略的好奇心。
B.范雎指出,只要自己的主张得以施行,能帮助秦昭王治理好国家,即使遭受再多的磨难也心甘情愿。
C.伍子胥逃出昭关,昼伏夜出,甚至在吴市乞食为生,但他最后振兴了吴国,辅佐吴王阖庐成为霸主。
D.范雎认为如果秦昭王受到太后、奸臣、保傅的蒙蔽,那么会造成自身孤立危险甚至国家灭亡的结局。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译文:
(2)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译文:
9.秦昭王三问范雎而范雎不答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
三、名句默写保温练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反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财富而又肆意挥霍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荒淫奢靡的秦始皇,而且指向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 ”两句,是杜牧向当权者发出的警告。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两句,描写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第1练 语用天天练+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1.A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段省略号表示省略同类列举事项。A.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事项省略。B.省略号表示声音延长。C.省略号表示重复的词句的省略。D.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故选A。
2.答案:示例一: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示例二:已经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解析:画线句子中“距离今天”和“四千年的历史”语义重复,将“距离今天”删掉;句子“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缺少谓语动词,在“已经”后面加上“有”。“被称之为”成分赘余,应改为“被称为”。
3.答案: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或者改成:这首长篇叙事诗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
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这首长篇叙事诗,诗人以精致的语言、形象的优美、手法的浪漫,叙述……”错,中途易辙,应加上“在……里”或者删除“诗人”以此消除原句中途易辙的语病;二是“形象的优美、手法的浪漫”错,语序不当,应改为“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这样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短语;三是“叙述了这场悲剧中的安史之乱”错,语序不当。这段文字是介绍《长恨歌》的,“叙述”的宾语中心语不是“安史之乱”而应该是“悲剧”。综上,一种修改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另一种修改为:这首长篇叙事诗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
4.答案: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解析:原句“不是……而且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文段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因此,应为“不是……,而是……”。“因素”赘余,删去。所以改为: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5.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我还担心什么呢?“者……也……”,表判断,“者”和“也”后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C;“少”修饰“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D。
6.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鸿门宴》中‘按剑而跽’的‘跽’皆表示警备”错误,文中的“跽”是一种表示恭敬,有所请求的姿势。故选A。
7.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范雎认为如果秦昭王受到太后、奸臣、保傅的蒙蔽”错误。由原文“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可知,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约束,始终受到蒙蔽,无法洞察奸佞,(如此下去,)大则国家灭亡,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由此可知,秦昭王怕太后的严厉,而不是“蒙蔽”。故选D。
8.答案:(1)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
(2)天下人看到我尽忠却身死,因此闭口不言、停步不前,没有人愿意到秦国来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果”,果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故文王果于吕尚收功”;“卒”,终于;“擅”,占有。(2)“身蹶”,身死;“是以”,因此;“杜口裹足”,闭口不言、停步不前;“即”,到。
9.答案:①范雎客处他乡,与秦昭王关系疏远。②范雎想要陈奏的事涉及秦昭王的过失和其至亲。③范雎不知道秦昭王内心的想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可知,如今的我,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由此可知,范雎客处他乡,与秦昭王关系疏远。由原文“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可知,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君王偏差错失的事,又夹在您的至亲骨肉之间。由此可知,范雎想要陈奏的事涉及秦昭王的过失和其至亲。由原文“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可知,我本愿意献上自己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由此可知,范雎不知道秦昭王内心的想法。
【参考译文】
范睢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廷里迎接,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睢,范睢也表示谦让。秦昭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像这样有三次了。秦昭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我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只是个渔夫,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关系可以说是生疏的。”随后吕尚通过一席交谈就被立为太师,与文王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如今的我,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君王偏差错失的事,又夹在您的至亲骨肉之间。我本愿意献上自己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再三问我都没回答,就是这个原因。我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我也不敢害怕。大王真能实行我的话,死不足以成为我的祸患,流亡不足以成为我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以成为我的耻辱。五帝这样的圣人要死,三王这样的仁人要死。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我还担心什么呢?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蔆水,没东西可吃,跪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庐成为霸主。假如我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我的主张实行了,我还忧虑什么呢?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我会与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而浑身涂漆能对(我认为)贤明的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耀了,我又有什么耻辱的呢?我所怕的,只怕我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我尽忠却身死,因此闭口不言、停步不前,没有人愿意到秦国来罢了。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约束,始终受到蒙蔽,无法洞察奸佞,(如此下去,)大则国家灭亡,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我所怕的!
秦昭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偏僻荒远,我又笨拙而不贤明,幸蒙先生光临此地啊。我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希望先生毫无保留地教导我,不要怀疑我的诚意啊。”范睢向秦昭王拜了两拜,秦昭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10.答案:(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11.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5.2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用天天练,文言文翻译重点练,名句默写保温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4.4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用天天练,文言文实词勾连训练,名句默写保温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2.6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用天天练,文言文翻译重点练,名句默写保温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