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第1页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第2页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eq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专题(16)抛体运动(解析版)考点一  1.飞行时间t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2.水平射程xv0tv0,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落地速度与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是相同的,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题型1 落点在水平面上的平抛运动【典例1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答案C解析在竖直方向,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知,选项AD错误;由v22gh知,选项B错误;在水平方向,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水平距离,速度大的球用时少,选项C正确.题型2 落点在竖直面上的平抛运动【典例2 (多选)从竖直墙的前方A处,沿AO方向水平发射三颗弹丸abc,在墙上留下的弹痕如图所示,已知Oaabbc,则abc三颗弹丸(  )A.初速度之比是 B.初速度之比是1∶C.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1∶D.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 答案AC解析水平发射的弹丸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竖直方向上Oaabbc,即OaObOc1∶2∶3,由hgt2可知:tatbtc1∶,由水平方向xv0t可知:vavbvc1∶,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由Δvgt可知,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1∶,故选项C正确,D错误.题型3 落点在曲面上的平抛运动【典例3】 如图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0越大,小球落在圆环时的时间越长B.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C.若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答案D解析小球落在环上的最低点C时时间最长,所以选项A错误;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不相同,所以选项B错误;要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设小球落点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抛运动规律,v0tR(1cos θ)Rsin θgt2tan θ,联立解得cos θ1,即垂直撞击到B点,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选项D正确,C错误.题型4 多体平抛【典例4 (多选)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以水平速度vavb抛出两小球ab,结果a落在b初始位置的正下方,而b落在a初始位置的正下方,bc为过小球b初始位置的水平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两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a<vbB.若它们同时落地(不考虑它们在空中相碰弹射,可互不影响地通过),它们可能在空中相遇C.若两小球同时抛出,它们不能在空中相遇D.若要使它们能在空中相遇,必须在a到达bc水平线时将b抛出答案AC解析由题意知,ab两球均做平抛运动,根据hgt2,得t,可知a运动的时间长,又xvt,且两球水平位移相等,所以va<vb,故A正确;若它们同时落地,则a应先抛出,若两球能够相遇,则a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球的竖直分速度,a球将先落地,所以两球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B错误;若两球同时抛出,而相同时间内下落高度相同,则两球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C正确;若当a到达bc水平线时,将b球抛出,由于a球此时竖直方向有速度,两球在竖直方向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同,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D错误. 化曲为直思想在平抛运动中的应用(1)根据运动效果的等效性,利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运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求出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变式1(多选)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正上方某处水平向右击出,球的初速度垂直于球网平面,且刚好过网落在对方界内.相关数据如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是(  )A.击球点高度h1与球网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h11.8h2B.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v0只要不大于,一定落在对方界内C.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h2),只要球的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D.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球的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答案AD解析由题意可知球通过水平位移s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在竖直方向上,根据hgt2,可得,解得h11.8h2,故A正确;竖直方向上,根据hgt2,可得时间t,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恰不越界时,运动时间t1  ,故可得球的最大初速度v01;球恰好过网时,运动时间t2 ,故可得球的最小初速度v02s,故球初速度的取值范围是s v0,故B错误;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h2),存在一个临界高度h0,这个临界高度值满足h0h2g2h0g2,联立得该临界高度h0h2,球的初速度v0 ,低于这一高度击球,球不能落在对方界内,故C错误;增加击球高度,只要球的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到对方界内,故D正确.变式2某学校体育选修课开设飞镖投掷项目,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一学生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落在靶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镖B的运动时间与飞镖A的运动时间相同B.掷出飞镖B时的初速度比掷出飞镖A时的初速度大C.飞镖AB的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D.飞镖B的质量一定比飞镖A的质量大答案C解析飞镖B下落的高度大于飞镖A下落的高度,根据hgt2,解得t B下降的高度大,则B镖的运动时间长,故A错误;因为水平位移相等,B镖的时间长,则B镖的初速度小,故B错误;因为AB镖都做平抛运动,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均竖直向下,故C正确;平抛运动的时间与质量无关,本题无法比较两飞镖的质量,故D错误.变式3(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柱体的正上方P点,将一个小球以速度v0沿垂直于圆柱体轴线方向水平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方向飞过,测得该截面的圆心OQ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小球从P运动到Q的时间是(  )At        BtCt  Dt 答案ABD解析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水平位移xRsin θv0t,得t,故选项A正确;小球到达Q点时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ygtv0tan θ,得t,故选项B正确;小球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飞过,故小球在Q点的速度方向垂直于半径OQQ点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设小球通过Q点时其竖直位移为y,则ytan θRsin θtan θ,又有ygt2,联立解得t ,故选项D正确,C错误.变式4(多选)如图所示,从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处的两点,分别以速率v1v2同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B,它们恰好在P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空间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B.