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1 .阅读教材P44-P50《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回答下列问题。
二、课前自测
2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4 .王某为某国有企业工人,2020年年收入约7万元;业余时间炒股,年收入约2万元。材料中涉及的分配方式有( )
①按劳分配 ②按知识要素分配 ③按资本要素分配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三、探究与分享
5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工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结合课本46页思考:
(1)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2)当前个人获得收入的途径为什么会多种多样?
参考答案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平等分配;数据;劳动;居民收入;市场;税收;贫困。
【详解】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5)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6)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7)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8)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9)必须坚持消除贫困。
2 .C
【详解】
C: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C符合题意。
ABD:其余选项都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 .B
【详解】
BD: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正确,D排除。
A: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A错误。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C错误。
故本题选B。
4 .A
【详解】
①③: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王某为某国有企业工人,2020年年收入约7万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业余时间炒股,年收入约2万元,属于按资本要素所得,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知识、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据此取得报酬是按知识、技术要素分配,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 .(1)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
本题以“小吕一家人的收入”为话题,考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共两问,设问(1)属于简答类答题,设问(2)属于原因类答题。
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政治理论,逐层展开。
设问(1):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信息①: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可联系按劳分配。
信息②: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小吕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可联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设问(2):当前个人获得收入的途径为什么会多种多样?
本题的信息是小吕一家的收入包括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回答原因时,首先要从生产角度来说明,主要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②其次要回答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第一,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第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经济发展。
【点睛】
原因类主观题解题思路。
(1)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A.按需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A.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当前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