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试卷(北师大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二)北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二)北师大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五)北师大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4℃与﹣1℃相比,( )。A.﹣4℃温度较高 B.﹣1℃温度较高 C.无法比较2.两个数相除商为56,如果被除数与除数都乘60,那么商是( )。A.56 B.60 C.116 D.5603.用数对(5,a)表示一个物体所在的位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在第5列 B.一定在第5行 C.不可能在第5行4.在5050500中,从左往右数,第二个5在( )位上。A.百 B.千 C.万 D.百万5.将1000元存入银行,记作﹢10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500元,可记作( )元。A.500 B.﹢500 C.﹣500 D.﹢500或﹣5006.下面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25×(40+2)=25×40+2 B.2000÷125=(2000×8)÷(125×8)C.14×99+14=14×(99+1) D.179-79-21=179-(79+21)7.由5个百万、4个十万、2个万、7个千组成的数是( )。A.5427 B.5004027000 C.5427000 D.540270008.下面四个算式,与其他三个乘积不相等的是( )。A.170×70 B.700×17 C.17×100×7 D.7×17×109.如图是两位同学计算“212×34”的过程,他们都运用了(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0.将点A(3,7)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4个,再向下平移4个,那么现在点A的位置在( )。11.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12.240×25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13.一个数的最高级是亿级,这个数最大是( )位数。14.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一列火车4小时行480千米,( )的速度快。15.向上抛一枚硬币,落下后,可能是( )面朝上,也可能是( )面朝上。16.□28÷42要使商为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17.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8.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19.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20.在同一个方格图中,数对(5,9)和(9,5)表示的位置相同。( )2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22.47÷8=5……7,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那么商和余数都不变。( )23.一天早晨的气温是﹣4℃,中午比早晨上升4℃,所以说中午的气温是0℃。( )24.把9706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706。( )25.在百米赛跑时,小东用时17秒,小文用时18秒,可知小文跑得快。( ) 四、计算题(共26分)26.直接写出得数。(最后两小题估算) (每题1分,共8分)①12×500= ②700×60= ③240÷80= ④4500÷900=⑤850-250= ⑧360+540= ⑦102×40≈ ⑧89÷30≈27.列竖式计算。(带☆的验算)(每题3分,共9分)306×17 ☆234×58 493÷61 28.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9分)23×99+23 138+29+62+71 103×25-3×25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29.从甲地到乙地需多少小时? 30.创文行动中,李洋村用两周时间清运完一堆建筑垃圾,第一周清运了140吨,第二周清运的比第一周的3倍少85吨。这堆建筑垃圾一共有多少吨? 31.某纪念品加工厂要生产一批冰墩墩徽章,如果每天生产200枚,15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枚徽章? 32.学校要评选出12个羽毛球运动优胜班级,准备奖励每个班一副羽毛球拍和一盒羽毛球。购买这些奖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33.某化肥厂生产化肥1000吨,运出28次,还余下104吨,平均每次运出多少吨? 34.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5,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除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余数是原来的多少倍?(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B【分析】﹣4℃与﹣1℃都是零下的温度,对于零下的温度,数字越小温度相对较高。【详解】﹣1℃>﹣4℃故答案为:B【点睛】零下的温度比较时,不看数字前面符号,只看数字,数字越小,温度相对比较高。2.A【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详解】如果被除数与除数都乘60,那么商不变,仍是56。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解答。【详解】数对(5,a)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所以是第5列,所以这个物体一定在第5列。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4.C【分析】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向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在5050500中,从左往右数,第二个5在万位上。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C【分析】正数和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其中将存钱钱数记作正数,则将取钱钱数记作负数,据此解答。【详解】从银行取出500元,可记作﹣500元。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和应用,关键是明确哪个量记作正数,则与之相反的量记作负数。6.C【分析】乘法分配律就是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ac。【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4×99+14=14×(99+1),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理解。7.C【分析】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5个百万、4个十万、2个万、7个千组成的数是5427000。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可防止出错。8.D【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判断哪些算式是相等的即可解答。【详解】170×70=700×17=17×100×7=17×700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知识的掌握9.A【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解答即可。【详解】212×34=212×(30+4)=212×30+212×4=6360+848=7208都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 7 3【分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点A(3,7)的位置第3列第7行。先向右平移4个,再向下平移4个,此时点A在第7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7,3)。【详解】将点A(3,7)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4个,再向下平移4个,那么现在点A的位置在(7,3)。【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11. 万 九 亿【分析】数位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对应的计数单位是将数位后面的位字去掉。【详解】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点睛】考查学生对数位以及对应的计数单位的掌握情况。12. 四 3【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240×25的积,再进行解答。【详解】240×25=6000,则积是四位数,积的末尾有3个0。【点睛】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13.十二【分析】在数位顺序表中,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为亿级。