两球在P点一定具有相同的速率C.若同时抛出,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遇D.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变大答案AC解析两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相遇点P时下降高度hA>hB,根据hgt2知,飞行时间tA>tB,即两球不同时抛出,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有xv0t,水平位移x相同,故初速度v1<v2,选项A正确;因球到达P点时的竖直分速度vygttA>tB,故vAy>vBy,又球在P点速率vP,而水平分速度v1<v2,故不能确定两球在P点速度的大小关系,选项B错误;若同时抛出,因A球到达P点所需时间较长,故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遇,选项C正确;若同时抛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初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均为零,即在竖直方向上两球相对静止,故落地前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等于初始距离,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考点二  1.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有两种模型(1)物体从空中抛出落在斜面上.(2)物体从斜面上抛出落在斜面上.2.两种模型对比方法内容斜面总结分解速度水平方向:vxv0竖直方向:vygt合速度:v分解速度,构建速度三角 分解位移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gt2合位移:s分解位移,构建位移三角 |题型探究|题型1 从斜面上平抛【典例5】 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2  B4C6 D8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tan 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tan α2tan θ,而vv,则可得落至斜面时速率之比为2∶1. 证明:设落点处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则tan β,由于小球落到斜面上时,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可得tan β2tan θ.此式说明,不论抛出时的初速度多大,落点处的速度方向都相同.题型2 对着斜面平抛【典例6 (多选)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位于斜面底端A正上方的小球以初速度v0正对斜面顶点B水平抛出,小球到达斜面经过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小球以最小位移到达斜面,则tB.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则tC.若小球能击中斜面中点,则tD.无论小球到达斜面何处,运动时间均为t答案AB解析小球以最小位移到达斜面时即位移与斜面垂直,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即tA正确,D错误;小球垂直击中斜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即tB正确;小球击中斜面中点时,令斜面长为2L,则水平射程为Lcos  θv0t,下落高度为Lsin  θgt2,联立两式得tC错误.变式5如图所示,在某次自由式滑雪比赛中,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如果v0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B.不论v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C.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D.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答案B 解析当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落在雪坡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α,而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θ,可见tan α2tan θ,因此无论v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相同,选项A错误,B正确;由以上分析知,运动员落在雪坡时的速度大小v,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选项CD错误.变式6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办的消息,吸引了大量爱好者投入到冰雪运动中.若跳台滑雪比赛运动的轨迹可近似看成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甲运动员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平台飞出,轨迹为图中实线所示,质量比甲大的乙运动员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点飞出,则乙的运动轨迹应为图中的(  )A BC D答案A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得ygt2xv0t,由以上两式解得,yx2,甲、乙两运动员的初速度相同,故两运动员的运动轨迹相同,选项A正确,BCD错误.变式7如图,某次空中投弹的军事演习中,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先后释放两颗炸弹,分别击中山坡上的M点和N点.释放两颗炸弹的时间间隔为Δt1,击中MN的时间间隔为Δt2,不计空气阻力,则(  )AΔt20  BΔt2t1CΔt2Δt1 DΔt2t1答案B解析设第一颗炸弹距M点的高度为h1,运动时间为t1,第二颗炸弹距N点的高度为h2,运动时间为t2,由题意可知t2t1Δt1Δt2,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1gth2g(t1Δt1Δt2)2,因为h1>h2,所以t1>t2,由以上各式解得Δt1t2,选项B正确,ACD错误.考点四  分析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的一般思路(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2)确定临界状态;(3)找出临界状态对应的临界条件,画出临界轨迹草图;(4)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求解.【典例7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v<L1 B.<v< C.<v<  D.<v< 答案D解析当发射机正对右侧台面发射,乒乓球恰好过网时,发射速度最小.由平抛运动规律得v1t,2hgt2,联立解得v1.当发射机正对右侧台面的某个角发射,乒乓球恰好到达角上时,发射速度最大.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v2t3hgt2,联立解得v2 .所以速度v的最大取值范围为<v < ,选项D正确. 确定两个临界状态(1)发射速率较小时,乒乓球刚好沿中心线擦着球网的边缘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2)发射速率较大时,乒乓球刚好能落在球网右侧台面上且落点是两台角处(而非中心线处)变式8如图所示,窗子上、下沿间的高度H1.6 m,墙的厚度d0.4 m,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 m、距窗子上沿h0.2 m处的P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v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 m/s2.v的取值范围是(  )Av>7 m/s                     Bv<2.3 m/sC3 m/s<v<7 m/s                D2.3 m/s<v<3 m/s答案C解析小物件做平抛运动,可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解题.若小物件恰好经窗子上沿,则有hgtLv1t1,得v17 m/s;若小物件恰好经窗子下沿,则有hHgtLdv2t2,得v23 m/s,所以3 m/s<v<7 m/s,故C项正确.

    相关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 热学(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6 热学(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动理论、内能与热力学定律,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8 抛体运动(练习)(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8 抛体运动(练习)(教师版),共29页。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8 抛体运动(练习)(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8 抛体运动(练习)(学生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