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0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0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0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测量物体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保定模拟)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阳用这些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小阳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全②中的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 ,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3)接下来,小阳拿走绿棋子,将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处,从物体一侧透过平面镜观察白纸,小阳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的像;为了证明物体所成的像是虚像,接下来他应该_ _。
2.(2020·沧州青县摸底)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 _。
(3)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4)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填字母)。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且变得更暗了
D.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且像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2020·武威中考)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_ 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 (选填“甲”“乙”“丙”)两个图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 _。
(5)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 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甲 乙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5)图甲中,若两个滑轮的位置没有在同一高度,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此实验。
(6)图乙中,若每个钩码重0.5 N,左边挂三个钩码,右边挂1个钩码时,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左运动。此时再在右边挂4个钩码,木块就可以沿水平方向
匀速运动。
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烧杯和水进行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g取10 N/kg)
(1)根据 可得出的结论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2)合金块的重力是 3.6 N,合金块的密度是 kg/m3。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水倒出,将该合金块放在烧杯底部,然后向烧杯中倒另一种液体,通过测量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如图2),同时计算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浮,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图像。
(3)分析图像可知,液体深度增至10 cm以后,物体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
(4)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为 kg/m3。
(5)若合金块的底面积为10 cm2,则液体深度增至10 cm以后,合金块对烧杯底部压强为 Pa。
6.某同学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 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 g、容积为50 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 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甲 乙
【测量过程】将下列实验空白处补充完整:
(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测量液体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 。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 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 cm处,则此种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 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增大量程。
【拓展应用】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
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 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 g/cm3。(已知ρ水=1.0 g/ cm3) 。
7.(2020·衡水一模)小明测量物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 __,发现横梁稳定后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 _(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合金球的质量为_ _g。
(3)小明将合金球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球的密度为_ _ kg/m3。
【拓展】实验后,小明又邀请小红一起测量台球的密度(已知ρ台球>ρ水),天平被其他小组借走了,台球又放不进量筒中,于是他们找到如图丙所示盛有水的玻璃容器,并借助保鲜盒、细线和记号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空保鲜盒放在容器中,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②将台球放入保鲜盒中,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③用细线拴住台球,将台球浸没在水中(保鲜盒仍然漂浮),标记出水面的位置;图中A、B、C是小红标记的水面位置,其中 点是步骤②标记点;
④将保鲜盒和台球取出,向玻璃容器中加水至标记点C;
⑤打开阀门向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B点时,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继续向这个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A点,再次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⑥台球的密度ρ台球=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8.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1)完成电路连接后,小明就准备闭合开关,小红提醒还有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红提醒的是什么吗?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0.5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流表突然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 。
【拓展】小刚利用一块电压表和已知电阻R0也测出了未知电阻Rx的阻值,小刚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
丙
(4)在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只添加一根导线即可测出Rx的阻值,请你完成电路。
(5)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S1,读出电压表示数U1。
②只闭合开关S、S2,读出电压表示数U2。
(6)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
9.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 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在检查连接时,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 (选填“A”或“B”)端,目的是 。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8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看到实验台上有一个定值电阻“R”上面的数字模糊不清,想测出它的阻值,可是发现电压表损坏。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额定电流I额已知,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电阻R的表达式。
a.闭合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b.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断开S1,闭合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则R= 。
10.(2020·河北九地市联考)小明在实验室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20 Ω),导线若干。
(1)正准备闭合开关时,同组的成员小兰拦住他说导线接错了。请你检查一下图甲所示电路,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为_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将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_ __。
②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 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 __ Ω。
(4)小明还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为 V。
【拓展】美美利用其中一个定值电阻R,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测量出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她补全她的实验内容:
①闭合S和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_;
②闭合S和S2,断开S1,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③请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以上两空用已知物理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1.(2020·唐山模拟)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 Ω 1 A”和R2“50 Ω 0.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甲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他应选用规格为 (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 _。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小灯泡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 _。
(5)小明打算利用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0和一只电表,通过操作单刀双掷开关(开关S1接“a”“b”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丙、丁是他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__ __(填字母)。
丙 丁
A.两种方案都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B.两种方案都不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C.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探究题
(时间:60分钟)
1.(2020·保定模拟)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阳用这些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小阳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全②中的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__改变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__,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3)接下来,小阳拿走绿棋子,将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处,从物体一侧透过平面镜观察白纸,小阳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的像;为了证明物体所成的像是虚像,接下来他应该__从白纸一侧观察白纸上能否成物体的像__。
