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鞍山市立山区东方中学八年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请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一、选择题(1~9单选,每题2分,10~12多选,每题3分,共27分)
1.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小的军用无人侦査机,能在手掌起飞。此无人机的长度约为( )
A.10m B.10dm C.10cm D.10mm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物理量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min
C.1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m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5.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6.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回声 B.增强回声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8.护士测病人体温前,忘了甩体温计也没看原来的示数,测得的结果是38℃,病人的体温( )
A.一定是38℃ B.一定低于38℃ C.一定高于38℃ D.可能是38℃
9.如图是三种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判定熔点最高是( )
A.a物质
B.b物质
C.c物质
D.起始温度不同,不能判定
10.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11.下列现象中,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的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2.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的熔化图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34cm、2.42cm,其中测量错误的数据是______cm,这个球的直径是______cm。
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
15.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_。
16.音叉被敲击时会发声,说明了声音由物体______产生,如图所示,是几种音叉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17.现代工程建设提倡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声音传递______(信息、能量);台风和海啸会产生__________(次声波、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就能对台风和海啸进行预警了。
19.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是94℃,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得室温是31℃,则室温实际是______℃。
20.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21.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如图),先将白糖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糖浆,该过程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就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2.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现代建筑业出现一种新型材料,从10℃开始加热并计时,在第1min、20℃时开始熔化,第8min、40℃时熔化结束。请在图乙中画出这种材料从加热到熔化结束的大致图象。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4分)
24.(4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这个图象,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哪些,写出四条。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25.(7分)元旦期间,小华和爸爸乘坐G48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出发去北京参观园博会。如表为G482次高铁列车从盐城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若行驶途中列车以70m/s的速度通过灌河特大桥,桥长10.4km,列车长为17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5.(7分)一辆以20m/s的速度向山靠近的汽车,在某处鸣笛后经过2s听到了回声,司机听到回声时,求汽车距山还有多远?(v声=340m/s)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7.(2分)如图,是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小燕同学测得小车运动的距离是______cm;停表(如图乙)的示数为______s.
28.(6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__VBC(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29.(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此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____。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不能传声,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A、B、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A、D、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E琴弦的长度应为______cm。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31.(4分)(2019秋•亭湖区校级月考)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1)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2)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_______。(选填“高”或“低”);
(4)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_。
32.(7分)以下为兴趣小组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过程。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实验时应将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同时观察试管中冰的_______变化。
(3)图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不变”或“先上升后不变”)
时间
盐城
连云港
日照
青岛
济南
北京
到站时间
16:30
17:18
17:57
19:44
21:52
发车时间
15:00
16:32
17:21
17:59
19:50
里程/km
0
175
275
354
702
1119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共8页。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