据此可知,最高级是亿位,要使这个数最大,最高位是千亿位,是一个十二位数。【详解】一个数的最高级是亿级,这个数最大是十二位数。【点睛】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火车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汽车和火车行驶的速度,再比较两者速度的大小。【详解】180÷3=60(千米/时)480÷4=120(千米/时)120>60则火车的速度快。【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解决问题。15. 正 反【分析】硬币有正反两个面,所以硬币落下后有两种可能,正面或反面。【详解】向上抛一枚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点睛】硬币有2个面,所以就有两种可能。16.4【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28÷42要使商为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就要够除,前两位要大于或等于42。【详解】依据分析,□28÷42要使商为两位数,前两位要大于或等于42,□里可填的数字有4、5、6、7、8、9,最小填4。□28÷42要使商为两位数,□里最小应填(4)。【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是解决此题关键。17.×【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解答。【详解】由平行的定义可知,需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题目说法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所以题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行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平行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直线平行、相交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前提: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说法错误,因为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准确记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分析】在计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除到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要使商的末尾有0,不一定要被除数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不一定有0。【详解】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例如:540÷4=135,被除数有0,但是因为除到被除数的末尾,可以商5,所以不用商0占位。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商的情况的掌握。在除法中,被除数末尾有0,商末尾不一定有0;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末尾可能会有0。20.×【分析】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判断。【详解】在同一个方格图中,数对(5,9)表示的位置在第5列,第9行,数对(9,5)表示的位置在第9列,第5行,所以数对(5,9)和(9,5)表示的位置不相同。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21.×【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判断。【详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而这个数不能是0。则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商的变化规律,关键是明确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不能是0。22.×【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余数也随之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判断。【详解】47×10=470 8×10=80470÷80=5……7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及其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析】气温低于0℃记为负,则高于0℃就记为正,早晨的气温是﹣4℃,中午比早晨上升4℃,就用4减4,即可得解。【详解】4-4=0(℃)所以说中午的气温是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详解】97060000=9706万。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改写时要带计数单位。25.×【分析】相同距离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7秒<18秒所以小东跑的快。故答案为:×【点睛】知道相同距离时,速度快的用时越少。26.①6000;②42000;③3;④5;⑤600;⑥900;⑦4000;⑧3【详解】略27.5202;13572;8……5【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详解】306×17=5202 ☆234×58=13572 493÷61=8……5 验算: 28.2300;300;2500【分析】(1)(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详解】23×99+23=23×(99+1)=23×100=2300138+29+62+71=138+62+29+71=(138+62)+(29+71)=200+100=300103×25-3×25=(103-3)×25=100×25=250029.7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已知甲乙两地的路程是672千米,轿车每小时行驶96千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个小时,据此解答。【详解】672÷96=7(小时)答:从甲地到乙地需7小时。【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475吨【分析】用第一周清运垃圾重量乘3,再减去85吨,求出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再将第一周清运垃圾重量加上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求出垃圾总重量。【详解】140×3-85+140=420-85+140=335+140=475(吨)答:这堆建筑垃圾一共有475吨。【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 31.300枚【分析】用计划每天生产徽章数量乘计划生产天数,求出徽章总数量。用计划生产天数减去5天,求出实际生产天数。用徽章总数量除以实际生产天数,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徽章数量。【详解】200×15÷(15-5)=200×15÷10=3000÷10=300(枚)答:实际每天生产300枚徽章。【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和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32.1080元【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题意可知:购买奖品一共需要的钱数=(1副羽毛球拍的价钱+1盒羽毛球的价钱)×评选出优胜班级的个数,据此计算即可。【详解】(78+12)×12=90×12=1080(元)答:购买这些奖品一共需要1080元。【点睛】这道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应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33.32吨【分析】根据题意,用1000减去104,求出运出多少吨化肥;再除以28,求出平均每次运出多少吨。【详解】(1000-104)÷28=896÷28=32(吨)答:平均每次运出32吨。【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34.商为8;余数为15;余数是原来的3倍。【分析】根据商不变规律可知: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则商不变,余数相应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举例:53÷6=8……5 53×3=1596×3=18159÷18=8……1515÷5=3答:商是8,余数是15,余数是原来的3倍。【点睛】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规律,关键是明确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二)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一)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二)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