2.(2020·沧州青县摸底)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0__ 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投影仪__。
(3)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应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4)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__D__(填字母)。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且变得更暗了
D.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且像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2020·武威中考)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__甲、丙__(选填“甲”“乙”“丙”)两个图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__。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控制变量法__。
(5)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不一定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甲 乙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纸片剪开。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小华的实验能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5)图甲中,若两个滑轮的位置没有在同一高度,则能(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此实验。
(6)图乙中,若每个钩码重0.5 N,左边挂三个钩码,右边挂1个钩码时,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左运动。此时再在右边挂4个钩码,木块就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
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烧杯和水进行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g取10 N/kg)
(1)根据乙、丙、丁可得出的结论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2)合金块的重力是 3.6 N,合金块的密度是3.6×103kg/m3。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水倒出,将该合金块放在烧杯底部,然后向烧杯中倒另一种液体,通过测量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如图2),同时计算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浮,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图像。
(3)分析图像可知,液体深度增至10 cm以后,物体处于沉底(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
(4)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为0.6×103kg/m3。
(5)若合金块的底面积为10 cm2,则液体深度增至10 cm以后,合金块对烧杯底部压强为3 000Pa。
6.某同学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 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 g、容积为50 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 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甲 乙
【测量过程】将下列实验空白处补充完整:
(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测量液体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22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 cm处,则此种液体的质量为 45g,液体的密度为 0.9 g/ 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增大钩码的质量(或增加杠杆的长度)(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增大量程。
【拓展应用】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
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 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5g/cm3。(已知ρ水=1.0 g/ cm3) 。
7.(2020·衡水一模)小明测量物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零刻度线处__,发现横梁稳定后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左__(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合金球的质量为__56.6__g。
(3)小明将合金球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球的密度为__5.66×103__ kg/m3。
【拓展】实验后,小明又邀请小红一起测量台球的密度(已知ρ台球>ρ水),天平被其他小组借走了,台球又放不进量筒中,于是他们找到如图丙所示盛有水的玻璃容器,并借助保鲜盒、细线和记号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空保鲜盒放在容器中,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②将台球放入保鲜盒中,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③用细线拴住台球,将台球浸没在水中(保鲜盒仍然漂浮),标记出水面的位置;图中A、B、C是小红标记的水面位置,其中__C__点是步骤②标记点;
④将保鲜盒和台球取出,向玻璃容器中加水至标记点C;
⑤打开阀门向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B点时,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继续向这个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A点,再次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⑥台球的密度ρ台球=__ eq \f(V2,V2-V1) ρ水_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8.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1)完成电路连接后,小明就准备闭合开关,小红提醒还有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红提醒的是什么吗?
答: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0.5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
(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流表突然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拓展】小刚利用一块电压表和已知电阻R0也测出了未知电阻Rx的阻值,小刚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
丙
(4)在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只添加一根导线即可测出Rx的阻值,请你完成电路。
(5)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S1,读出电压表示数U1。
②只闭合开关S、S2,读出电压表示数U2。
(6)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eq \f(U2-U1,U1) R0。
9.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 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在检查连接时,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A(选填“A”或“B”)端,目的是保护电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8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14W。
(4)小明看到实验台上有一个定值电阻“R”上面的数字模糊不清,想测出它的阻值,可是发现电压表损坏。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额定电流I额已知,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电阻R的表达式。
a.闭合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b.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断开S1,闭合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则R= eq \f(U额 ,I-I额) 。
10.(2020·河北九地市联考)小明在实验室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20 Ω),导线若干。
(1)正准备闭合开关时,同组的成员小兰拦住他说导线接错了。请你检查一下图甲所示电路,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为__定值电阻断路(或电流表短路,合理即可)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将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__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__。
②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_6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20__ Ω。
(4)小明还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为__3~6__V。
【拓展】美美利用其中一个定值电阻R,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测量出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她补全她的实验内容:
①闭合S和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I额R__;
②闭合S和S2,断开S1,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③请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U1-I额R)I额__。(以上两空用已知物理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1.(2020·唐山模拟)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 Ω 1 A”和R2“50 Ω 0.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甲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他应选用规格为__R2__(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 __小灯泡断路__。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小灯泡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0.625_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__10__Ω。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灯丝温度__。
(5)小明打算利用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0和一只电表,通过操作单刀双掷开关(开关S1接“a”“b”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丙、丁是他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__B__(填字母)。
丙 丁
A.两种方案都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B.两种方案都不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C.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阻R/Ω
10
电压U/V
2
3
4
5
6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电阻R/Ω
10
电压U/V
2
3
4
5
6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备战中考物理2020:(通用版)专题高分攻略 专题二实验探究,共3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作图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计算题》(Word版附答案)计算应用题,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