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7660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2022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展开专题02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世说新语》拓展练习
【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例题精练】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 骤: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
(3)尝月下戏 尝:________
(4)人语之 语:________
2.请用“/”为【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不 然 譬 如 人 眼 中 有 瞳 子 无 此 必 不 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简析谢道韫和徐孺子回答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襄十日粮,逐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②,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逐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③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下:攻克。③卫:卫国。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尊君在不( ) (2)下车引之( )
(3)罢兵而去( ) (4)原人闻曰(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委而去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B.与人期行 遂与大夫期十日
C.下车引之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D.去后乃至 乃降公
7.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吾 与 士 期 十 日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9.阅读上面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陈太丘与友期行》和《晋文公攻原》两文都告诉我们为人做事________的重要性,同时【甲】文还告诉我们做人应该________的道理。
二、课外文言文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公泛海
谢太傅①盘桓②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③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④使还。太傅神情⑤方王⑥,吟啸⑦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⑧,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⑨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盘桓:徘徊;逗留。③泛海:坐船出海。④唱:提议。⑤神情:精神兴致。⑥王:同“旺”。⑦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⑧说:同“悦”,愉快。⑨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神情方王 方:正
B.诸人皆喧动不坐 皆:都
C.公徐云 徐:慢慢地
D.如此,将无归 如此:这样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安是一个性格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
B.谢安与孙兴公等人泛舟,海中风浪汹涌,谢安谈笑自如,与众人恐惧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C.谢安在风浪汹涌的海上一言不发,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他有镇安朝野的能力。
D.这是一篇志人文章,本文的主人公是谢安。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2)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炊饭成糜①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糜:粥。②著箅(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④识(zhì):记住。⑤易夺:订正补充。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诣陈太丘宿诣:造诣
B.俱委而窃听委:舍弃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使:让派
D.二子长跪俱说俱:一起,都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无遗失”意思是大人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遗漏。
B.陈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错事时,没有指责,而是以提问所听谈话的内容的方式来考验他们,用宽容来原谅。
C.“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其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勤奋好学,我们吃什么都是快乐的。
D.元方、季方因为贪玩而把蒸饭煮成了粥。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履行,实践,做。②绥,安,安抚。③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④师,学习。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候袁公 候:等候
B.远近称之 称:称赞
C.孤法卿父 法:效法
D.周公不师孔子 师:学习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9.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0.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1.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①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②张吴兴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③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③,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④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年( ) (2)戏( )
(3)咸( ) (4)尝( )
13.根据句意,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正确得一项是( )
A.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B.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C.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D.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氏之庐也。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5.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融被收①,中外②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④。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⑤。”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⑥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答曰:“庾稚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⑦,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⑧。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收:逮捕。②中外:指朝廷内外。③琢钉戏:一种游戏。④襦(rú):短衣,短袄。⑤复裈(kūn):夹裤。⑥齐庄:孙放,字齐庄,孙盛次子。⑦盛:放父名盛,庾园客故云“盛”字以戏孙放。⑧翼翼:繁盛的样子。翼,园客父名,放故云“翼”字以回敬。
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寻( ) (2)诣( ) (3)故( )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18.四则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专题02 拓展讲义:名家作品阅读之朱自清-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拓展讲义:名家作品阅读之朱自清-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2拓展讲义名家作品阅读之朱自清-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02拓展讲义名家作品阅读之朱自清-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5 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5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15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拓展讲义:-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这是一份专题14 拓展讲义:-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文件包含专题14拓展讲义-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解析版docx、专题14拓展讲义-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