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共8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一、单选题1.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根据财富数量排列的职业团体堆积重叠,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叉十分严重,以致于没有办法在整个社会金字塔上画出水平等级线来;而在法国,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种三级结构的存在∶贵族、资产阶级和平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A.法国革命运动未能动摇贵族的地位 B.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工业革命加速了法国等级制度的瓦解 D.英国贫富分化现象得到有效的解决2.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结论A《汉书·诸侯王表》曰:“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B江苏睢宁出土汉代二牛抬杠式犁耕图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C汉武帝“轮台诏书"要求驻西域军队屯垦戍边有利于促进西部边疆的开发D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孔子和弟子的画像儒学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A.A B.B C.C D.D3.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述材料意在强调 ( )A.工业革命第一次更侧重轻工业领域第二次更侧重重工业领域B.工业革命第一次侧重经验日积月累第二次侧重理论研发转化C.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为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紧密结合D.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交叉跨越发展4.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糖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糖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5.下面为近代英国的两幅漫画,分别描述了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捏住鼻息在检查泰晤士河水的透明度和一位贵妇在看到被放大后的泰晤士水滴后的直观反应。这反映出当时( )A.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的共识B.环境污染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C.工业革命重视科研与工业相结合D.工业文明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6.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衣着简朴,颜色平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他们就鼓励了纺织工业成批生产:在法国,人们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法国人的这种消费观念( )A.提升了法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B.强化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意识C.使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加狭窄 D.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7.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B.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8.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 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9.19 世纪,很多英国旧的经济法规已经不再适应英国发展的需要。例如曾经保护过本国航运业的《航海条例》,在此时会导致垄断英国航运业的大商人、大船主任意提高进口原料的价格,牟取暴利。上述现象表明,当时的英国( )A.需要强化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力度B.面临着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C.早期殖民扩张的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D.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步趋向于不可调和10.1500年,一百个英国农户家庭只能供养106户家庭(包括他们自己),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74%。到了1801年,这一致字上升到136户,而此时农业劳动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6%。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主政体的有效保证 B.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C.殖民扩张政策的成熟 D.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11.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世纪的英国享乐主义盛行。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的抢劫。这天映了当时英国(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社会问题亟待解决C.经济危机影响广泛 D.人类活动蓬勃发展12.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13.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 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14.1856年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利用煤焦油首次制成了一种合成染料。但是,这一发明在英国没有引起重视。1864年,在伦敦化学学院当教授的霍夫曼把这一发明带回到德国,并很快研制出数十种新的合成染料,染料工厂便随之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这可以说明( )A.德国的科技转化效率高 B.英国已经丧失创新动力C.德国工业处于领先地位 D.世界市场逐渐得以扩大15.如图是山东枣庄出土的汉画像石农耕图。图中有一人一牛一马耕田。此类题材的汉代画像砖已在山东地区有较多发现。据此可知,汉代( )A.农本观念在山东地区影响深厚 B.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C.北方已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D.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张居正改革提出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乾隆皇帝认为,“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抒格”。——摘编自李伯重《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材料二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外贸出超,少买多卖,禁止金银输出。而晚期重商主义也要求增加货币财富,但鼓励出口和制造业,又称重工主义。——摘编自张林《经济思想史》材料三 英国亚当·斯密指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自主地经营,要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来管理好得多。“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摘编自黄继农《经济学说史要略》(1)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并分析观点提出的共同背景。(2)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一、三观点的共同之处,并指出这一观点对中英两国产生的不同影响。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1.B2.C3.C4.C5.D6.D7.A8.D9.B10.D11.B12.C13.B14.A15.A16.(1)观点∶农商互补;重视鼓励发展工商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经济对国计民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共同之处∶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影响∶明清没有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流行开来并成为英国国策,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推动了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17.一方面,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原子能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为它们提供新能源;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